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923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链开关灯座,装配复杂,成本高,与外部电源的导线连接时,还需要焊接或通过螺丝进行锁接,才能与灯座内的金属片连接在一起,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接线方便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包括外壳和内芯。内芯包括内芯上盖、喇叭座、拨盘、扭压簧、拨杆、中心弹簧、旋转铜棒、正极夹线片、负极夹线片、旋转铜片 A、旋转铜片B、舌片、口圈和内芯本体。旋转铜棒横置于拨杆的下端并位于内芯本体的端面中,其两端能够同时连接固定在内芯本体中的旋转铜片A和旋转铜片B ;中心弹簧置于拨杆的内部,其一端压住旋转铜棒的中部鼓包,另一端顶住内芯上盖;拨盘套在拨杆上,扭压簧套在拨杆的上端,其一端压住拨盘,另一端置于内芯上盖中;正极夹线片和负极夹线片置于内芯本体相应的内槽中,正极夹线片连接旋转铜片A,舌片连接旋转铜片B,负极夹线片连接口圈。所述正极夹线片是由一片金属片冲压而成,其上具有正极弹片和正极连接片,为一体结构;所述负极夹线片也是由一片金属片冲压而成,其上具有负极弹片和负极连接片, 为一体结构。正极夹线片的正极弹片抵在内芯本体的一个内槽壁上,正极连接片端部有一圆孔,旋转铜片A和正极连接片带圆孔的一端一起铆接在内芯本体上;所述负极夹线片的负极弹片抵在内芯本体的另一个内槽壁上,负极连接片端部有一圆孔,负极连接片带圆孔的一端铆接内芯本体后再铆接口圈,并与口圈电气连接。正极夹线片和负极夹线片的外形呈“Z”字形。所述内芯上盖的上端面设有插线孔,该插线孔连通放置正极夹线片和负极夹线片的内槽。所述喇叭座固定在内芯上盖的一侧。所述内芯上盖和内芯本体铆合在一起。所述外壳包括顶盖和本体,顶盖与本体旋合后形成一柱状体,顶盖上设有上开口和侧开口,喇叭座从侧开口伸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灯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省时,只需把外部电源线的导体部分直接插入灯座内的插线孔,即可实现灯座与外部电源的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3[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散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芯分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图。图5为负极电路示意图。图6为正极电路示意图。图7为旋转铜棒置于内芯本体内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逆向分散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外壳、10、顶盖;11、本体;101、侧开口 ;102、上开口 ;201、插线孔;200、 内芯;20、内芯上盖;30、喇叭座;40、拨盘;50、扭压簧;60、拨杆;601、拨杆槽;80、旋转铜棒;90、内芯本体;01 06、铆钉;701、正极夹线片;702、负极夹线片;703、旋转铜片A ; 704、旋转铜片B ;705、中心弹簧;706、口圈;707、舌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包括外壳100和内芯200。本实用新型以似6 型拉链开关灯座作为实施例。如图3所示,内芯200包括内芯上盖20、喇叭座30、拨盘40、扭压簧50、拨杆60、 中心弹簧705、旋转铜棒80、正极夹线片701、负极夹线片702、旋转铜片A 703、旋转铜片B 704、舌片707、口圈706和内芯本体90。拨盘40套在拨杆60上,扭压簧50套在拨杆60的上端,其一端压住拨盘40,另一端置于内芯上盖20中;拨杆60的下端设有拨杆槽601,旋转铜棒80横置于拨杆60的拨杆槽601中并位于内芯本体90的端面中,旋转铜棒80两端能够同时连接固定在内芯本体90中的旋转铜片A 703和旋转铜片B 704。中心弹簧705置于拨杆60的内部,其一端压在旋转铜棒80中部的鼓包上,另一端则顶住内芯上盖20。正极夹线片701和负极夹线片702置于内芯本体90相应的内槽中,正极夹线片701通过铆钉 01铆接旋转铜片A 703,负极夹线片702通过铆钉02铆接口圈706,旋转铜片B 704也通过铆钉03铆接舌片707。内芯上盖20的上端面设有插线孔201,该插线孔201连通放置正极夹线片701和负极夹线片702的内槽。喇叭座30通过铆钉04固定在内芯上盖20的一侧,一开关拉链穿过喇叭座30连接至拨盘40。内芯上盖20和内芯本体90通过铆钉05铆合在一起。另外,铆钉06把口圈706固定在内芯本体90上。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00包括顶盖10和本体11,顶盖10与本体11旋合后形成一柱状体,顶盖10上设有上开口 102和侧开口 101,喇叭座30从侧开口 101伸出。如图2 8所示,正极夹线片701是由一片金属片冲压而成,其上具有正极弹片和正极连接片,为一体结构;所述负极夹线片702也是由一片金属片冲压而成,其上具有负极弹片和负极连接片,为一体结构。正极夹线片的正极弹片抵在内芯本体90的一个内槽壁上,正极连接片端部有一圆孔,旋转铜片A 703和正极连接片带圆孔的一端一起铆接在内芯本体90上;所述负极夹线片702的负极弹片抵在内芯本体90的另一个内槽壁上,负极连接片端部有一圆孔,负极连接片带圆孔的一端铆接内芯本体90后再铆接口圈706,并与口圈706电气连接。正极夹线片701和负极夹线片702的外形呈“Z”字形,方便铆压固定正极连接片或负极连接片带圆孔的一端。正极夹线片701和负极夹线片702采用一体式的结
