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099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线剥皮机,特别是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电线需要将端部的绝缘皮剥除才能与其它导体连接,电线剥皮机就是一种专用的电线剥皮机械,普通的电线剥皮采用电机带动齿轮齿条啮合,通过齿轮齿条带动切刀上下运动,上述结构在切刀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电机需要做正反转,正反转的过程中电机需要克服惯性运动,从而效率低,而且频繁往复运动对电机的磨损大;传统齿条结构运行时噪音大,加工难度更大,从而成本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效率高、寿命长、噪音低,加工难度小,从而成本低的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机构及引导机构,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凸轮及下凸轮,且所述上凸轮及下凸轮分别与机架枢接,所述引导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刀架及下刀架,且上刀架及下刀架间设有能够使上刀架与上凸轮的轮缘挤压接触及下刀架与下凸轮的轮缘挤压接触的弹性支撑机构,所述上刀架上设有上切刀组,所述下刀架上设有与上切刀组对应配合的下切刀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及第二从动带轮,该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及第二从动带轮上绕设有同步皮带,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带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上凸轮与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传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下凸轮与第二从动带轮通过第二传动轴同轴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张紧轮,所述同步皮带通过张紧轮张紧。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直线导轨、与该直线导轨配合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上刀架安装于第一滑块上,所述下刀架安装于第二滑块上。所述驱动机构采用了步进电机。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也上刀架及下刀架连接。所述上切刀组包括上切断刀,上切断刀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剥线刀及第二上剥线刀;所述下切刀组包括下切断刀,下切断刀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下剥线刀及第二下剥线刀。所述上刀架上设有上传动轴承,所述上凸轮的轮缘与上传动轴承挤压;所述下刀架上设有下传动轴承,所述下凸轮的轮缘与下传动轴承挤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机构及引导机构,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凸轮及下凸轮,且所述上凸轮及下凸轮分别与机架枢接,所述引导机构上分别连有能够通过上凸轮的转动而受压移动的上刀架及能够通过下凸轮的转动而受压移动的下刀架,所述上刀架上设有上切刀组,所述下刀架上设有与上切刀组对应切合的下切刀组。本结构优点如下1,本结构采用双凸轮同步动作,使上下切刀组以电线为中心作对称运动,不管在张开闭合,电线与上下切刀间的距离始终相同,方便加工,保证和工作的稳定性;2,本结构电机只需正方旋转一周就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比传统齿条结构电机要正转(闭合)反转(张开),效率更高。且电机不用往复运动电机使用寿命更长;3,本机构采用同步皮带传动、凸轮推动,比传统齿条结构加工难度更小,成本更低。因采用皮带传动,噪音比传统的齿条结构要小很多。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处于源点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处于切断刀切断电线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处于剥线刀剥除线皮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处于剥线完成时的状态的正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切刀组处于张开状态的正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切断刀切断电线的正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剥线刀剥线皮的状态的正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切刀组处于完全闭合状态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至图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3上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及引导机构,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凸轮I及下凸轮2,且所述上凸轮I及下凸轮2分别与机架3枢接,所述引导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刀架4及下刀架5,且上刀架4及下刀架5间设有能够使上刀架4与上凸轮I的轮缘挤压接触及下刀架5与下凸轮2的轮缘挤压接触的弹性支撑机构6,所述上刀架4上设有上切刀组7,所述下刀架5上设有与上切刀组7对应配合的下切刀组8。如图所示,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9、第一从动带轮10及第二从动带轮11,该主动带轮9、第一从动带轮10及第二从动带轮11上绕设有同步皮带12,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带轮9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上凸轮I与第一从动带轮10通过第一传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下凸轮2与第二从动带轮11通过第二传动轴同轴连接。