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416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包括磁轭和罩壳,磁轭底端成型有“L”形的插脚,罩壳底端成型与插脚朝向相反的“L”形的弹性卡扣,盖板上成型有适于分别与插脚和弹性卡扣配合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安装电磁铁时,使电磁铁向前倾斜一定角度,让磁轭的“L”形插脚插入第一通孔,并向前推使插脚勾住盖板的底面,与此同时,罩壳的弹性卡扣移到第二通孔位置处,下压弹性卡扣,使弹性卡扣插入第二通孔并在插入过程中弹性卡扣被第二通孔的孔壁挤压弹性变形,当弹性卡扣穿过第二通孔后,弹性卡扣弹性恢复并与盖板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拆卸电磁铁时,压住弹性卡扣使其弹性变形脱离盖板的底面,从而能便捷地取下电磁铁。
【专利说明】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框架式断路器中的分压、分励、闭合电磁铁与盖板的固定方式通常为螺钉紧固,或是将电磁铁插装到盖板上后用压板压住电磁铁,然后再用螺钉将压板和盖板紧固的方式。如图1示出了目前常用的用压板将电磁铁固定在盖板6上的结构,电磁铁包括磁轭3和位于所述磁轭3后方的罩壳I,图中磁轭3的底部成型有插脚31,盖板6上成型有适于所述磁轭3的插脚31插入的插槽,多个电磁铁的上部固定有压板7,安装时,先将多个(至少两个)电磁铁分别通过插槽配合插入到盖板6上,然后将压板7压在多个电磁铁的上方并通过多个螺钉分别将压板7与各个电磁铁固定,最后通过一固定轴(铆接轴或者螺纹轴)将压板7与盖板6固定好,多个电磁铁与盖板6的装配完成。
[0003]该现有技术应用广泛,然而,该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该现有技术中,多个电磁铁与盖板6的固定需要用到压板7、多个螺钉,以及将压板7和盖板6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轴,所用零件多、成本高,并且安装和拆卸也不方便,生产效率低;2、在该现有技术中,压板7将至少两个电磁铁固定在一起,若其中之一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则不得不将压板7、压板7上的螺钉以及压板7和盖板6间的固定轴全部拆下,更换效率低下,增大了维修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磁铁与盖板的固定结构包括零件多、结构复杂且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导致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磁铁可单独固定在盖板上,且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包括电磁铁和盖板,所述电磁铁包括磁轭和位于所述磁轭后方的罩壳;所述磁轭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插脚,所述盖板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插脚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罩壳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L”形拐角的朝向与所述插脚的“L”形拐角的朝向相反,所述盖板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卡扣在所述插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勾住所述盖板的底面时,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挤压下变形,所述弹性卡扣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变形恢复,与所述盖板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
[0006]所述插脚设为两个,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中心的两侧,所述弹性卡扣位于所述电磁铁的中心线上。
[0007]所述第一通孔沿“L”形所述插脚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插脚的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一通孔沿垂直于“L”形所述插脚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插脚垂直于水平部分的宽度相等。
[0008]所述第二通孔沿“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二通孔沿垂直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弹性卡扣水平部分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宽度相等。
[0009]“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为适于与所述盖板下表面贴合的平直面,“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斜面。
[0010]“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为适于与所述盖板下表面贴合的平直面,“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圆弧面。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包括电磁铁和盖板,电磁铁包括磁轭和位于磁轭后方的罩壳,所述磁轭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插脚,所述盖板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插脚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罩壳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L”形拐角的朝向与所述插脚的“L”形拐角的朝向相反,所述盖板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第二通孔;当安装电磁铁时,使其向前倾斜一定角度,让所述磁轭的“L”形插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向前推勾住所述盖板的底面,然后向下压所述弹性卡扣使所述弹性卡扣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卡扣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过程中,被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挤压变形,在所述弹性卡扣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后,弹性变形恢复并与所述盖板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从而实现电磁铁的可靠固定;拆卸所述电磁铁时,压住所述弹性卡扣使其弹性变形脱离所述盖板底面,然后稍微调整角度即可将电磁铁从盖板上取下。通过以上设置使得电磁铁可单独固定在盖板上,并且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使得安装维护省时又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螺钉以及压板的使用,只是在电磁铁零件设计中融入了 一些能实现装配的特征,成本较低。
[0013]2、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所述第一通孔沿“L”形所述插脚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插脚的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该设置使得所述磁轭的插脚较容易地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通孔沿垂直于“L”形所述插脚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插脚垂直于水平部分的宽度相等,该设置使得所述磁轭的所述插脚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勾住所述盖板的底面后,所述插脚不会在其宽度方向上出现晃动,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插脚的定位可靠性。
[0014]3、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所述第二通孔沿“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该设置是使得所述弹性卡扣在被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挤压变形时拥有足够的变形空间。
[0015]4、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为适于与所述盖板下表面贴合的平直面,该设置使得所述弹性卡扣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盖板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时,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贴合,接触面积大,固定可靠;“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斜面,斜面的设置使得所述弹性卡扣插入所述第二通孔更容易。【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7]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磁铁与盖板装配结构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与盖板装配结构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磁轭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表不为:1-罩壳、11-弹性卡扣、2_如盖、3_磁辄、31-插脚、4_后盖、5-动(静)铁芯组件、6-盖板、61-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7-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包括电磁铁和盖板6,其中所述电磁铁由罩壳1、前盖2、磁轭3、动(静)铁芯组件5、后盖4等零件组成。所述罩壳I位于所述磁轭3后方。
[00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磁轭3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插脚31,所述盖板6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插脚31配合的第一通孔61,所述罩壳I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弹性卡扣11,所述弹性卡扣11的“L”形拐角的朝向与所述插脚31的“L”形拐角的朝向相反,所述盖板6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弹性卡扣11配合的第二通孔62,所述弹性卡扣11在所述插脚3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并勾住所述盖板6的底面时,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并在所述第二通孔62的孔壁挤压下变形,所述弹性卡扣1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后变形恢复,与所述盖板6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