4构,使得灯座的结构更简单,安装起来更方便。请参考图1 8,该灯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省时,连接外部电源线时, 只需将电源线的绝缘胶层剥除,把火线的金属部分从正极夹线片701上的插线孔201插入, 由于正极夹线片701有一定的形变弹性,所以火线就被卡在正极夹线片701和内槽壁之间。 以同样的方式把零线插入负极夹线片702上的插线孔201,实现零线与负极夹线片702的连通。从本体11的下端接入灯泡后,灯泡端上的正极点与舌片707相接触,负极点则与口圈 706相接触。接通电源后,电源正极通过正极夹线片701、旋转铜片A 703、旋转铜棒80、旋转铜片B 704和舌片706接入灯泡正极点,电源负极则通过负极夹线片702和口圈706接入灯泡负极点。拨盘40和拨杆60为棘轮机构的配合,拉动开关拉线,拨盘40转动,带动拨杆60 转动,再由拨杆60带动旋转铜棒80扭转,转动一下为90度,由于扭压簧50在拨盘40转动的同时产生弹性形变力,因此,当松开开关拉线后,扭压簧50的弹性形变力促使拨盘40回转复位,而拨杆60和旋转铜棒80则在拨盘40回转复位时保持原位不动。如此重复拉动开关拉线,实现旋转铜棒80的扭转,进而实现正极电路的导通和断开,最终实现对灯的控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包括外壳(100)和内芯(200),其特征在于内芯(200)包括内芯上盖(20)、喇叭座(30)、拨盘(40)、扭压簧(50)、拨杆(60)、中心弹簧(705)、旋转铜棒(80)、正极夹线片(701)、负极夹线片(702)、旋转铜片A (703)、旋转铜片B (704)、舌片 (707)、口圈(706)和内芯本体(90);旋转铜棒(80)横置于拨杆(60)的下端并位于内芯本体 (90 )的端面中,其两端能够同时连接固定在内芯本体(90 )中的旋转铜片A (703 )和旋转铜片B (704);中心弹簧(705)置于拨杆(60)的内部,其一端压住旋转铜棒(80)的中部鼓包, 另一端顶住内芯上盖(20 );拨盘(40 )套在拨杆(60 )上,扭压簧(50 )套在拨杆(60 )的上端, 其一端压住拨盘(40),另一端置于内芯上盖(20)中;正极夹线片(701)和负极夹线片(702) 置于内芯本体(90)相应的内槽中,正极夹线片(701)连接旋转铜片A (703),舌片(707)连接旋转铜片B (704),负极夹线片(702)连接口圈(7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夹线片(701) 是由一片金属片冲压而成,其上具有正极弹片和正极连接片,为一体结构;所述负极夹线片 (702)也是由一片金属片冲压而成,其上具有负极弹片和负极连接片,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夹线片(701)和负极夹线片(702)的外形呈“Z”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夹线片(701)的正极弹片抵在内芯本体(90)的一个内槽壁上,正极连接片端部有一圆孔,旋转铜片A (703) 和正极连接片带圆孔的一端一起铆接在内芯本体(90)上;所述负极夹线片(702)的负极弹片抵在内芯本体(90)的另一个内槽壁上,负极连接片端部有一圆孔,负极连接片带圆孔的一端铆接内芯本体(90 )后再铆接口圈(706 ),并与口圈(706 )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上盖(20)的上端面设有插线孔(201),该插线孔(201)连通放置正极夹线片(701)和负极夹线片(702)的内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座(30)固定在内芯上盖(2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上盖(20)和内芯本体(90)铆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顶盖(10 )和本体(11),顶盖(10 )与本体(11)旋合后形成一柱状体,顶盖(10 )上设有上开口 (102)和侧开口(101),喇叭座(30)从侧开口(101)伸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线式拉链开关灯座,涉及灯座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铜棒横置于拨杆的下端并位于内芯本体的端面中,其两端能够同时连接固定在内芯本体中的旋转铜片A和旋转铜片B;中心弹簧置于拨杆的内部,其一端压住旋转铜棒的中部鼓包,另一端顶住内芯上盖;拨盘套在拨杆上,扭压簧套在拨杆的上端,其一端压住拨盘,另一端置于内芯上盖中;正极夹线片和负极夹线片置于内芯本体相应的内槽中,正极夹线片连接旋转铜片A,舌片连接旋转铜片B,负极夹线片连接口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只需把外部电源线的导体部分直接插入灯座内的插线孔,即可实现灯座与外部电源的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142755SQ20112023634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杨文和 申请人:东莞金准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