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938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各方面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不同于一次电池,可再充电电池可被重复充电和放电。具有包装成组型的单个单电池的低容量电池被用于各种可携式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或可携式摄像机。高容量电池被用作用于例如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的马达驱动装置的动力源。可再充电电池可被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圆柱形电池和棱柱形电池。可再充电电池通常通过将具有正电极、负电极以及介于该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作为绝缘体的隔板的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同容纳在壳体中,并将具有电极端子的盖组件连接到该壳体而构成。当产生过量的热或者电解液在电池中分解时,电池的内部压力可能增大,从而导致爆炸和着火。因此,存在对被配置为改进可靠性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熔丝孔和熔丝突起的集电板,其就所述熔丝孔作为熔丝的功能而言增大所述熔丝孔的可靠性,同时增强熔丝孔区段,由此改进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安全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在该第一电极板与该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和集电板,该集电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板并包括熔丝部分,该熔丝部分包括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熔丝孔和从该熔丝部分的与所述熔丝孔的第一端相邻的第一侧延伸的熔丝突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丝突起相对于所述熔丝部分的表面弯曲一角度,所述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所述熔丝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丝部分的形成有所述熔丝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集电板的其他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电极端子。所述集电板可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电极端子的连接部分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分延伸并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延伸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形成在该连接部分中的端子孔,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端子孔处被联接到所述电极端子。所述连接部分可包括所述熔丝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分包括所述熔丝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连接部分垂直延伸以形成所述集电板的拐角部分,并且所述熔丝部分接近所述拐角部分。 所述延伸部分的宽度可大于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盖组件,该盖组件包括密封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并且包括所述电极端子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盖板的表面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熔丝突起可相对于所述熔丝部分的表面沿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表面的方向弯曲,所述熔丝部分的该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所述熔丝孔。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熔丝突起相对于所述熔丝部分的表面沿朝向所述盖板的所述表面的方向弯曲,所述熔丝部分的该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所述熔丝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端子为第一电极端子,并且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二电极端子,且所述集电板为第一集电板,所述熔丝部分为第一熔丝部分,所述熔丝孔为第一熔丝孔,所述熔丝突起为第一熔丝突起,并且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第二集电板,该第二集电板联接在所述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之间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二集电板包括第二熔丝部分,该第二熔丝部分包括形成在该第二熔丝部分中的第二熔丝孔以及从所述第二熔丝部分的与所述第二熔丝孔相邻的一侧延伸的第二熔丝突起。所述熔丝部分可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熔丝部分的与所述熔丝孔的第二端相邻的第二侧延伸的另一熔丝突起,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熔丝孔沿朝向所述熔丝突延伸的宽度方向可被伸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丝孔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熔丝部分的所述熔丝突起开始延伸的所述第一侧之间的距离为Imm至5mm。所述熔丝突起可具有形成在该熔丝突起一侧的槽。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熔丝孔和熔丝突起的集电板,由此增强形成有所述熔丝孔的区段并通过在发生电短路时允许电流迂回到所述熔丝突起来增大电流流过所述熔丝突起的持续时间。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在没有发生电短路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熔丝突起防止或减少形成有熔丝孔的区段由于外部冲击而引起的折曲或损坏,从而熔丝孔不会失去其作为熔丝的功能。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以上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更为明显。而且,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在以下说明和附图中阐释,或者可能鉴于此对于本领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为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沿线1-1’截取的横截面图;图3A为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集电板的透视图;图;3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集电板的透视图;图4为图3A的集电板沿线11-11’截取的横截面图;图5为图3A的集电板的局部平面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横截面图;图7为图6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集电板的透视图;图8为图7的集电板沿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以及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集电板的透视图。指示附图中的一些元件的附图标记的说明10:电极组件20,20',120,220 第一集电板25,125:第一熔丝孔洸,26',126,226 第一熔丝突起
