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571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
背景技术
挂钩式短路接地线是从事电气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安全工具,它便于携带,可在现场灵活使用,所以也叫便携式接地线,钩式短路接地线挂是用于防止设备、线路突然来电,消除感应电压,放尽剩余电荷的临时接地的装置,用于线路和变电施工,为防止临近带电体产生静电感应触电或误合闸时保证安全之用,其主要是由绝缘操作杆、导线夹、短路线、接地线、汇流线和接地针组成;现有技术的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在受力入地时,容易发生变形,影响其后续的使用,而且由于原接地针需要在15CM处打孔安装螺母,用于连接接地线,然其打孔后,容易破坏原有机械的强度,使接地针也容易受力发生变形,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硬化地面的增多,接地线不容易完成接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使作安全性能,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与种结构简单、接地针不容易受力而变形且可以方便接地线与地网相连的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包括接地针,在所述接地针的顶部设有平口接地夹和连接板,所述平口接地夹与所述连接板焊接固定,所述平口接地夹上设有夹紧螺丝,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母连接孔。所述平口接地夹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受力横杆,所述受力横杆与所述接地针垂直设置且焊接固定。 所述夹紧螺丝为镀锌螺丝。平口接地夹、连接板与所述接地针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在接地针的顶部增设了平口接地夹和带有螺母连接孔的连接板,其可以与接地网中的钢绞线、扁铁、圆钢进行可靠的连接,使用稳定性好,而且其整体可以有效减少接地针在受力入地过程中发生变形,且其整体成本较低,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能,其结构合理且实用。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见图1,一种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包括接地针I,在所述接地针I的顶部设有平口接地夹2和连接板3,所述平口接地夹2与所述连接板3焊接固定,所述平口接地夹2上设有夹紧螺丝4,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螺母连接孔5。在接地针的顶部增设了平口接地夹和带有螺母连接孔的连接板,其可以与接地网中的钢绞线、扁铁、圆钢进行可靠的连接,使用稳定性好,而且其整体可以有效减少接地针在受力入地过程中发生变形,且其整体成本较低,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能,其结构合理且实用,在本实施例中,平口接地夹和连接板均为镀锌扁铁焊接为成,其中镀锌扁铁采用长*宽*高为40*4*44CM,其连接板上的螺母连接孔用于安装螺母并连接接地线。所述平口接地夹2与所述连接板3的顶部设有受力横杆6,所述受力横杆6与所述接地针I垂直设置且焊接固定。受力横杆为镀锌圆钢,其直径为6CM长度为5CM。所述夹紧螺丝4 为镀锌螺丝。平口接地夹2、连接板3与所述接地针I焊接固定。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包括接地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针的顶部设有平口接地夹和连接板,所述平口接地夹与所述连接板焊接固定,所述平口接地夹上设有夹紧螺丝,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母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口接地夹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受力横杆,所述受力横杆与所述接地针垂直设置且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螺丝为镀锌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其特征在于:平口接地夹、连接板与所述接地针 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挂钩式短路接地线的接地针,包括接地针,在所述接地针的顶部设有平口接地夹和连接板,所述平口接地夹与所述连接板焊接固定,所述平口接地夹上设有夹紧螺丝,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母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在接地针的顶部增设了平口接地夹和带有螺母连接孔的连接板,其可以与接地网中的钢绞线、扁铁、圆钢进行可靠的连接,使用稳定性好,而且其整体可以有效减少接地针在受力入地过程中发生变形,且其整体成本较低,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能,其结构合理且实用。
文档编号H01R11/11GK203103524SQ2013200886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
发明者宁小刚, 刘少平, 田 浩, 杨敏, 杨博, 王宝 申请人:宁小刚, 刘少平, 田 浩, 杨敏, 杨博, 王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