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455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包括底座、挡板、数据连接插头和数据连接插座,数据连接插头和挡板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数据连接插座设于所述底座的侧面,数据连接插头与数据连接插座相连接,数据连接插头用于接插移动终端,数据连接插座用于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充电源,挡板用于辅助移动终端使其竖立,将移动终端充电接口朝下,沿挡板竖直放置在连接装置上,使移动终端充电接口与连接装置的数据连接插头连接完成充电,由于挡板的导向作用,使用者无需自行直接定位移动终端充电接口与数据连接插头,只要沿挡板将移动终端放下即可,因此使用者只需要单手就可完成移动终端的充电或连接主机的插拔操作。
【专利说明】移动终端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连接装置。【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有线连接装置(如Micro USB接口及其线缆、苹果30针接口及其线缆、苹果lightning接口及其线缆),技术思路注重可靠性但忽视易用性,使用者用其连接移动终端和充电器(或者电脑主机)时,需要双手操作,便捷性差;
[0003]目前以“QI”标准为代表的无线充电技术,尤其感应式无线充电,用户单手即可实现充电操作。但相关产业远未实现规模效应,成本居高不下,且目前支持的移动智能终端型号不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便捷连接电脑主机或充电源,可提供与感应式无线充电近似的单手操作体验、结构简便且成本低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包括底座、挡板、数据连接插头和数据连接插座,数据连接插头和挡板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数据连接插座设于所述底座的侧面,数据连接插头与数据连接插座相连接。
[0006]其有益效果是,数据连接插头用于接插移动终端,数据连接插座用于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充电源,挡板用于辅助移动终端使其竖立,通过这种结构,将充电或连接电脑主机的方式从传统的移动终端直接连接数据线,改变为将移动终端无阻碍地放置在一个连接座上,类似于感应式无线充电装置,使用者只需要单手就可完成移动终端的充电或连接主机的插拔操作。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连接插头上包括:第一导电端子,数据连接插座上包括: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连接。
[0008]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屏蔽层包围导线焊接对应的导电端子,使数据连接插头和数据连接插座实现电连导通。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连接插头和数据连接插座的接口为USB,数据连接插头的移动终端插接口的配合面为平面。
[0010]其有益效果是,取消了现有技术中为增加连接器接口间阻力及保持力所设的卡勾、卡槽、凸台等类似功能的机构,减小了移动终端与底座之间的阻力,使移动终端放置在底座上或从其取出的过程更平滑轻松。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连接插头和数据连接插座的类型为8针lightning接口,数据连接插头为凸型接口。
[0012]其有益效果是,标准lightning公头设有一个凹陷部位,配合标准lightning母头内的卡扣嵌合增加阻力,这里针对标准lightning公头,将凹陷部位从最凹处延伸至接口头部,使其与标准lightning母头失去配合,从而减少阻力。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板包括背板和侧板,底座上设有滑腔,背板和侧板的底部位于滑腔内部。[0014]其有益效果是,挡板可沿滑腔移动而使挡板的侧板位置可调节宽度和厚度,使其可兼容市面上各种型号尺寸的移动终端。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板和侧板的底部均设有导轨,滑腔的内侧壁设有导槽,导轨与导槽相应,使导轨沿导槽滑动。
[0016]其有益效果是,导槽类似导轨,能使背板和侧板在滑腔内更平滑地前后或左右滑动。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板内侧的第一导向面与侧板内侧的有第二导向面,与数据连接插头的侧面朝向平行。
[0018]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均与数据连接插头的朝向平行,可使使用者不需要精准观察和对位就可顺利将移动终端插入数据连接插头,使用方便。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板的边角为圆倒角,背板和侧板内侧表面设置导向凹线,导向凹线与数据连接插头的侧面平行。
[0020]其有益效果是,圆倒角有利于使用者将移动终端快速定位到连接底座,降低使用者操作移动终端的定位难度。导向凹线的设置可配合外侧设有导向凹线的移动终端使用,导向凹线让移动终端沿其路径滑落,使数据连接插头的第一导电端平滑接入移动终端的充电口。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的外侧面或底面,设有可拆卸固定件。
[0022]其有益效果是,可拆卸紧固件可避免使用者从底座中取出移动终端时,底座由于自身重力无法克服阻力而被移动终端连带带起。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连接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数据连接插头、数据连接插座电连接。