30,130:第二集电板50 盖组件61 第二短路板
40 壳体 60 第一短路板 100,200 可再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为充分地描述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以不同形式体现,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例示出和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 这些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示例被提供用于理解本发明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意识到的那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各种不同方式被修改,都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表示相似的元件。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的透视图;图2为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100沿线1-1’截取的横截面图;图3A为可再充电电池100的集电板的透视图;图4为图3A的集电板沿线11-11’截取的横截面图;并且图5为图3A的集电板的局部平面图。图 3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集电板的透视图。参照图1和图2,可再充电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0、第一集电板20、第二集电板 30、壳体40和盖组件50。电极组件10通过螺旋地卷绕或堆叠包括由薄板或膜成形的第一电极板11、隔板 13和第二电极板12的堆叠结构而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11用作正电极,第二电极板12用作负电极。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11通过将诸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一电极活性物质涂覆在由诸如铝的金属箔制成的第一电极集电体上而形成,并包括没有涂覆第一电极活性物质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a。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Ila提供第一电极板11与第一电极板11的外部之间的电流路径。第一电极板11的材料不限于这里列出的具体材料。第二电极板12通过将诸如石墨或碳的第二电极活性物质涂覆在由诸如镍或铜的金属箔制成的第二电极集电体上而形成,并包括没有涂覆第二电极活性物质的第二电极未涂覆部分12a。第二电极未涂覆部分1 提供第二电极板12与第二电极板12的外部之间的电流路径。第二电极板12的材料不限于这里列出的具体材料。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的极性可被颠倒。也就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11用作负电极,第二电极板12用作正电极。位于第一电极板11与第二电极板12之间的隔板13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第一电极板11与第二电极板12之间的电短路并允许锂离子运动。隔板13可由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复合膜制成。然而,隔板13的材料不限于这里列出的具体材料。第一集电板20和第二集电板30被联接到电极组件10的两端,以分别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第一集电板20由诸如铝的导电材料形成,并接触伸出到电极组件10的一端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a,以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板11。参照图2和图3A,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集电板2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21、第一延伸部分23、第一端子孔对、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26。第一连接部分21被提供在电极组件10的上部与盖组件50的下部之间,并具有板形。第一连接部分21具有第一连接部分宽度Wc。这里,第一连接部分21可由提供形成第一端子孔M的区域的第一端子区段St和提供形成第一熔丝孔25的区域的第一熔丝区段 Sf限定。第一延伸部分23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分21弯曲,并从第一连接部分21的端部延伸,且被形成为接触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Ila的板形。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分23具有第一延伸部分宽度ffe,其大于第一连接部分宽度Wc。这里,第一连接部分21和第一延伸部分23相交的拐角由‘C’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21和第一延伸部分23关于拐角C垂直于彼此。第一连接部分宽度Wc可小于第一延伸部分宽度We,以允许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气体易于朝向当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预限定压力时打开的排气板57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孔对被形成在第一连接部分21的一侧,也就是第一端子区段M处,并在第一连接部分21中提供盖组件50的第一电极端子52被插入并联接到第一端子孔对的开口。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分21中,第一端子区段M被定位为远离拐角C。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沈被定位在电极组件10上方,也就是,第一连接部分21的第一熔丝区段Sf (或称为第一熔丝部分)上,以不与电解液接触。这是为了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电解液因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沈的第一熔丝区段Sf产生的热而造成着火。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熔丝区段Sf被定位为紧密靠近第一连接部分21 的拐角C,从而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沈不会与联接到第一端子孔M的第一电极端子52重叠。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熔丝孔25被形成为穿过第一连接部分21。第一熔丝孔25 允许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的区段比第一集电板20的其他区段具有较小的横截面面积。