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860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车以其轻便快捷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电动车再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环保问题。现有电动车电池一般均采用 铅汞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充电次数时就不能再使用了,而报废电池内的铅和 汞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使土地丧失生长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铅汞电池易造成环境污染,使土地丧失生长能力的问 题,而提出的电容电池。电容电池,它包括外壳、多组电容器、直流充电插座、直流供电插座、正极接线柱和 负极接线柱;多组电容器、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均固定装设在外壳内部;所述多组电 容器并联连接,所述多组电容器并排固定在外壳内,所述多组电容器的正极板同时与正极 接线柱相连,所述多组电容器的负极板同时与负极接线柱相连,直流充电插座的正极连接 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相连;直流供电插座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 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容器1来进行电池充、放电操作,避免了由于电池内部电解质 泄露而引起的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可广泛适用于对各种电动车供电及各种需要蓄电池供 电的场合。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
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局部放大图;图3为输出 稳压组件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充电状态下多组电容器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存储和放电 状态下多组电容器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包括外壳、多组电容器1、直流充电插座2、直流供电 插座9、正极接线柱20和负极接线柱21 ;多组电容器1、正极接线柱20和负极接线柱21均 固定装设在外壳内部;所述多组电容器1并联连接,所述多组电容器1并排固定在外壳内, 所述多组电容器1的正极板同时与正极接线柱20相连,所述多组电容器1的负极板同时与 负极接线柱21相连,直流充电插座2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20和 负极接线柱21相连;直流供电插座9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20和 负极接线柱21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
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插座2和直流供电插座9分别嵌装在外壳的同一侧面上。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 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1、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 式一或二不同点在于它还增加了输出稳压组件;输出稳压组件装设在外壳内部;所述输出 稳压组件由圆拱形永磁铁3、磁电线圈A、转轴6、游丝7、平衡锤8、电感器L、限流电阻R2、 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晶闸管VS、可控硅UR、干簧继电器KR、电阻模块R1、游丝接线柱16、 导电金属动滑片18、导电金属定触片19组成;转轴6通过两端的轴承与两端的支架转动连 接,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底面的上表面上,磁电线圈A固定装设在转轴6的一端,游丝7固 定装设在转轴6的另一端;游丝7的一端与转轴6固定连接,游丝7的另一端与游丝接线柱 16固定连接;游丝接线柱16固定装设在外壳底面的上表面上;导电金属动滑片18固定装 设在转轴6的中部;转轴6贯穿装设在磁电线圈A的体中心线处,圆拱形永磁铁3固定装设 在外壳底面的上表面上,磁电线圈A位于圆拱形永磁铁3的中心空隙处,导电金属定触片19 固定装设在支架上,导电金属定触片19的一端与正极接线柱20相连,导电金属定触片19 的另一端与导电金属动滑片18接触连接,导电金属动滑片18的触点与电阻模块R1接触连 接,导电金属动滑片18通过导线与磁电线圈A的正相电压输入端相连,电阻模块R1固定装 设在支架上,平衡锤8固定装设在转轴6上,平衡锤8位于游丝7和导电金属动滑片18之 间,所述电阻模块R1的另一端同时与直流供电插座9的正极连接线和干簧继电器KR的第 一对触点中的一个触点相连,干簧继电器KR的第一对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通过导线与可 控硅UR的阳极相连,可控硅UR的阴极与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的第二触点相连,可控硅UR 的栅极同时与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的第三触点和直流供电插座9的负极连接线相连;干 簧继电器KR的第二对触点中的一个触点同时与负极接线柱21和晶闸管VS的阴极相连,干 簧继电器KR的第二对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同时与电感器L的一端和限流电阻R2的一端相 连,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与晶闸管VS的栅极相连,电感器L的另一端同时与晶闸管VS的 阳极和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的第一触点相连,干簧继电器KR的第三对触点中的一个触点 同时与负极接线柱21和晶闸管VS的阴极相连,干簧继电器KR的第三对触点中的另一个触 点通过导线与游丝接线柱16的输入端相连,游丝接线柱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磁电线圈 A的负相电压输入端相连。