[0024]其有益效果是,内置供电模块使其自带充电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数据连接公头与数据连接母头内部连接示意图;
[0027]图3为Micro USB TypesB插头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数据连接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lightning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数据连接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7的滑腔的局部示意图;
[0033]图9为图7的侧板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侧板的局部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吸附固定件的整体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0038]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连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0]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包括底座1、挡板
4、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数据连接插头2和挡板4设于所述底座I的上端面。数据连接插座3设于底座I的前侧面。
[0041]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可包括市面上常用的A型USB、Micro USB、MiniUSB、苹果30针接口、苹果lightning接口等。为使移动终端更容易从底座I上取下,从而使单手操作的过程更平滑,本实用新型对各种接口有不同的物理结构改变。
[0042]针对A型USB、Micro USB,Mini USB和苹果30针接口:如图3为现有技术中MicroUSB TypesB插头的样式的示意图,其接口设置有卡勾件a,当其与插座端连接时,卡勾件a与插座端内部配合,因此在拔出时需要施加大于8牛顿的力。如图4,为数据连接插头2对Micro USB TypesB插头的修改样式示意图,其与移动终端插接口的接触面为平整的平面,通过取消卡勾件a来减小移动终端与底座I之间的阻力。
[0043]针对苹果lightning接口:如图5,为标准lightning插头的结构的示意图,其设有一个凹陷部位a,配合标准lightning插座端内部的卡勾嵌合增加阻力。如图6,为数据连接插头2对I ightning插头的修改样式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简称其为凸型接口,凸型接口将凹陷部位b从最凹处bl延伸至接口头部b2,使其与标准lightning母头失去配合,从而减少阻力。
[0044]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通过底座I内部电连接。
[0045]数据连接插头2上设有一组可与移动终端插接口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端子21,数据连接插座3上设有一组第二导电端子31,第一导电端子2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1通过底座I内部电连接。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都设有与现有移动终端及USB接口配套的导电端,通过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之间由包围导线对应焊接导电端子,从而使线路导通。
[0046]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连接插头2与数据连接插座3的管脚定义,本实施例中,数据连接插头2为Micro USB2.0Types B插头,数据连接插座3为A型USB插座,其中黑线Cl、红线c2、白线c3和绿线c4对应连接。数据连接插头2用于接插移动终端,数据连接插座3用于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充电源。通过这种结构,将充电或连接电脑主机的方式从传统的移动终端直接连接数据线,改变为将移动终端的充电插座端无阻碍地放置在一个连接座的插头端上,类似于感应式无线充电装置,操作体验相同,实现的技术不同。
[0047]感应式无线充电只要将移动终端平放在充电器外壳上即可完成充电操作,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则是将移动终端充电接口朝下,沿挡板4竖直放置在连接装置上,使移动终端充电接口与连接装置的数据连接插头2连接完成充电或者通信。由于挡板4的导向作用,使用者无需直接定位移动终端充电接口与数据连接插头2,只要直接沿挡板4将移动终端放下即可,因此使用者只需要单手就可完成移动终端的充电或连接主机的插拔操作。
[0048]本实用新型与感应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区别在于,感应式无线充电是通过一对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简单叠加定位以实现无线供电,而本实用新型不改变现有连接器端口充电技术,只是对连接移动终端通信接口做了物理结构的改变。