进一步,机架3上设有张紧轮,所述同步皮带12通过张紧轮张紧。如图所示,引导机构包括直线导轨13、与该直线导轨13配合的第一滑块14及第二滑块15,所述上刀架4安装于第一滑块14上,所述下刀架5安装于第二滑块15上,上述结构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并不成为限制,上述结构也可采用直线轴承与圆导轨的配合来引导上刀架4及下刀架5的升降,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达到本结构的效果。进一步,为了避免凸轮转动时凸轮轮缘与刀架摩擦大,因而上刀架4上设有上传动轴承16,上凸轮I的轮缘与上传动轴承16挤压;下刀架5上设有下传动轴承,下凸轮2的轮缘与下传动轴承挤压17,从而能够将凸轮轮缘与刀架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减少了磨损,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于本具体实例中,驱动机构采用了高精度步进电机,采用高精度步进电机通过同步皮带12控制两个凸轮旋转,凸轮推动传动轴承在弹簧的双作用力下完成刀架合拢张开。并精确控制合拢张开的位置,完成电线的切断和剥外皮工作。如图所示,弹性支撑机构6包括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也上刀架4及下刀架5连接,通过压缩弹簧的弹力能够使上切刀组7及下切刀组8回复原位。如图所示,上切刀组7包括上切断刀18,上切断刀18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剥线刀19及第二上剥线刀20 ;所述下切刀组8包括下切断刀21,下切断刀21的两侧分别设有 第一下剥线刀22及第二下剥线刀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结构处于待机状态时,传动轴承与凸轮的最凹部接触,上切刀组7及下切刀组8分别位于最高位及最低位,以方便电线送入;当电线送至指定长度,电机旋转,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上凸轮I及下凸轮2转动,上凸轮I及下凸轮2转动时分别挤压上传动轴承16及下传动轴承,从而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上刀架4及下刀架5带动上切刀组7及下切刀组8合拢,通过上切断刀18及下切断刀21的交错而将电线切断;电线切断后,送线机构把两段电线分别拉至剥线所需位置,电机继续带动上凸轮I及下凸轮2转动旋转,上切刀组7及下切刀组8继续合拢,直至第一上剥线刀19与第一下剥线刀22、第二上剥线刀20与第二下剥线刀23配合分别切断两段电线胶皮,然后拉线机构把线拉出;当剥线完成,电线被拉出刀架,电机旋转,传动轴承与凸轮的最凸部接触,刀架完全合拢,电机续继旋转,直至回到处于待机状态,从而完成一个周期。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机构及引导机构,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凸轮及下凸轮,且所述上凸轮及下凸轮分别与机架枢接,所述引导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刀架及下刀架,且上刀架及下刀架间设有能够使上刀架与上凸轮的轮缘挤压接触及下刀架与下凸轮的轮缘挤压接触的弹性支撑机构,所述上刀架上设有上切刀组,所述下刀架上设有与上切刀组对应配合的下切刀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及第二从动带轮,该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及第二从动带轮上绕设有同步皮带,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带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上凸轮与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传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下凸轮与第二从动带轮通过第二传动轴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张紧轮,所述同步皮带通过张紧轮张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直线导轨、与该直线导轨配合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上刀架安装于第一滑块上,所述下刀架安装于第二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采用了步进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刀架及下刀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组包括上切断刀,上切断刀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剥线刀及第二上剥线刀;所述下切刀组包括下切断刀,下切断刀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下剥线刀及第二下剥线刀。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架上设有上传动轴承,所述上凸轮的轮缘与上传动轴承挤压;所述下刀架上设有下传动轴承,所述下凸轮的轮缘与下传动轴承挤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线剥皮机凸轮切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机构及引导机构,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凸轮及下凸轮,且所述上凸轮及下凸轮分别与机架枢接,所述引导机构上分别连有上刀架及下刀架,且上刀架及下刀架间设有能够使上刀架与上凸轮的轮缘挤压接触及下刀架与下凸轮的轮缘挤压接触的弹性支撑机构,所述上刀架上设有上切刀组,所述下刀架上设有与上切刀组对应配合的下切刀组。
文档编号H01R43/28GK202474531SQ20112053675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李业, 王军平, 赵维 申请人: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