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充电座的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365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充电座的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具体是一种带有充电座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摩托车,汽车等上使用的蓄电池充电方法都是采用发动机磁电机绕组在运行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由于频繁地使用启动电机、喇叭、转弯灯、防雾灯甚至防盗保险装置等,造成蓄电池长期电力欠充足,而夜间停放后的摩托车又使蓄电池电力得不到及时补充,致使蓄电池寿命缩短,同时还造成第二天的电启动困难。而车主使用另行购置的市电充电器或送专门的蓄电池充电部门进行充电,造成极大的不便。并且现有的充电技术中,大多是采用充电电缆上安装有线夹,充电时,使用线夹夹持在蓄电池的接线柱上充电。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蓄电池接线柱长期暴露于外,容易受到侵蚀,生锈,造成线夹与接线柱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充电,更有甚者,夹线耳松脱后,掉落到车体上与地线接通,造成短路,烧毁充电机及蓄电池。还有,充电器的线夹为单独设置,需要人工分离正负极,容易造成接线错误,烧毁充电器及蓄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方便的带充电座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 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插座。所述的充电插座设有面罩。所述的充电座与安装于蓄电池内的充电电路连接,充电插头与市电连接。所述的充电座与蓄电池电极连接,充电插头与外置充电器连接。所述的充电插头上设有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蓄电池上设置专门的充电插座,使充电快捷方便,安全可靠。2)蓄电池内置市电充电系统,接上市电即可充电,方便普通人对蓄电池充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1,及电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插座5。所述的充电插座5设有面罩6。所述的充电座5与安装于蓄电池内的充电电路连接,充电插头4与市电连接。所述的充电座5与蓄电池电极2连接,充电插头4与外置充电器连接。[0015]所述的充电插头4上设有定位块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在蓄电池上设置有充电插座5,充电座5与安装于蓄电池内的充电电路连接,充电插头4与市电连接,这样的设计即使是普通人也可完成的对电池的充电处理,不需要将蓄电池带去专业的修理厂充电。如汽车中,车辆如果长期停放,或是车身本身充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池亏电无法启动车辆时,用户直接可以在有市电接入的地方完成充电,避免拖车的麻烦。再者充电座5也可与蓄电池电极2连接,不设置内置充电器,充电插头4与外置充电器连接。如果这一技术设定为行业标准的话,在汽车充电时, 不必使用电夹夹持蓄电池电极充电的方式,一则可以避免正负极接错线导致电池及充电损坏,二则避免电夹与电极接触不良,导致充电效果差。三则可以防止电夹意外脱落置汽车车身上与地线接通造成短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合广泛推广使用的条件,甚至可以作为行业通用标准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1),及电极(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本体(1)上设置有充电插座(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插座(5)设有面罩(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5)与安装于蓄电池内的充电电路连接,充电插头(4)与市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座(5)与蓄电池电极(2)连接,充电插头(4)与外置充电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插头(4)上设有定位块(3)。
专利摘要一种带充电座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插座。所述的充电插座设有面罩。所述的充电座与安装于蓄电池内的充电电路连接,充电插头与市电连接。所述的充电座与蓄电池电极连接,充电插头与外置充电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蓄电池上设置专门的充电插座,使充电快捷方便,安全可靠。2)蓄电池内置市电充电系统,接上市电即可充电,方便普通人对蓄电池充电。
文档编号H01M10/46GK202308220SQ20112039703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佘志安, 李志坚, 王小林, 邓尧平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精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