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示柜插座及展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24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展示柜插座及展示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展示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展示柜插座及展示柜。



背景技术:

展示柜是用于陈列展示产品的柜体,如展示化妆品、珠宝等等,其中,展示柜内需要配置相应的照明灯、转台等需要通电的设备,因此,在展示柜上需要配套设置有插座,插座种类包括高压(110V,220V)插座和低压(12V或24V)插座。

展示柜摆放在公共场合,外露插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高压插座,若触碰到内部的弹片,极易出现触电事故,后果严重,因此,为了提高安全性,插座在不使用状态下需要进行遮挡。

目前,常用的插座配套的保护罩一般为一盒体,在盒体上设置一转动开关的盖体,插座设置在盒体内,采用此种形式,插座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在开启盖体时,需要额外的空间,空间较小时,易出现开关不便的状况,使得展示柜占用的空间增大;同时,盖体处于悬挂展开状态,美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展示柜插座及展示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用空间大,且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展示柜插座,包括插座槽,所述插座槽内设有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槽的开口处设有盖板;

所述插座槽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两块所述延伸部相对的一侧设有等高的导轨槽,所述盖板的边缘设于所述导轨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导轨槽之间设有阻尼层。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表层设有凸起棱柱。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有LED屏幕。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表层设有标签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展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有开口,所述柜体内设有展示柜插座,所述开口与所述插座槽的槽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锁具,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锁具相适配的锁口。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柜体上水平滑动或竖直滑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展示柜插座及展示柜,使用时,盖板在插座槽开口处水平移动,实现对插座槽的开关,与展示柜的柜体上的开口配合使用,省去了盖板展开占用的空间,进而节省了展示柜整体占用的空间。同时,盖板开启后不会悬挂在外,美观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展示柜插座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展示柜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展示柜的插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插座槽;2、插座本体;3、盖板;4、侧板;5、延伸部;6、导轨槽;7、柜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展示柜插座,包括插座槽1,插座槽1内设有插座本体2,插座槽1的开口处设有盖板3;

插座槽1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侧板4,侧板4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延伸部5,两块延伸部5相对的一侧设有等高的导轨槽6,盖板3的边缘设于导轨槽6内。

其中,优选的,插座槽1和盖板3均为长方形结构,盖板3沿插座槽1的长度方向滑动实现开关。开关时采用人工推拉的形式,无论是开启还是关闭状态,盖板3均是处于水平状态,既不会增加占用的空间,也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性。

盖板3的边缘与导轨槽6之间设有阻尼层。

阻尼层设置在导轨槽6上,设置阻尼层的目的是增加盖板3与导轨槽6之间的摩擦力,其在自由状态下,盖板3不会自行滑动,尤其适用于盖板3在垂直状态下的使用。

盖板3的表层设有凸起棱柱。

盖板3在开关时,需要通过外力控制盖板3,设置凸起棱柱方便手动的操控盖板3,通过手持凸起棱柱,对其进行施力,即可移动盖板3,操作简单方便。

在盖板3上可设置相应的显示装置,如在盖板3上设有LED屏幕,或在盖板3的表层设有标签层。

LED屏幕可显示相应的图文信息,如显示时间、企业LOGO等等,可进一步的提高展示柜的科技感,使其展示内容更丰富,其中,标签层的作用与LED屏幕相同,方便客户的选择。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一种展示柜,包括柜体7,柜体7上设有开口,柜体7内设有展示柜插座,开口与插座槽1的槽口相对设置。

开口的一侧设有锁具,盖板3的一端设有与锁具相适配的锁口。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安全性,可提供锁具,通过锁具锁紧盖板3,避免出现儿童误操作。在开口的一侧设置锁具,在盖板3上设置锁口,当盖板3关闭后,锁具的锁栓扣接在锁口上,实现锁紧盖板3。

盖板3位于柜体7上水平滑动或竖直滑动。

根据实际需求,盖板3选择其滑动方向,一般为水平滑动和竖直滑动两种方式。

该展示柜,盖板3在插座槽1开口处水平移动,实现对插座槽1的开关,与展示柜的柜体7上的开口配合使用,省去了盖板3展开占用的空间,进而节省了展示柜整体占用的空间。同时,盖板3开启后不会悬挂在外,美观性较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