[0049]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挡板4包括背板41和两块侧板42三个分离的部分,两块侧板42相对设置。背板41和两块侧板42围合移动终端使其竖立。实际生产中,背板41与侧板42可针对不同型号的移动终端的外观做对应的设计,使背板41与侧板42与移动终端贴合的一侧形状一致,达到挡板4与移动终端无缝贴合的效果。侧板42围合移动终端正面的一侧留有敞开的开口 422,仅留沿边与移动终端贴合,避免阻挡到移动终端的屏幕。结合图7、8、9,底座I上设有四条滑腔11,背板41和侧板42的下部均置于滑腔11内。背板41和侧板42可沿滑腔11移动,如图7显示了背板41和侧板42的移动方向,背板41可前后移动调节厚度,侧板42可左右移动调节宽度。在本实施例中,背板41和侧板42的下端均设有导轨43,滑腔11的内侧壁设有导槽111,导轨43在滑腔11内与导槽111相应,使导轨43限制在滑腔11内,沿导槽111移动,防止挡板4脱离。由于背板41和侧板42可分别调整厚度和宽度,因此可使底座I兼容市面上各种型号尺寸的移动终端,可灵活地针对性地作出调整。
[0050]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背板41与移动终端接触的面设为第一导向面411,侧板42与移动终端接触的面设为第二导向面421。
[0051]第一导向面411和第二导向面412内侧表面设有导向凹线44。第一导向面411、第二导向面412以及导向凹线44均与数据连接插头2的侧面平行。
[0052]市面上有部分移动终端的外壳是具有特定的凸出纹路,凸出纹路可能使移动终端与挡板4无法贴合从而导致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与数据连接插头2错位,无法对接。因此在挡板4上设置凹陷的导向凹线44配合外壳具有对应纹路的移动终端,配合挡板4与移动终端贴合,使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可正对数据连接插头2。
[0053]另如图11,侧板42的开口 422处的边角可改进为圆倒角,开口 422贴设在移动终端的触屏沿边,将其边角设为圆倒角可不致使使用者操作移动终端有刮手的感觉。
[0054]底座I的侧面或底面设有可使底座I与桌面或墙面之间形成可拆连接的可拆卸紧固件5。可拆卸紧固件5包括但不仅限于吸盘、可反复使用的双面粘胶等,如图12,该实施例中可拆卸紧固件5为一种双面吸盘软垫,其面上布满小型吸盘,其一面贴设在底座I的背面,其另一面可贴设在墙面,从而使底座I固定在墙面上。这种双面吸盘软垫亦可贴设在底座I的底面,另一面贴设在桌面,使底座I稳固地放置在桌面上,由于置于底座上并与数据连接插头2连接的移动终端,其与挡板4、数据连接插头2仍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使用者将移动终端拿起时,若连接装置的重量无法克服该摩擦力,则连接装置将会被一并带起,因此增加可拆卸紧固件5以克服该摩擦力。如图13,该实施例中可拆卸紧固件5为一个扁插头状固定件,设置在移动终端连接装置的后侧面上,扁插头状固定件可插入墙面的插座使连接装置固定在墙面上。
[0055]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内置交流电适配器、移动电源等供电模块,使自身具备充电功能。
[0056]一种实施例中,底座I侧面设有扁插头,可直接与墙面或桌面的电源插座连接,供移动终端充电。
[0057]另一种实施例中,底座I内设置有移动电源6,移动电源6的输出端、输入端分别与数据连接插头2、数据连接插座3连接,移动终端需要充电时,底座I与移动终端由数据连接插头2连接即可提供充电。
[0058]综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成若干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挡板(4)、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 ),所述数据连接插头(2 )和挡板(4)设于所述底座(I)的上端面,所述数据连接插座(3 )设于所述底座(I)的侧面,所述数据连接插头(2 )与数据连接插座(3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插头(2)上包括:第一导电端子(21),所述数据连接插座(3)上包括:第二导电端子(31),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的接口为USB,所述数据连接插头(2)的移动终端插接口的配合面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插头(2)和数据连接插座(3 )的类型为8针I ightning接口,所述数据连接插头(2 )为凸型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包括背板(41)和侧板(42),所述底座(I)上设有滑腔(11),所述背板(41)和侧板(42)的底部位于滑腔(1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1)和侧板(42)的底部均设有导轨(43),所述滑腔(11)的内侧壁设有导槽(111),所述导轨(43)与所述导槽(111)相应,使所述导轨(43 )沿所述导槽(111)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1)的内侧第一导向面(411)与所述侧板(42)的内侧第二导向面(421),与所述连接插头(2)的侧面平行。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2)的边角为圆倒角,所述背板(41)和侧板(42)的内侧表面设置导向凹线(44),所述导向凹线(44)与数据连接插头(2)的侧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外侧面或底面,设有可拆卸紧固件(5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6),所述供电模块(6)分别与数据连接插头(2)、数据连接插座(3)电连接。
【文档编号】H01R24/00GK203674473SQ20132085963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高仲兰 申请人:高仲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