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4、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三 不同点在于所述多组电容器1并排装设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由下框4-1、活动上框 4-2、两个支撑弹簧4-3、两根可伸缩支撑杆4-4和两个电磁铁4-5组成;所述每组电容器1 的正极板与固定支架的下框4-1固定连接,每组电容器1的负极板与固定支架的活动上框 4-2固定连接,两个电磁铁4-5分别固定装设在下框4-1的上表面上,两个电磁铁4-5分别 位于下框4-1的两端;所述两根可伸缩支撑杆4-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一个电磁铁4-5的上 表面上,所述两根可伸缩支撑杆4-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活动上框4-2的两端;所述两个支 撑弹簧4-3分别套设在两根可伸缩支撑杆4-4上。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三 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四不同 点在于它还增加了安全阀22,安全阀22嵌装在外壳(1)上。其他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 施方式四相同。安全阀22的作用是平衡电容电池内部与外部气压,防止电容电池内部气压
5过高,发生爆炸。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通过直流充电插座2与外部直流电源相连实现对本电池的充电操作;待电池充满 电后即可断开外部直流电源。电池向外部负载供电时,与多组电容器正、负极板相连的正极 接线柱20和负极接线柱21通过电阻模块R1、外部负载、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的常闭触点、 电感器L和干簧继电器KR的线圈构成一个电流回路。所述电阻模块R1初始阻值为零。在 开始供电的瞬间,由于电感器L的作用,所述电流回路中的电流缓慢增大,不会由于瞬间大 电流造成电器元件烧毁;当电流回路中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干簧继电器KR的另两组常开 触点闭合,磁电线圈A通电导通;磁电线圈A装设在圆拱形永磁铁3的中心空隙处,磁电线 圈A导通后,由于圆拱形永磁铁3的磁场作用,磁电线圈A带动转轴6发生转动,转轴6同 时带动导电金属动滑片18和游丝7转动,导电金属动滑片18的触头从电阻模块R1初始阻 值位置向高阻值位置移动;所述电流回路中的电阻增加,供电电压降低;上述操作是为了 防止电容电池在开始供电时,电容器1的供电电压过高,造成外部负载烧毁;当所述电流回 路中的电压值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值时,晶闸管VS触发导通,本申请所述电容电池开始向 外部负载供电;在放电一段时间后,电容器1的供电电压会下降,由于流过磁电线圈A的电 流值与电容器1的供电电压成正比,所以流过磁电线圈A的电流减小,磁电线圈A的转矩下 降,转轴6在游丝7弹力的作用下开始回转,回转的转轴6带动导电金属动滑片18的触头 由电阻模块R1高阻值位置向低阻值位置移动,使所述电流回路中的电阻值下降,以维持对 外部负载供电电压的平稳。可控硅UR和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的作用是对外部负载进行超 压保护,当所述电容电池内部某个部件失灵或发生意外情况,导致对外部负载供电电压过 高时,可控硅UR触发导通,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导通,将常闭触点断开,使外部负载供电电 路断开。在晶闸管VS未触发导通前,虽然电容器1输出电压很高,但是由于电感器L的作 用,可控硅UR不会获得导通电压,防止可控硅UR发生误操作,本申请所述电容电池具有轻 便,充电速度快,对外部负载的供电电压稳定的优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 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 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多组电容器(1)、直流充电插座(2)、直流供电插座(9)、正极接线柱(20)和负极接线柱(21);多组电容器(1)、正极接线柱(20)和负极接线柱(21)均固定装设在外壳内部;所述多组电容器(1)并联连接,所述多组电容器(1)并排固定在外壳内,所述多组电容器(1)的正极板同时与正极接线柱(20)相连,所述多组电容器(1)的负极板同时与负极接线柱(21)相连,直流充电插座(2)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20)和负极接线柱(21)相连;直流供电插座(9)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20)和负极接线柱(2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插座(2)和直流供电插 