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及汽车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4538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及汽车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及电磁干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变汽车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同时还涉及一种具有较高电磁兼容性能的汽车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汽车点火系统已经被认为是车内最严重的电磁干扰源,由它产生的电磁干扰往往使部分汽车厂商的产品难以通过相关的电磁兼容标准测试。近些年,对汽车点火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主要有在火花塞中安装合适的电阻,选择长度尽量短的高压导线, 使用阻尼系数大的高压导线,采用电源线滤波器及控制线信号光电耦合等。但是,这些方法或措施都是针对点火系统的火花塞、高压导线、电源线及控制线等部件提出,唯独没有针对如何切断点火线圈中干扰传播路径提出相应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及汽车点火线圈,通过应用该方法,能够切断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而且还能将传导干扰信号通过点火线圈初次级绕组之间的屏蔽层引入地中,从而提高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汽车点火线圈。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在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设置有接地的金属屏蔽层。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为板形结构,其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应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面的外轮廓的表面积;
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厚度小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就近与点火线圈机壳单点塔接,接地点选在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
进一步,所述接地线采用铜箔片胶带,其一端粘贴于金属屏蔽层最靠近接地点的位置, 另一端紧贴于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汽车点火线圈,包括铁心、初级绝缘骨架、次级绝缘骨架、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所述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设置有接地的金属屏蔽层。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的面积大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各自所形成外轮廓的表面积;
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厚度小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就近与点火线圈机壳单点塔接,接地点选在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
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的接地线采用铜箔片胶带,其一端粘贴于金属屏蔽层最靠近接地点的位置,另一端紧贴于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改变汽车点火线圈中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切断点火线圈中干扰信号的传播路径,使得耦合到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幅值降低,从而降低了汽车点火系统产生的传导电磁干扰,减小了由传导干扰引起的电磁辐射对车内其他电子设备和周围无线电信号的影响,不仅能够避免干扰信号对电源影响,还能降低电源线向周围空间的辐射发射;
2.本发明的汽车点火线圈结构紧凑,制作方便,通过改进后的线圈具有较强的电磁兼容性能,适合推广使用。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未设置屏蔽层时干扰信号传播路径的示意图; 图2是屏蔽层在汽车点火线圈中安装位置的纵剖面图; 图3是设置屏蔽层后干扰信号传播路径的示意在图2中,1 一铁心;2 —初级绝缘骨架;3—次级绝缘骨架;4一次级绕组;5—初级绕组;6—屏蔽层;7—接地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图1表明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干扰会通过点火线圈初级和次级之间的耦合电容传播到初级电源线上,从而对电源造成影响。这也是目前汽车点火线圈面临的普遍问题。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 即在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设置接地的金属屏蔽层。根据该方法设计的汽车点火线圈如图2所示,该部件包括铁心、初级绝缘骨架、次级绝缘骨架、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在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5和次级绝缘骨架3之间设置有金属屏蔽层6,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为板形结构,且其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应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面的外轮廓的表面积,该设计的目的是完全切断初级和次级绕组之间的耦合电容。金属屏蔽层的厚度应当小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满足隔离要求。本实施例中,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采用就近与点火线圈机壳单点塔接,接地位置选在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接地线7选用宽且薄的铜箔片胶带,其一端粘贴于金属屏蔽层最靠近接地点的位置上,另一端紧贴于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目的是使屏蔽层达到良好接地,避免由接地而引起的额外干扰。通过将除铁心1以外所有部件封装起来,构成一个完整且具有改变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汽车点火线圈。图3表示出了在点火线圈中安装金属屏蔽层后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当干扰信号由次级回路向初级回路传播时,由于屏蔽层将原来的耦合路径断开,干扰信号只能经屏蔽层流入机壳,避免了干扰信号耦合到初级回路对电源造成的影响。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设置有接地的金属屏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为板形结构,其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应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面的外轮廓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厚度小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就近与点火线圈机壳单点塔接,接地点选在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采用铜箔片胶带,其一端粘贴于金属屏蔽层最靠近接地点的位置,另一端紧贴于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
6.汽车点火线圈,包括铁心、初级绝缘骨架、次级绝缘骨架、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设置有接地的金属屏蔽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为板形结构,其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应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相对面的外轮廓的表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厚度小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就近与点火线圈机壳单点塔接,接地点选在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的接地线采用铜箔片胶带,其一端粘贴于金属屏蔽层最靠近接地点的位置,另一端紧贴于初级绕组末端导线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变点火线圈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和次级绝缘骨架之间设置有接地的金属屏蔽层,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属屏蔽层的面积大于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各自所形成外轮廓的表面积,该方法能够切断点火线圈中干扰信号的传播路径,使得耦合到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幅值降低,从而降低了汽车点火系统产生的传导电磁干扰,减小了由传导干扰引起的电磁辐射对车内其他电子设备和周围无线电信号的影响,不仅能够避免干扰信号对电源影响,还能降低电源线向周围空间的辐射发射;根据该方法的设计思路,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点火线圈。
文档编号H01F27/36GK102360867SQ20111018103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刘庆生, 安宗裕, 汪泉弟, 贾晋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