第一熔丝孔25可例如具有正方形形状,或沿第一连接部分21的宽度方向,或者说沿朝向第一熔丝突起沈延伸的宽度方向伸长的矩形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熔丝孔25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熔丝孔25可被配置成第一连接部分21中的凹进,而不是穿过第一连接部分21的孔,该凹进具有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部分21的其他部分的厚度。第一熔丝孔25用作熔丝,其通过允许可再充电电池100 发生电短路和流过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大量电流产生的热熔化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的区段而切断电流。通过在可再充电电池100被过充电而产生热或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由于电解液的分解而超过预定压力时使第一短路板60和第二短路板61彼此接触,可引起电短路。因此,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的区段利用由于可再充电电池100的过充电引起的电短路而被熔化以中断电流,由此中断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充电或放电操作,以避免诸如着火或爆炸的风险。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熔丝突起沈从第一熔丝区段Sf的一端弯曲并朝向电极组件10延伸,也就是,第一熔丝突起沈相对于第一熔丝部分的表面弯曲一角度,该表面具有形成在第一熔丝部分中的第一熔丝孔25。第一熔丝突起沈中的至少一个可被形成在第一熔丝孔25的左侧或右侧或二者上,或者说,第一熔丝突起沈从第一熔丝部分的与第一熔丝孔25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相邻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延伸,其中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 第一熔丝突起26在第一熔丝孔25附近弯曲并增强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的区段。因此,在可再充电电池100由于抵抗外部冲击的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的区段的低电阻没有发生电短路的情况下,第一熔丝突起26可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的区段由于外部冲击而折曲或损坏。另外,第一熔丝突起26与第一连接部分21和第一延伸部分23 —起形成电流路径CP(见图幻。第一熔丝突起沈允许电流在第一连接部分21与第一延伸部分23之间流动以迂回到第一熔丝突起26,由此增大电流流过狭窄区域的持续时间。因此, 第一熔丝突起26允许由于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电短路而产生的较大量的热,由此就熔丝孔 25作为熔丝的功能而言增大第一熔丝孔25的可靠性。在第一熔丝区段Sf中,第一熔丝突起26的起始部分与第一熔丝孔25之间的距离D,也就是,第一熔丝孔25的第一端与第一熔丝部分的第一熔丝突起26开始延伸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D,在一个实施例中为约Imm至约 5mm。当第一熔丝突起沈的起始部分与第一熔丝孔25之间的距离D小于Imm时,第一熔丝孔25的熔丝功能可增大,从而表明第一熔丝突起沈的增强能力可相当大地降低。然而,当第一熔丝突起26的起始部分与第一熔丝孔25之间的距离D大于5mm时,第一熔丝孔25的熔丝功能可降低,而第一熔丝突起26的增强能力可增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 第一集电板20的第一熔丝突起沈弯曲并朝向第一集电板20的下侧延伸,也就是朝向电极组件10延伸,或者说,相对于第一熔丝部分的表面沿远离盖组件50的盖板(如下文所述) 的表面的方向弯曲,第一熔丝部分的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第一熔丝部分中的第一熔丝孔25, 以避免第一熔丝突起26与盖组件50的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一集电板20’的第一熔丝突起26’弯曲并朝向第一集电板20’的上侧延伸,也就是朝向盖组件50延伸,或者说,相对于第一熔丝部分的表面沿朝向盖组件50的盖板(如下文所述)的表面的方向弯曲,第一熔丝部分的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第一熔丝部分中的第一熔丝孔2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集电板30由诸如镍或铜的导电材料形成,并可被电连接到第二电极板12,且接触伸到电极组件10的另一端的第二电极未涂覆部分12a。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集电板30包括第二连接部分31、第二延伸部分33、第二端子孔34、第二熔丝孔 35和第二熔丝突起(未示出)。由于第二集电板30的构造可与图3A中所示的第一集电板20的构造基本相同,且第二熔丝部分对应于第一熔丝部分,因此在此不再重复其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集电板30可不具有与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沈对应的第二熔丝孔35和第二熔丝突起。 也就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集电板20具有用作熔丝的第一熔丝孔25,并且由于第一集电板20由具有比第二集电板30的例如镍或铜的材料的熔点低的熔点的例如铝制成, 因此第一集电板20的熔丝功能可比第二集电板30的熔丝功能更易于实现。然而,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集电板20的第一熔丝孔25不适当地执行其作为熔丝的功能的情况下,第二集电板30的第二熔丝孔35允许在可再充电电池100中该熔丝功能作为整体被保持。可替代地,第二集电板30可包括第二熔丝孔35和第二熔丝突起,并且在第一集电板20中没有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26。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40由诸如铝、铝合金或镀镍钢的导电金属形成,并具有基本上棱柱形形状,其具有供电极组件10、第一集电板20和第二集电板30插入和安置其中的开口。尽管图2例示出壳体40和盖组件50被组装的状态且开口未被示出,但该开口大体上对应于盖组件50的周界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40的内表面受到绝缘处理,以使其与电极组件10、第一集电板20、第二集电板30和盖组件50绝缘。壳体40可具有极性。也就是,壳体40可用作例如正电极。盖组件50被联接到壳体40。在一个实施例中,盖组件50包括盖板51、第一电极端子52、第二电极端子53、衬垫M和螺母55。盖组件50可进一步包括塞56、排气板57、连接板58、上绝缘构件59、第一短路板60、第二短路板61和下绝缘构件62。盖板51密封壳体40的开口,并可由与壳体40相同的材料制成。盖板51可具有与壳体40相同的极性。第一电极端子52穿过盖板51的一侧(或表面),并伸到壳体40的外部,且被电连接到第一集电板20。第一电极端子52可成形为柱体,螺纹可被形成在柱体的露出盖板51 的上部的外周界上。法兰5 可被形成在柱体的位于盖板51的下部处的下部,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第一电极端子52从盖板51滑脱。在第一电极端子52中,柱体的位于法兰5 下方的部分被插入到第一集电板20的第一端子孔M。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端子52被电连接到盖板5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端子53穿过盖板51的另一侧,并被电连接到第二集电板3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端子53具有与第一电极端子52基本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电极端子53与盖板51绝缘,因此在此将不再重复其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M利用绝缘材料被形成在第一电极端子52和第二电极端子53中的每一个与盖板51之间,并气密地密封第一电极端子52和第二电极端子53中的每一个与盖板51之间的间隙。