座(9)分别嵌装在外壳的同一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出稳压组件;输出稳 压组件装设在外壳内部;所述输出稳压组件由圆拱形永磁铁(3)、磁电线圈(A)、转轴(6)、 游丝(7)、平衡锤(8)、电感器(L)、限流电阻(R2)、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晶闸管(VS)、可 控硅(UR)、干簧继电器(KR)、电阻模块(Rl)、游丝接线柱(16)、导电金属动滑片(18)、导电 金属定触片(19)组成;转轴(6)通过两端的轴承与两端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 外壳底面的上表面上,磁电线圈(A)固定装设在转轴(6)的一端,游丝(7)固定装设在转轴 (6)的另一端,游丝(7)的一端与转轴(6)固定连接,游丝(7)的另一端与游丝接线柱(16) 固定连接;游丝接线柱(16)固定装设在外壳底面的上表面上;导电金属动滑片(18)固定 装设在转轴(6)的中部;转轴(6)贯穿装设在磁电线圈(A)的体中心线处,圆拱形永磁铁 (3)固定装设在外壳底面的上表面上,磁电线圈(A)位于圆拱形永磁铁(3)的中心空隙处, 导电金属定触片(19)固定装设在支架上,导电金属定触片(19)的一端与正极接线柱(20) 相连,导电金属定触片(19)的另一端与导电金属动滑片(18)接触连接,导电金属动滑片 (18)的触点与电阻模块(Rl)接触连接,导电金属动滑片(18)通过导线与磁电线圈(A)的 正相电压输入端相连,电阻模块(Rl)固定装设在支架上,平衡锤(8)固定装设在转轴(6) 上,平衡锤⑶位于游丝(7)和导电金属动滑片(18)之间,所述电阻模块(Rl)的另一端同 时与直流供电插座(9)的正极连接线和干簧继电器(KR)的第一对触点中的一个触点相连, 干簧继电器(KR)的第一对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通过导线与可控硅(UR)的阳极相连,可控 硅(UR)的阴极与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的第二触点相连,可控硅(UR)的栅极同时与闭锁 接触式继电器(KL)的第三触点和直流供电插座(9)的负极连接线相连;干簧继电器(KR) 的第二对触点中的一个触点同时与负极接线柱(21)和晶闸管(VS)的阴极相连,干簧继电 器(KR)的第二对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同时与电感器(L)的一端和限流电阻(R2)的一端相 连,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与晶闸管(VS)的栅极相连,电感器(L)的另一端同时与晶闸管 (VS)的阳极和闭锁接触式继电器(KL)的第一触点相连,干簧继电器(KR)的第三对触点中 的一个触点同时与负极接线柱(21)和晶闸管(VS)的阴极相连,干簧继电器(KR)的第三对 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通过导线与游丝接线柱(16)的输入端相连,游丝接线柱(16)的输出 端通过导线与磁电线圈(A)的负相电压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电容器(1)并排装设在固 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由下框(4-1)、活动上框(4-2)、两个支撑弹簧(4-3)、两根可伸缩 支撑杆(4-4)和两个电磁铁(4-5)组成;所述每组电容器(1)的正极板与固定支架的下框 (4-1)固定连接,每组电容器(1)的负极板与固定支架的活动上框(4-2)固定连接,两个电磁铁(4-5)分别固定装设在下框(4-1)的上表面上,两个电磁铁(4-5)分别位于下框(4-1) 的两端;所述两根可伸缩支撑杆(4-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一个电磁铁(4-5)的上表面上,所 述两根可伸缩支撑杆(4-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活动上框(4-2)的两端;所述两个支撑弹 簧(4-3)分别套设在两根可伸缩支撑杆(4-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电池,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安全阀(22);安全阀(22)嵌 装在外壳上。
专利摘要电容电池,它涉及一种电池。它为解决现有铅汞电池易造成环境污染,使土地丧失生长能力的问题而提出。多组电容器、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均固定装设在外壳内部;多组电容器并联连接,多组电容器并排固定在外壳内,多组电容器的正极板同时与正极接线柱相连,多组电容器的负极板同时与负极接线柱相连,直流充电插座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相连;直流供电插座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与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相连。它采用电容器来进行电池充、放电操作,避免了由于电池内部电解质泄露而引起的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可广泛适用于对各种电动车供电及各种需要蓄电池供电的场合。
文档编号H01G4/40GK201655553SQ20102020689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佘景发 申请人:佘景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