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164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装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装式电池组,包括数个单体电池,数个单体电池通过数根内接导电条依次串联,单体电池包括一壳体,壳体具有一个开口,开口处密封盖合一热封盖,热封盖上安装有两个极柱;极柱与所述的内接导电条间通过插接而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电池的极柱间通过快插导电条连接,其插接结构简洁、连接牢固可靠、接触紧密、组装快捷,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降低接触电阻、增加导电性、降低温升、提高倍率、提高使用寿命,使电池的综合性能得以显著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快装式电池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洁、便于快速组装的电池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电池包括极柱、导电条,极柱与导电条间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其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多次拆装螺钉,产生极柱螺纹滑牙,造成两者连接不牢固。2、导电条与极柱表面接触不紧密,接触电阻大。3、随着电池的使用(振动和热胀冷缩)出现螺钉松动现象,进而影响了电池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为此,中国专利号201020504334.X公开了一种电池极柱与导电条的装配结构,其导电条与极柱间通过卡接而固定相连。
[0003]上述专利产品虽有其优点,但其存在如下缺陷:极柱与导电条之间形成的卡接结构较为复杂,不易于生产,且两者的组装过程中不够快捷。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装式电池组,其结构简洁、接触紧密、组装快速。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装式电池组,包括数个单体电池,数个单体电池通过数根内接导电条依次串联,所述的单体电池包括一壳体,壳体具有一个开口,开口处密封盖合一热封盖,热封盖上安装有两个极柱;所述的极柱与所述的内接导电条间通过插接而固定相连。
[0006]优选的,极柱具有一圆柱段;所述的内接导电条由导电片两端各固接一套筒而成,套筒呈中空圆柱状,套筒内径与所述极柱圆柱段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极柱圆柱段插入所述的套筒而紧固配合。
[0007]优选的,热封盖的外周边呈长方形边框状,该边框朝向外侧,其两条宽边各形成一条长形夹缝,两条夹缝分别对应于正负极柱;边框的两条长边各形成两条长形夹缝,两条长边相对应的夹缝位置分别对应于正负极柱;所述的夹缝用于穿伸所述内接导电条的导电片。
[0008]优选的,壳体呈方体状,其第一侧面形成凸块及凹孔,与第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也形成凸块及凹孔,但两个相对侧面上的凸块及凹孔的形状相适配,而位置相对调,即相邻单体电池间,通过一单体电池的凸块置入相邻另一单体电池的凹孔而将两者拼装。
[0009]优选的,电池组通过两根对外导电条向外输出电能:所述的对外导电条由导电片两端分别固接第二套筒、外接头而成,所述的第二套筒呈中空圆柱状,第二套筒内径与未连接内接导电条的极柱外端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未连接内接导电条的极柱外端插入所述的第二套筒而紧固配合;对外导电条的导电片穿过相对应单体电池热封盖的相对应夹缝而伸出热封盖之外,外接头处于热封盖外。
[0010]优选的,套筒的内表面呈螺纹状。[0011]优选的,内接导电条和对外导电条都联接有一电压采集线,电压采集线引出至电池组外。
[0012]优选的,于同侧长边的两夹缝间边框上形成走线通道;所述的电压采集线从内接导电条或对外导电条引出后,沿热封盖的走线通道呈直线状向外延伸。
[0013]优选的,内接导电条或对外导电条安装有温度连接头,温度连接头通过温度采集线引出至电池组外。该电池组至少一导电条上安装有温度采样连接头及每一导电条都弓I出电压采样线并连接有套筒,以便于管理系统与电池间地快速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优选的,于热封盖上形成扎线定位孔和走线槽;所述的温度采集线从内接导电条或对外导电条引出后,先穿过热封盖的走线槽,利用扎线定位孔对温度采集线进行固定,后沿热封盖的走线通道呈直线状向外延伸。通过热封盖上走线设计,使管理系统的走线在电池组结构中的布线整齐、有序,便于走线的各种操作如查找、固定、检修等。
[0015]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电池的极柱间通过快插导电条连接,其插接结构简洁、连接牢固可靠、接触紧密、组装快捷,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降低接触电阻、增加导电性、降低温升、提高倍率、提高使用寿命,使电池的综合性能得以显著提高。