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M防止外部湿气渗入可再充电电池 100,或者防止包含在可再充电电池100内的电解液流出。螺母55与形成在第一电极端子52和第二电极端子53中的每一个上的螺纹接合, 并将第一电极端子52和第二电极端子53分别固定到盖板51。塞56密封盖板51的电解液注入孔51a。排气板57被提供在盖板51的排气孔51b中,并包括被配置为在预限定压力下打开的切口 57a。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58被形成为插入到第一电极端子52与盖板51之间的空间,并在螺母55的作用下紧密地接触盖板51和衬垫M。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58将第一电极端子52和盖板51彼此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上绝缘构件59被形成为插入到第二电极端子53与盖板51之间的空间,并紧密地接触盖板51和衬垫M。上绝缘构件59将第二电极端子53与盖板51彼此绝缘。在盖板51的短路孔51c中,第一短路板60被设置在上绝缘构件59与盖板51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短路板60为具有向下凸出的圆弧部分和固定到盖板51的边缘部分的倒转板。当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由于可再充电电池100的过充电而超过预定压力时,第一短路板60可被倒转为向上凸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短路板60具有与盖板51相同的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短路板61被形成为使得第二电极端子53从与盖板51分隔开的外侧,即在上绝缘构件59上被插入,并且,第二短路板61延伸以覆盖短路孔51c。第二短路板61被电连接到第二电极端子53。第二短路板61与当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由于可再充电电池100的过充电超过预定压力时而向上凸出地伸出的第一短路板60形成接触,由此造成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电短路。当造成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电短路时,大量电流流过可再充电电池100以产生热。这里,第一熔丝孔25或第二熔丝孔35执行熔丝功能, 由此改进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安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下绝缘构件62被设置在第一集电板20和第二集电板30中的每一个与盖板51之间,并防止引起可再充电电池100的不需要的电短路。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具有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沈的第一集电板20和/或具有第二熔丝孔35和第二熔丝突起的第二集电板30的可再充电电池100中,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或第二熔丝孔35的区段的强度被增强。当可再充电电池 100发生电短路时,电流流过第一熔丝突起沈或第二熔丝突起的持续时间通过允许电流迂回到第一熔丝突起沈或第二熔丝突起而增大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没有发生电短路,则通过防止或减少形成有第一熔丝孔25或第二熔丝孔35的区段由于外部冲击而引起的折曲或损坏,第一熔丝孔25可被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失去其作为熔丝的功能。一旦发生电短路,就第一熔丝孔25 或第二熔丝孔35作为熔丝的功能而言,第一熔丝孔25或第二熔丝孔35的可靠性被增大, 由此改进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安全性。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200的横截面图;图7为可再充电电池200的集电板的透视图;并且图8为图7的集电板沿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再充电电池200的构造和功能与上述可再充电电池100的构造和功能基本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集电板120的第一熔丝孔125和第一熔丝突起126 以及第二集电板130的第二熔丝孔135和第二熔丝突起(未示出)的位置不同于上述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对应部件的位置,因此将省略相同部件的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将着重于第一集电板120的第一熔丝孔125和第一熔丝突起126以及第二集电板130的第二熔丝孔 135和第二熔丝突起来描述可再充电电池200。参照图6至图8,可再充电电池200包括电极组件10、第一集电板120、第二集电板 130、壳体40和盖组件50。参照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集电板12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121、第一延伸部分123、第一端子孔M、第一熔丝孔125和第一熔丝突起12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熔丝孔125和第一熔丝突起1 就其构造和功能而言分别与图2和图3A中所示的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沈基本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熔丝孔125和第一熔丝突起1 被形成在第一延伸部分123的被防止或基本上防止与电解液接触的上部,也就是,形成在紧密靠近拐角C的第一熔丝区段Sf’上。在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熔丝突起126弯曲并朝电极组件10延伸。可替代地,第一熔丝突起1 可弯曲并朝壳体40延伸。第一延伸部分123中的第一接触区段&对应于与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Ila接触的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集电板130包括第二连接部分131、第二延伸部分133、第二端子孔34、第二熔丝孔135和第二熔丝突起(未示出)。第二熔丝孔135和第二熔丝突起就其构造和功能而言分别与第一熔丝孔125和第一熔丝突起1 基本上相同。 如上所述,在可再充电电池200中,第一熔丝孔125和第一熔丝突起1 被形成在第一集电板120的第一延伸部分123中,和/或第二熔丝孔135和第二熔丝突起被形成在第二集电板130的第二延伸部分133中,由此防止第一熔丝突起1 与盖组件50之间的干扰或第二熔丝突起与盖组件50之间的干扰。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集电板。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集电板的透视图。该可再充电电池的构造和功能与图2中所示的可再充电电池100的构造和功能基本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集电板220的第一熔丝突起226的构造不同于图2中所示的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第一集电板120的第一熔丝突起126的构造,因此将省略其相同部件的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将着重于第一集电板220的第一熔丝突起2 描述可再充电电池。 参照图9,第一集电板220可包括第一连接部分21、第一延伸部分23、第一端子孔对、第一熔丝孔25和第一熔丝突起226。