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523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具体涉及一种表面设置花纹结构的带有花 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理 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正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太阳能电池利用光伏效应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因而 其应用范围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也日益广阔,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作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盖板玻璃,是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原材 料,其太阳光透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除了含铁量对玻 璃透过率的影响外,玻璃表面的花纹结构对光线的透过率也起到重要作用。设计出科学合 理的玻璃花纹结构,除了能直接减少对太阳光线的反射外,还能使太阳光线在花纹表面之 间发生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反射折射,降低光线的反射损失,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通过玻璃表面花 纹的改变提高其光线的透过率的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其特征在于玻璃顶面为平面,在玻璃 底面上设置有连续分布的凹面花纹结构,花纹结构为四棱锥体,锥体底面由四个内弯的圆 弧首尾连接组成,锥体的四个侧面为曲面造型。玻璃厚度为2-4mm,四棱锥体底面圆弧弦长0. 6-1. 2mm,圆弧半径0. 67-4. 84mm,锥 高 0. 050. 4mm。玻璃底面花纹四棱锥体按横向和纵向有序排列,纵向间距0.6-1. 4mm,横向间距 0. 6-1. 4mm。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花纹结构除了能减少太阳光的反射外,还能使光线在花纹斜面 上发生多次反射折射,从而大大减少光线能量的损失,提高光线的透过率,增加电池的光电 转换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玻璃表面花纹局部放大图。图4为A-A剖视的局部放大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原理示意图之一。[0015]图6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原理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顶面为平面,在玻璃底面上设置有连续分布的 凹面花纹结构,花纹结构为四棱锥体,锥体底面由四个内弯的圆弧首尾连接组成,锥体的四 个侧面为曲面造型,四棱锥体在玻璃表面按横向纵向有序排列,其中图2为图1的A-A向剖 视图,图2中所示的玻璃厚度h为2-4mm。如图3、4所示的花纹结构局部放大图,四棱锥底面圆弧的弦长a为0. 6-1. 2mm,圆 弧半径b为0. 67-4. 84mm,纵向间距c为0. 6-1. 4mm,横向间距d为0. 6-1. 4mm。图4所示 的棱锥高度e为0. 05-0. 4mmο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原理示意图,左图部分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 未带有花纹,右图带有新型花纹。当太阳光线1透过玻璃到达硅表面时,将会在界面上发生 折射和反射,产生反射光线2和折射光线3,对于平板玻璃来说,反射光线2直接透过玻璃返 回空气中;对于表面带有花纹的玻璃来说,反射光线2会再次射到花纹的斜面上发生二次 折射反射,再次产生反射光线4和折射光线5,这样就减少了反射回去的光线能量,增强了 光线的透过率。另外,根据全反射原理,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增至某 一数值时,折射光线消失,光线全部反射。硅的折射率大于玻璃的折射率,当从硅反射回的 光线6射到硅和玻璃的界面时,玻璃表面的花纹会增加部分光线的入射角,以至于发生全 反射,产生反射光线7,减小了返回玻璃的光线。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其特征在于玻璃顶面为平面,在玻璃 底面上设置有连续分布的凹面花纹结构,花纹结构为四棱锥体,锥体底面由四个内弯的圆 弧首尾连接组成,锥体的四个侧面为曲面造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其特征在于玻璃厚 度为2-4mm,四棱锥体底面圆弧弦长0. 6-1. 2mm,圆弧半径0. 67-4. 84mm,锥高0. 05-0. 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其特征在于玻璃底 面花纹四棱锥体按横向和纵向有序排列,纵向间距0. 6-1. 4mm,横向间距0. 6-1. 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花纹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玻璃顶面为平面,在玻璃底面上设置有连续分布的凹面花纹结构,花纹结构为四棱锥体,锥体底面由四个内弯的圆弧首尾连接组成,锥体的四个侧面为曲面造型,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的连续分布的花纹结构,除了能减少太阳光的反射外,还能使光线在花纹斜面上发生多次反射折射,从而大大减少光线能量的损失,提高光线的透过率,增加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文档编号H01L31/052GK201868441SQ20102050981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万志刚, 杨柯, 王献会, 苍利民, 阎韬, 魏永强 申请人: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