[0016]总之,本实用新型电池组具有方便安装,且便于日后的维护和提高电池使用安全性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单体电池的俯视结构图。
[0018]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0020]图4是一种电池组的主视图。
[0021 ]图5是一种电池组的俯视图。
[0022]图6是一种电池组的左视图。
[0023]图7是一种电池组的立体图。
[0024]图8是极柱与导电条及引线等装配结构俯视图。
[0025]图9是极柱与导电条及引线等装配结构立体图。
[0026]图10是L型对外导电条的纵向剖视图。
[0027]图11是L型对外导电条的俯视图。
[0028]图12是L型对外导电条的立体图。
[0029]图13是对外导电条的纵向剖视图。
[0030]图14是对外导电条的俯视图。
[0031]图15是对外导电条的立体图。
[0032]图16是内接导电条的纵向剖视图。
[0033]图17是内接导电条的俯视图。
[0034]图18是内接导电条的立体图。
[0035]图19是极柱的纵向剖视图。
[0036]图20是极柱的俯视图。
[0037]图21是热封盖的主视图。[0038]图22是热封盖的俯视图。
[0039]图23是热封盖的左视图。
[0040]图24是图22的C-C剖视图。
[0041]图25是热封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4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单体电池包括一方体状塑料壳体9,该壳体9内装电池部件,其具有一个上口,上口密封盖合热封盖6。热封盖6的中部装配安全阀4,两者的接触处垫入O型密封圈5。安全阀4的朝外端还罩盖有装饰盖3。
[0044]热封盖6上装有两个极柱8即正负极柱,正负极柱与热封盖呈一体化状,正极柱、负极柱对称地设置于安全阀的两侧。参见图19-20,极柱8的纵截面呈丄形状,其内段8-1呈正方体状,竖向段8-2呈圆柱体状,与竖向段8-2交接处周边的内段8-1上形成环槽8-3,此环槽用于卡入热封盖6的相对应部,且两者间装入O型密封圈7。内段8-1处于热封盖6的内侧,竖向段8-2穿过热封盖6向外延伸,其外端的端部带有自锁区分结构,本实施例中,该端部的纵截面呈工字状,该工字部倒扣锁紧一自锁胶帽即正负极区分帽2,即正极极柱装正极胶帽,负极极柱装负极胶帽,自锁胶帽作为正负极区分之用。
[0045]热封盖6外侧扣接外观盖1,外观盖I开有两个与正负极区分帽2相对应的孔,使正负极区分帽2显露于外,以示区分正负极。
[0046]参见图21-25,热封盖6的外周边呈长方形边框状,该边框朝向外侧,其两条宽边各形成一条长形夹缝6-1,两条夹缝6-1分别对应于正负极柱。两条长边各形成两条长形夹缝6-2,两条长边相对应的夹缝6-2位置分别对应于正负极柱。这样,每个极柱都有三条(三个方向)夹缝与其相对应。夹缝用于穿伸导电条。于同侧的两夹缝6-2间形成四个U型走线通道6-3,供内部连线走线之用。于装配正负极柱与装配安全阀间的热封盖上分别形成凸边,凸边上形成两个方形扎线定位孔6-4。夹缝6-1、6-2处设计了薄弱环节,在需要走导电条时可以将其掰掉,不需要走线时则无需掰掉,维持其的美观度和一致性。参见图25,在方形扎线定位孔旁还有一个U型走线通道6-5,线从走线通道6-5出来经方形扎线定位孔扎线后再往走线通道6-3走,扎线定位孔的线随着电池的增加而增加。
[0047]参见图4-7,本实施例四个单体电池并排相贴排列,并依次通过内接导电条相联(内接导电条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电池极柱的正负极),组装成电池组。参见图3、7,单体电池的外壳一侧面(长边与高边所围侧面)形成两个凸块9-1及两个凹孔9-2,而与此侧面相对的另一侧也形成两个凸块及两个凹孔,但两侧面上的凸块及凹孔的形状相适配,而位置相对调,即相邻单体电池间,通过一单体电池的两个凸块置入另一单体电池的两个凹孔而将两者拼装在一起。
[0048]相邻单体电池间通过内接导电条联接的结构详述如下:参见图4-7,本实施例电池组由四个单体电池组装而成,相邻单体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内接导电条联接,如图8、9、16-18所示,内接导电条包括一方形导电片10,导电片10的两头分别通过(垂直)铆压而连接一套筒(或称连接端子)11,套筒11呈中空圆柱状。套筒11的内径与极柱8的竖向段8-2外径相适配,即套筒11内插入极柱8的竖向段8-2而将两者固定相连。且,套筒11的内表面呈规则的螺旋状,从而能够增加与极柱(光杆)的紧密接触力,并能降低接触电阻、增加导电性、降低温升、提高倍率,提高电池循环寿命,使电池的综合性能得以显著提高。
[0049]另,于套筒11的内侧段外壁套设锁紧圈12,用来锁紧导电条10与套筒11的紧固度,以进一步增强套筒11与极柱8接触的牢固度,防止两者之间现出松动现象。
[0050]极柱8的竖向段8-2外端伸出套筒11之外,此端头由胶帽(即前述的正负极区分帽2)罩盖,以防止出现导电条松动或脱落、接触不紧密等现象;胶帽与极柱外露端倒扣,形成自锁机构。
[0051]内接导电条的导电片10穿过相邻热封盖6相对应的夹缝6-2。
[0052]本实施例电池组通过一根对外导电条及另一根L型对外导电条而向外输出电能。参见图10-12,L型对外导电条与图16-18所示的内接导电条不同之处在于:其只设一个套筒11,其与处于最外侧一单体电池的正极极柱相连;而另一端则固接一中空圆柱状的外接头15,该外接头15与导电片10相垂直。此L型对外导电条的导电片10穿过该单体电池热封盖6的相对应夹缝6-2,外接头15处于热封盖6之外。