第一熔丝突起2 与图3A中所示的第一熔丝突起沈基本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熔丝突起2 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侧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辅助槽227。第一辅助槽 227减小形成有第一熔丝突起226的区段,而不会相当大地降低第一熔丝突起226的增强功能。因此,第一辅助槽227在流过第一连接部分21与第一延伸部分23之间的路径的电流被允许迂回到第一熔丝突起2 时可增大电流流过第一熔丝突起2 的已变窄的区段的持续时间。因此,第一熔丝突起2 允许由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短路而产生更大量的热,由此就第一熔丝孔25作为熔丝的功能而言增大第一熔丝孔25的可靠性。同时,第二集电板 (未示出)可被形成为对应于第一集电板220。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中,至少一个第一辅助槽227 被形成在第一熔丝突起2 上,由此就第一熔丝孔25作为熔丝的功能而言增大第一熔丝孔 25的可靠性,而不会相当大地降低第一熔丝突起226的增强能力。尽管已参照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前面的公开内容应该被解释为仅为例示性的,并且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提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等同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在该第一电极板和该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以及集电板,该集电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板并包括熔丝部分,该熔丝部分包括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熔丝孔以及从所述熔丝部分的与所述熔丝孔的第一端相邻的第一侧延伸的熔丝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突起相对于所述熔丝部分的表面弯曲一角度,所述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所述熔丝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部分的形成有所述熔丝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集电板的其他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电极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集电板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电极端子的连接部分,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分延伸并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板的延伸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形成在该连接部分中的端子孔,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端子孔处被联接到所述电极端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包括所述熔丝部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延伸部分包括所述熔丝部分。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连接部分垂直延伸以形成所述集电板的拐角部分,并且所述熔丝部分接近于所述拐角部分。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延伸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盖组件,该盖组件包括密封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其中包括所述电极端子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盖板的表面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突起相对于所述熔丝部分的表面沿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表面的方向弯曲,所述熔丝部分的该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所述熔丝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突起相对于所述熔丝部分的表面沿朝向所述盖板的所述表面的方向弯曲,所述熔丝部分的该表面具有形成在该熔丝部分中的所述熔丝孔。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端子为第一电极端子,并且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二电极端子,并且其中所述集电板为第一集电板,所述熔丝部分为第一熔丝部分,所述熔丝孔为第一熔丝孔,所述熔丝突起为第一熔丝突起,并且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第二集电板,该第二集电板联接在所述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之间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二集电板包括第二熔丝部分,该第二熔丝部分包括形成在该第二熔丝部分中的第二熔丝孔以及从所述第二熔丝部分的与所述第二熔丝孔相邻的一侧延伸的第二熔丝突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部分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熔丝部分的与所述熔丝孔的第二端相邻的第二侧延伸的另一熔丝突起,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孔沿朝向所述熔丝突起延伸的宽度方向伸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孔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熔丝部分的所述熔丝突起开始延伸的所述第一侧之间的距离为Imm至5mm。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其中所述熔丝突起具有形成在该熔丝突起一侧的槽。
全文摘要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集电板,该集电板具有熔丝孔和熔丝突起,从而就所述熔丝孔作为熔丝的功能而言增大所述熔丝孔的可靠性,同时增强形成有所述熔丝孔的区段,由此改进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安全性。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在该第一电极板和该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以及集电板,该集电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板并包括熔丝部分,该熔丝部分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熔丝孔以及从所述熔丝部分的与所述熔丝孔的第一端相邻的第一侧延伸的熔丝突起。
文档编号H01M2/34GK102315415SQ20111010049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卞相辕 申请人: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