太阳能光电光照增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532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光电光照增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光学聚光方式,利用本装置可以使同一光电板平面获得加倍稳定光照度,属于太阳能领域光电转化及光学范畴。
技术背景目前所用太阳能光电板组件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纯吸收太阳直射光线,这样就造成 了太阳光照资源的极大浪费。砷化镓电池组件所沿用的聚光技术是复杂的精确电子跟踪技 术成本昂贵,而利用平面反射镜来对电池组件进行光照加倍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技术。
发明内容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原理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纯吸收太阳直射光线,光照面 积有限因而得光率低下,获得的能量少,转换率低。本实用新型在采用吸收太阳直射光线的 基础上增加聚光反射系统,从而使受光面增加,获得加倍能量,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依据太阳光照变化规律,将太阳光线可以近似看作平行光 线,但在地球上的某一点来说这些平行光线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三维变化(上下,东西,南 北),变化角度每天(正午)在东西方向的变化角度范围是180度+(或-)0. 135*纬度(冬 天减夏天加),南北方向只有23. 45度*4/365. 25天=0. 2568度,所以太阳光线可以近似看 作只沿东西方向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方及下方放置东西方向平行相对应 的反射镜,太阳能电池板与反射镜面构成一定夹角(夹角在90-135度之间)且组成一个整 体可以定期调节与太阳入反射角度的完整系统,太阳光线通过平面反射镜的系统整理,最 终将光线反射到电池组件上,从而有效地增加电池组件的光照度。反射镜面可以使用玻璃 镜、反光膜、陶瓷镜、镜面铝等高效反射材料,并采取“上行”、“下行”或“上下双行”的结构模 式,“上下双行”的结构系统又可以称为“槽式”聚光系统。该装置使用准静态光跟踪技术, 不需要时刻调整设备角度,只需按季度进行有限调节就可以达到光照度增加1. 5-2倍的效 果,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太阳能光电的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上行”即电池板上边缘放置与电池板形成一定夹角的平面反射镜组成的 光电光照增加装置图。图2是“下行”即电池板下方放置与电池板形成一定夹角的平面反射镜组成的光 电光照增加装置图。图3 是“上下双行”即电池板上下及两侧放置与电池板形成一定夹角的平面反射 镜组成光电光照增加装置图。在图1,图2,图3中,1.平面反射镜2.太阳能电池板3.太阳光线示意[0011]具体实施模式在图1中,平面反射镜⑴与太阳能电池板(2)镶嵌在一起,夹角90-135度,形成 上行结构模式。在图2中,平面反射镜⑴与太阳能电池板(2)镶嵌在一起,夹角90-135度,为下 行结构模式。在图1和图2,图3中,太阳光线(3)部分直射在太阳能电池板⑵上,部分直接照 射到平面反射镜(1)上,并通过平面反射镜(1)将光线反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从而增加了相 同面积太阳能电池板接收的光照度。
权利要求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照增加装置,其特征是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方及下方放置东西方向平行相对应的反射镜,反射镜与电池板的夹角在90-135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电光照增加装置,其特征是电池板与反射镜面构成 一定夹角且组成一个整体可以定期调节与太阳入反射角度的完整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电光照增加装置,其特征是反射镜面采取“上行”或 “下行”或“上下双行”的结构模式,“上下双行”的结构系统又可以称为“槽式”聚光系统。
专利摘要一种可以在同一光电板平面中获得加倍稳定的光照度的装置,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边缘放置上下平行相对应的反射镜与电池板形成一个反射吸收系统。太阳能电池板与反射镜面构成一定夹角(夹角在90-135度之间)且组成一个整体可以定期调节与太阳入反射角度的完整系统,太阳光线通过平面反射镜的系统整理,最终将光线反射到电池组件上,从而有效地增加电池组件的光照度。该设备使用准静态光跟踪技术,不需要时刻调整角度,只需按季度进行有限调节就可以达到光照度增加1.5-2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太阳能光电的成本。
文档编号H01L31/052GK201570505SQ20092000725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王晓岚 申请人:王晓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