[00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勾住”是指所述插脚31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61后,向前推使其所述插脚31的竖直部分抵在所述第一通孔61的孔壁上,所述插脚31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6的底面贴合。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扣11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过程中,被所述第二通孔62的孔壁挤压变形,在所述弹性卡扣11通过所述第二通孔62后,弹性变形恢复并与所述盖板6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从而实现电磁铁的可靠固定。通过以上设置使得电磁铁可单独固定在盖板上,并且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使得安装维护省时又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夕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螺钉以及压板的使用,只是在电磁铁零件设计中融入了 一些能实现装配的特征,成本较低。
[00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插脚31设为两个,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中心的两侧,所述弹性卡扣11位于所述电磁铁的中心线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轭3呈倒“U”形,所述磁轭3两侧壁的底端分别成型有向下突出的所述插脚3,所述插脚3位于所述磁轭3的所述侧壁的前端,且两所述插脚3沿所述磁轭3的中心线即所述电磁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弹性卡扣11成型于所述罩壳I底端的中心位置,所述罩壳I底端的中心位置位于所述电磁铁的中心线上。
[00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通孔61沿“L”形所述插脚31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插脚31的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一通孔61沿垂直于“L”形所述插脚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插脚31垂直于水平部分的宽度相等。该设置使得所述磁轭3的所述插脚31可以较容易地插入所述第一通孔61中;所述第一通孔61沿垂直于“L”形所述插脚31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插脚31垂直于水平部分的宽度相等,通过该设置使得所述磁轭3的所述插脚31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并勾住所述盖板6的底面后,所述插脚不会在其宽度方向上出现晃动,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插脚的定位可靠性。
[0033]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通孔62沿“L”形所述弹性卡扣11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11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二通孔62沿垂直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11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弹性卡扣11水平部分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宽度相等。该设置是使得所述弹性卡扣11在被所述第二通孔62的孔壁挤压变形时拥有足够的变形空间。
[003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L”形所述弹性卡扣11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为适于与所述盖板6下表面贴合的平直面,“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斜面。该设置使得所述弹性卡扣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盖板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时,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贴合,接触面积大,固定可靠;“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斜面,斜面的设置使得所述弹性卡扣插入所述第二通孔更容易。
[0035]本实施例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的装配过程:
[0036]当安装电磁铁时,先使所述电磁铁向前倾斜一定角度,让所述磁轭3的“L”形所述插脚3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然后向前推,使所述插脚31勾住所述盖板的底面(即所述插脚31的水平部分与所述盖板6的底面贴合,所述插脚31的竖直部分与所述第一通孔61的孔壁相抵,此时,所述弹性卡扣11移到所述盖板6的所述第二通孔62处,向下压所述弹性卡扣11,所述弹性卡扣11水平部分的下表面先与所述第二通孔62的相应的上边缘接触,继续下压,所述下表面沿着所述第二通孔62相应的上边缘向下滑动,所述弹性卡扣11弹性变形,所述弹性卡扣11在所述第二通孔62中滑动时一直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当所述弹性卡扣11的水平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后,与所述第二通孔62的孔壁脱离接触,所述弹性卡扣11弹性恢复,扣住所述盖板6的底面,与所述盖板6形成倒扣结构,所述第二通孔62的相应孔壁对所述弹性卡扣11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第一通孔61的相应孔壁对所述插脚31的作用力方向相反,两个相反的作用力实现对所述电磁铁的定位。
[0037]拆卸所述电磁铁时,压住所述弹性卡扣11使其弹性变形脱离所述盖板6的底面,然后稍微调整角度即可将电磁铁从盖板上取下。
[0038]实施例2[00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本实施例的所述弹性卡扣11是实施例I的所述弹性卡扣11的一种变形,在本实施例中,“L”形所述弹性卡扣11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为适于与所述盖板6下表面贴合的平直面,“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圆弧面。
[004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包括电磁铁和盖板(6),所述电磁铁包括磁轭(3)和位于所述磁轭(3)后方的罩壳(I); 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3)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插脚(31),所述盖板(6)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插脚(31)配合的第一通孔(61); 所述罩壳(I)的底端成型有呈“L”形的弹性卡扣(11),所述弹性卡扣(11)的“L”形拐角的朝向与所述插脚(31)的“L”形拐角的朝向相反,所述盖板(6)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弹性卡扣(11)配合的第二通孔(62); 所述弹性卡扣(11)在所述插脚(3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并勾住所述盖板(6 )的底面时,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并在所述第二通孔(62)的孔壁挤压下变形,所述弹性卡扣(1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2)后变形恢复,与所述盖板(6)的底面形成倒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31)设为两个,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中心的两侧,所述弹性卡扣(11)位于所述电磁铁的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1)沿“L”形所述插脚(31)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插脚(31)的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一通孔(61)沿垂直于“L”形所述插脚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插脚(31)垂直于水平部分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62)沿“L”形所述弹性卡扣(11)的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11)水平部分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二通孔(62)沿垂直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11)水平部分延伸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弹性卡扣(11)水平部分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其特征在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11)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为适于与所述盖板(6)下表面贴合的平直面,“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铁与盖板的卡装结构,其特征在于:“L”形所述弹性卡扣(11)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为适于与所述盖板(6)下表面贴合的平直面,“L”形所述弹性卡扣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为自从所述水平部分端部朝所述水平部分的根部向下延伸的圆弧面。
【文档编号】H01H71/24GK203596323SQ20132084817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熊丽, 陈海, 崔赟杰 申请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