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814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能源智能化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尤其是涉及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型继电保护和智能式电表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继电保护和测量中,控制部分的能量流和信息流分离,因而监测设备不再需要高功率输出的互感器;同时由于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和新能源系统的应用,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频带窄、响应慢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而且现有的电子式互感器不能与低压断路器直接配套使用,因此开发出一种能耗低、性能稳定的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耗低、性能稳定的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屏蔽结构、高精度电阻、非晶铁心以及塑料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带有安装孔的塑料外壳上设置有互感器主体,互感器主体呈圆环形状;所述的互感器主体内设置有非晶铁心,非晶铁心上绕有线圈,所述的线圈外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外设置有屏蔽结构;所述的信号输出线从屏蔽结构中穿过分别与绕在非晶铁心上导线正负极相连,所述的信号输出线为双绞屏蔽线。进一步地,所述的非晶铁心线圈上并联有高精确电阻;所述的非晶铁心上的线圈先双向对称绕制一层,做内屏蔽用,然后再顺时针绕制完毕;所述的屏蔽结构是由铜编织带和半导电皱纹纸交叉绕制而成的双重屏蔽结构;所述的屏蔽结构最外层互感器主体中嵌有铜钼。本发明采用非晶铁心材料做保护级,采用内置线圈双向对称绕制屏蔽法,消除磁场影响,以及线圈用铜编织带与半导电皱纹纸双重屏蔽等特殊工艺,使得本产品在性能上非常稳定,在温度以及电流变化的情况下,其误差非常小。本发明结构紧凑,性能稳定,运用于智能化新能源系统中,尤其可以与低压断路器直接配套使用。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 I、安装孔,2、互感器主体, 3、绝缘层, 4、屏蔽结构,
5、高精度电阻, 6、非晶铁心,7、信号输出线, 8、塑料外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屏蔽结构4、高精度电阻5、非晶铁心6以及塑料外壳8组成,其特征在于带有安装孔I的塑料外壳8上设置有互感器主体2,互感器主体2呈圆环形状;所述的互感器主体2内设置有非晶铁心6,非晶铁心6上绕有线圈,所述的线圈外设置有绝缘层3,绝缘层3外设置有屏蔽结构4 ;所述的信号输出线7从屏蔽结构4中穿过分别与绕在非晶铁心6上导线正负极相连,所述的信号输出线7为双绞屏蔽线。作为优选,所述的非晶铁心6线圈上并联有高精确电阻5,从而电流互感器开路时不会产生高电压,从根本上消除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大故障隐患,最大程度地保障了 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所述的屏蔽结构4是由铜编织带和半导电皱纹纸交叉绕制而成的双重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性能上非常稳定;所述的屏蔽结构4最外层互感器主体2中嵌有铜钼,利用电容比产生电压信号,做信号处理用,增加了产品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屏蔽结构4、高精度电阻5、非晶铁心6以及塑料外壳8组成,其特征在于带有安装孔I的塑料外壳8上设置有互感器主体2,互感器主体2呈圆环形状;所述的互感器主体2内设置有非晶铁心6,非晶铁心6上设置有线圈,所述的线圈外设置有绝缘层3,绝缘层3外设置有屏蔽结构4 ;所述的信号输出线7从屏蔽结构4中穿过分别与绕在非晶铁心6上导线正负极相连,所述的信号输出线7为双绞屏蔽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铁心6线圈上并联有高精确电阻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非晶铁心6上的线圈先双向对称绕制一层,做内屏蔽用,然后再顺时针绕制完毕。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结构4是由铜编织带和半导电皱纹纸交叉绕制而成的双重屏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结构4最外层互感器主体2中嵌有铜钼。
全文摘要
低压断路器配套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非晶铁心、高精度电阻、屏蔽结构以及塑料外壳组成,带有安装孔的塑料外壳上设置有互感器主体,互感器主体呈圆环形状;所述的互感器主体内设置有非晶铁心,非晶铁心上绕有线圈,所述的线圈外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外设置有屏蔽结构;所述的信号输出线从屏蔽结构中穿过分别与绕在非晶铁心上导线正负极相连,所述的信号输出线为双绞屏蔽线。本发明性能稳定、结构紧凑,运用于智能化新能源系统中,尤其可以与低压断路器直接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H01F27/36GK102881438SQ2012103430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熊江咏, 黄麟, 陆汉兵, 于杰 申请人:熊江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