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包式硅胶绝缘管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075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卷包式硅胶绝缘管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包式硅胶绝缘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硅胶绝缘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弹性材料,有极好的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而且能够经受反复多次苛刻的条件,具有极佳的回弹性和永久变形小的特点,而且其无毒、无害、无味,环保性好,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作为外部保护结构。目前,常见的硅胶绝缘管都是封闭式条形管装结构,只能用于长度较短,载体结构平直并且要求预先套入在安装的方式下使用由于技术难度无法实现致使许多电力设施采用裸线方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穿套技术问题致使多数架空线绝缘损坏时,必须全部拆下穿透后再次安装,大大增加了抢修时间和抢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在安装的长度和方式的上的限制的绝缘管,以及生产本绝缘管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卷包式硅胶绝缘管,所述绝缘管为管体上具有开口的卷包式圆柱管状结构,所述绝缘管包括开始端、结束端、中间螺旋管体和螺旋管壁缝隙,所述开始端与结束端的二者宽度相等,所述开始端和结束端的宽度均小于中间螺旋管体的壁厚,所述开始端和结束端均通过过渡斜面与中间螺旋管一体成型,所述开始端与结束端之间形成15°~30°的圆心角,所述螺旋管壁缝隙设置在开始端与结束端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开始端和结束端的宽度均设置为1mm,所述中间螺旋管体的壁厚设置为2mm,所述螺旋管壁缝隙的尺寸设置为3mm。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管的螺旋线长度为90mm~110mm。

卷包式硅胶绝缘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体硅胶通过冷凝式硅胶挤出机和螺旋一体式模具一次挤出成型绝缘管;

S2:将一次挤出成型的绝缘管在挤出后通过螺旋一体式模具50cm的位置处经小型烘箱进行第一次硫化,第一次硫化的硫化温度为120℃,第一次硫化时间为5秒/米;

S3:将步骤S2硫化完成的绝缘管进入牵引式烘箱进行第二次硫化,第二次硫化的硫化温度为120℃,第二次硫化时间为2分/米;

S4:将步骤S3硫化完成的绝缘管经裁切机裁取固定长度;

S5:将裁切完成的绝缘管进行终极硫化,终极硫化的温度为150℃,终极硫化的时间为两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S1中的固体硅胶选用硬度为85度的固体硅胶。

作为优选,步骤S2、S3、S5进行硫化的硫化剂选用双二五硫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卷包式硅胶绝缘管采用开放式闭合方式,套上后自动卷包封闭,解决了传统绝缘管横穿载体时的困难的技术问题;采用所述卷包式硅胶绝缘管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绝缘管具有抗拉伸和抗静电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自动卷包恢复原始螺旋结构的性能,并且还有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氧化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卷包式硅胶绝缘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卷包式硅胶绝缘管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开始端;2、结束端;3、中间螺旋管体;4、螺旋管壁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卷包式硅胶绝缘管,所述绝缘管为管体上具有开口的卷包式圆柱管状结构,所述绝缘管包括开始端1、结束端2、中间螺旋管体3和螺旋管壁缝隙4,所述开始端1与结束端2的二者宽度相等,所述开始端1和结束端2的宽度均小于中间螺旋管体3的壁厚,所述开始端1和结束端2均通过过渡斜面与中间螺旋管3一体成型,所述开始端1与结束端2之间形成15°~30°的圆心角,所述螺旋管壁缝隙4设置在开始端1与结束端2之间。

作为本绝缘管的优选尺寸,所述开始端1和结束端2的宽度均设置为1mm,所述中间螺旋管体3的壁厚设置为2mm,所述螺旋管壁缝隙4的尺寸设置为3mm。

作为本绝缘管螺旋线长度的优选尺寸,所述绝缘管的螺旋线长度为90mm~110mm。

如图2所示的一种卷包式硅胶绝缘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体硅胶通过冷凝式硅胶挤出机和螺旋一体式模具一次挤出成型绝缘管;

S2:将一次挤出成型的绝缘管在挤出后通过螺旋一体式模具50cm的位置处经小型烘箱进行第一次硫化,第一次硫化的硫化温度为120℃,第一次硫化时间为5秒/米;

S3:将步骤S2硫化完成的绝缘管进入牵引式烘箱进行第二次硫化,第二次硫化的硫化温度为120℃,第二次硫化时间为2分/米。

S4:将步骤S3硫化完成的绝缘管经裁切机裁取固定长度,裁切为固定长度为了便于终极硫化;

S5:将裁切完成的绝缘管进行终极硫化,终极硫化的温度为150℃,终极硫化的时间为两小时。

作为硅胶的优选材料,步骤S1中的固体硅胶选用硬度为85度的固体硅胶。

步骤S2、S3、S5进行硫化的硫化剂选用双二五硫化剂,采用双二五硫化剂时,绝缘管的硅胶压缩变形较低,具有较高的伸长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