[0053]参见图13-15,对外导电条与图16-18所不的内接导电条不同之处在于:其只设一个套筒11,其与处于最外侧另一单体电池的负极极柱相连;而另一端则固接一中空圆柱状的外接头15,该外接头15与导电片10处于同一直线。此对外导电条的导电片10穿过该单体电池热封盖6的相对应夹缝6-1,外接头15处于热封盖6之外。
[0054]于电池组至少一根导电条上安装一温度连接头13,本实施例的温度连接头13为一个,其装于一内接导电条上,其套装于该内接导电条的套筒11的外侧段。温度连接头13通过温度采集线14引出电池组之外并与外界的电池管理系统相联,温度连接头采用现有技术,其采集电池内部温度,并传递给外部的电池管理系统,以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温度连接头13与温度采集线14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套筒后再将套筒局部压扁,从而使两根线连接起来,其操作快捷、方便、可靠;其它采压线也可采用此种连接方式。
[0055]再参见图8-18,每一导电条上都联接有一根电压采集线16,电压采集线16插入相对应的套筒后再将套筒局部压扁。处于同侧的多根电压采集线16(其中一侧还有温度采集线14)通过数个扎线扣17捆扎,除了最外侧其中之一的两个极柱之外,其余极柱都对应有两个扎线扣17,捆扎后的电压采集线16从该端向另一端延伸,直至引出电池组之外。
[0056]电压采集线16从内接导电条或对外导电条弓丨出后,从热封盖的走线通道6-5出来经方形扎线定位孔扎线后再往走线通道6-3走,沿走线通道6-3呈直线状向外延伸。温度采集线14从内接导电条引出后,先穿过热封盖的走线槽6-5,利用扎线定位孔6-4对温度采集线进行固定,后沿热封盖的走线通道6-3呈直线状向外延伸。其布线结构整洁、有序,便于连线的各种操作;由于线路的以上特点,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005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快装式电池组,包括数个单体电池,数个单体电池通过数根内接导电条依次串联,所述的单体电池包括一壳体,壳体具有一个开口,开口处密封盖合一热封盖,热封盖上安装有两个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柱与所述的内接导电条间通过插接而固定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具有一圆柱段;所述的内接导电条由导电片两端各固接一套筒而成,套筒呈中空圆柱状,套筒内径与所述极柱圆柱段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极柱圆柱段插入所述的套筒而紧固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盖的外周边呈长方形边框状,该边框朝向外侧,其两条宽边各形成一条长形夹缝,两条夹缝分别对应于正负极柱;边框的两条长边各形成两条长形夹缝,两条长边相对应的夹缝位置分别对应于正负极柱;所述的夹缝用于穿伸所述内接导电条的导电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呈方体状,其第一侧面形成凸块及凹孔,与第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也形成凸块及凹孔,但两个相对侧面上的凸块及凹孔的形状相适配,而位置相对调,即相邻单体电池间,通过一单体电池的凸块置入相邻另一单体电池的凹孔而将两者拼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组通过两根对外导电条向外输出电能:所述的对外导电条由导电片两端分别固接第二套筒、外接头而成,所述的第二套筒呈中空圆柱状,第二套筒内径与未连接内接导电条的极柱外端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未连接内接导电条的极柱外端插入所述的第二套筒而紧固配合;对外导电条的导电片穿过相对应单体电池热封盖的相对应夹缝而伸出热封盖之外,外接头处于热封盖外。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套筒或第二套筒的内表面呈螺旋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内接导电条和对外导电条都联接有一电压采集线,电压采集线引出至电池组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于同侧长边的两夹缝间边框上形成走线通道;所述的电压采集线从内接导电条或对外导电条引出后,沿热封盖的走线通道呈直线状向外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内接导电条或对外导电条安装有温度连接头,温度连接头通过温度采集线引出至电池组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装式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于热封盖上形成扎线定位孔和走线槽;所述的温度采集线从内接导电条或对外导电条引出后,先穿过热封盖的走线槽,利用扎线定位孔对温度采集线进行固定,后沿热封盖的走线通道呈直线状向外延伸。
【文档编号】H01M2/20GK203481310SQ20132050952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郭治 申请人:余姚市百立嘉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