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式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886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出式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领域所用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崛起,其中一电子设备与另一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来达到信号的传输尤其重要,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一种连接器将其相互连接在一起。以网络接口所用的连接器为例,通常在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网络电视等)上安装有网络接口连接器,然后通过网线接头插入该电子设备的网络 接口连接器上,达到信号的传输,以便于使用者能上网等便利。该网络接口连接器可以参阅在2008年8月20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101248559号,其揭露为一种网络用的连接器模组,包括连接器本体、固持在本体上的端子组及噪声屏蔽件,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第二本体组形成有插入空间,端子组固持在第一本体上,并一起安装在第二本体上,然后将本体与端子共同安装在噪声屏蔽件上,因连接器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内,且无法突出电子设备外侧,所以当使用者将对接连接器插入该连接器模组时,不易判别插入空间的具体位置,且很难将对接连接器对准连接器模组的插入空间实现对接。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伸缩型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包括基座及安装在基座上的连接器,基座设有收容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包括收容在收容腔内的弹性件,该基座设有扣持部,该连接器设有可扣持在基座的扣持部的锁扣部,当连接器挤压弹性件一起收容在收容腔内,锁扣部将扣持在扣持部上,当锁扣部与扣持部分离时,所述弹性件顶推连接器凸伸出收容腔。改进方案所述连接器设有锁扣臂,该锁扣臂的一端延伸有上述锁扣部,所述基座的扣持部为收容腔贯穿外侧的通孔。改进方案该锁扣臂的另一端设有延伸在连接器前端的操作部。改进方案所述基座设有外壳,该外壳具有一对相对的侧壁,该侧壁设有长条形的导滑槽,连接器设有凸伸入导滑槽内的凸柱。改进方案所述连接器设有本体及固持在本体上的端子,锁扣臂安装在本体上。改进方案所述基座设有外壳、固持在外壳内的板体及固持在板体上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连接器的端子相互接触,外壳形成有具有开口的上述收容腔,该收容腔呈上宽下窄的结构,且板体收容在较宽的上收容腔内,而连接器收容在较窄的下收容腔内。改进方案所述外壳的两侧设有朝外延伸的支撑脚。改进方案所述连接器的本体后侧设有柱子,弹性件套设在该柱子上。
改进方案所述本体设有位于导电端子外侧的一对隔离部,弹性件位于隔离部的外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基座与连接器分别设有扣持部和锁扣部,当连接器挤压弹性件一起收容在收容腔内,锁扣部将扣持在扣持部上,当锁扣部与扣持部分离时,所述弹性件顶推连接器凸伸出收容腔。提供伸缩型的连接器来减少连接器占用外部设备的空间,适应电子产品的轻薄发展需求。

图I为本发明弹出式连接器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图I所示连接器凸伸基座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连接器的盖体打开状态下的示意视图;图4为图I所示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去掉基座外壳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去掉板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I所述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I所示部分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弹出式连接器系统机构的示意图,其中图1、2所示,本发明弹出式连接器系统机构用于插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其包括基座100、安装在基座上的连接器200及一对弹性件300,连接器200可完全收容在基座内,弹性件300可将连接器顶推出该基座外,便于对接。参阅图I及图3至图7所示,所述基座100包括呈长方形的外壳110、固持在外壳110内的板体120及固持在板体上的导电端子130,外壳设有多个侧壁111及由侧壁围成的收容腔112,该收容腔设有开口,且收容腔呈T形,即具有较宽的上收容腔1120及较窄的下收容腔1121。板体120收容并固持在较宽的上收容腔1120中,连接器收容在较窄的下收容槽内。导电端子130设有凸伸入收容腔112的抵接部114及延伸出收容腔的焊接脚115。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腔的相对两端侧壁111设有贯穿侧壁的导滑槽116及向外凸伸的一对支撑脚117,以将该弹出式连接器系统的固持在其他机构上,该导滑槽与收容腔相通,且呈长条形结构。板体120具有基部121、连接基部的平板部122及一对隔离部123,平板部具有端子槽124,导电端子130收容在该端子槽124内,所述端子槽位于一对隔离部之间,且隔离部外侧设有空间125,以收容弹性件300。参阅图4,8所示,连接器200包括本体210、端子220及固持在本体一侧的锁扣臂230,所述本体设有底壁211、连接底壁两侧的侧壁212及后壁213,该底壁与侧壁构成U形部,其中,底壁211、一对侧壁212及后壁213 —起围成有收容空间,可收容对接连接器,因消减类似现有连接器的上侧壁结构,可降低连接器高度。所述本体的底壁及后壁设有收容槽214,端子220收容在该收容槽内,其包括位于底壁的水平臂221、自水平臂前侧朝后壁延伸的接触臂222及水平臂后侧延伸出后壁的尾臂223,该接触臂凸伸在该收容空间内。所述锁扣臂230设有固持在本体的固持部231、一端凸伸有锁扣部232,另一端设有延伸在本体前端的操作部233。该锁扣部穿过下盖240的穿孔241,并可卡扣在外壳的扣持部119上,本实施方式,该扣持部为通孔。当连接器200与弹性件300共同收容在基座100的收容腔内时,因本体后侧设有柱子217,弹性件300套设在该柱子上,并对连接器提供弹性抵压。当所述连接器200与弹性件300 —起收容在收容腔内,锁扣部232将扣持在扣持部119上,防止连接器移出基座的收容腔外,当锁扣部232与扣持部119分离时,所述弹性件300顶推连接器200凸伸出收容腔。因连接器可完全收容在基座内,减少连接器占用外部设备的空间,适应电子产品的轻薄发展需求。在本实施方式,连接器200还包括固持在本体上的下盖240、扭转弹簧250及可相对本体旋转的盖体260。所述下盖240也设有位于本体底壁外的下壁242及连接下壁后侧的后侧壁243及前侧的C形壁244,该C形壁卡扣在本体的侧壁212上,以将下盖固持在本体上。该下盖的后侧壁两侧设有朝内凸伸的枢转轴245及位于枢转轴后侧导引槽246,盖体设有与该枢转轴245枢转的枢转槽261及凸伸在导引槽内的凸柱262,且凸柱位于枢转 轴的后侧。所以当连接器200自开口组装在基座100时,盖体260的凸柱262收容在导滑槽116内,共同导引连接器前后移动。扭转弹簧250可方便盖体相对下盖与本体旋转打开形成插入空间201。本发明另一改善目的也可防止对接连接器插入该连接器内,因连接器一直收容在基座的收容腔内,以致没有形成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空间,若要形成收容对应连接器的插入空间201,只要将操作部233朝外搬动时,该锁扣臂230将以固持部231处为支点,带动锁扣部232朝内运动,将与扣持部119分离,所述盖体将以枢转轴为中心,相互旋转至打开位置,来形成插入空间201,且锁扣部232设有弹性压片235来抵压操作部回归到原始位置。所述侧壁212朝外凸伸有支撑壁215,下盖位于支撑壁外侧时,该下盖与侧壁之间设有收容锁扣臂230的空腔202,以收容上述锁扣臂230。为改善所述操作部与锁扣部的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扣臂大致中间位置设有扣持在本体上的固持凸片及呈弧形的折弯部236,本体设有与该弯折部配合的弧形凸柱216,以增加锁扣部与操作部的弹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的锁扣部与基座的扣持部也可不通过操作部233来分离,而是借助其他外界设备挤压达到两者的分开。
权利要求
1.一种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包括基座及安装在基座上的连接器,基座设有收容连接器的收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包括收容在收容腔内的弹性件,该基座设有扣持部,该连接器设有可扣持在基座的扣持部的锁扣部,当连接器挤压弹性件一起收容在收容腔内,锁扣部将扣持在扣持部上,当锁扣部与扣持部分离时,所述弹性件顶推连接器凸伸出收容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设有锁扣臂,该锁扣臂的一端延伸有上述锁扣部,所述基座的扣持部为收容腔贯穿外侧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扣臂的另一端设有延伸在连接器前端的操作部。
4.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外壳,该外壳具有一对相对的侧壁,该侧壁设有长条形的导滑槽,连接器设有凸伸入导滑槽内 的凸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设有本体及固持在本体上的端子,锁扣臂安装在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外壳、固持在外壳内的板体及固持在板体上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连接器的端子相互接触,外壳形成有具有开口的上述收容腔,该收容腔呈上宽下窄的结构,且板体收容在较宽的上收容腔内,而连接器收容在较窄的下收容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侧设有朝外延伸的支撑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本体后侧设有柱子,弹性件套设在该柱子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位于导电端子外侧的一对隔离部,弹性件位于隔离部的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包括基座及安装在基座上的连接器,基座设有收容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弹出式连接器系统包括收容在收容腔内的弹性件,该基座设有扣持部,该连接器设有可扣持在基座的扣持部的锁扣部,当连接器挤压弹性件一起收容在收容腔内,锁扣部将扣持在扣持部上,当锁扣部与扣持部分离时,所述弹性件顶推连接器凸伸出收容腔,可减少连接器占用外部设备的空间,适应电子产品的轻薄发展需求。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02868051SQ20121036281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刘旭杰, 史广星 申请人: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