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97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电子设备电信号转接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应用于核工业控制电路的电气连接装置其设计制造要求更为严苛,需适应核工业电气要求及环境要求,需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抗辐照、耐气压,具有阻燃、防水等功能,同时还得具有较强的抗振动、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通过对电连接器内部及外部结构的改进,解决现有1.0MPa下产品密封结构的问题;以及耐辐照产品结构及材料选择问题;高温作业条件下,产品散热结构等问题。使得该连接器适应核工业电气要求及环境要求,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抗辐照、耐气压,具有阻燃、防水等功能,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振动、冲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座具有壳体Ⅰ(16),壳体Ⅰ(16)内设有前接插组(18),前接插组(18通过环螺母Ⅰ(19)固装在壳体Ⅰ(16)内;壳体Ⅰ(16)的一端具有向插头方向伸出的延伸壳,延伸壳外壁设有外螺纹;

所述插头具有壳体II(2),壳体II(2)内由前自后依次设有后插接组(1),罩壳(8),罩帽(9),胶垫圈(10)和引线组件,所述后插接组(1)与前接插组(18)配合;所述罩壳(8)与罩帽(9)采用螺纹连接;壳体II(2)的后端设有压帽(14);所述压帽(14)通过作用于引线组件,依次将胶垫圈(10),罩帽(9),罩壳(8和后插接组(1)压紧安装在壳体II(2)内;所述压帽(14)与壳体II(2)螺纹连接;壳体II(2)的前端外部套设有卡套帽(5),卡套帽(5)的一端通过环螺母II(6)和螺旋挡圈(15)连接在壳体II(2)上;卡套帽(5)另一端的内壁设有与延伸壳上外螺纹配合内螺纹。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所述插头壳体II(2)的前端外壁设有对接键(2.1),壳体Ⅰ(16)的内壁设有与对接键(2.1)作用的键槽(16.1);所述对接键(2.1)与键槽(16.1)的对接端面高于前接插组插针的端面(21)。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壳体II(2)内壁设有限位台阶Ⅰ,后插接组(1)的外壁设有与限位台阶Ⅰ配合的限位台阶II,壳体II(2)通过限位台阶Ⅰ和罩壳(8)将后插接组(1)限位在壳体II(2)内部的前端。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所述壳体Ⅰ(16)内壁与前接插组(18)外壁之间设有O型圈Ⅰ(17),壳体II(2)内壁与后插接组(1)外壁之间还设有O型圈II(4)。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所述壳体Ⅰ(16为方盘型壳体Ⅰ(16),所述卡套帽(5)与壳体II(2)之间设有矩形密封圈(7),所述矩形密封圈(7)为三元乙丙橡胶矩形密封圈(7),所述壳体Ⅰ(16)上延伸壳的端面(20)通过与矩形密封圈(7)配合实现电连接器接口部位的密封。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所述前接插组(18)的插针和绝缘体采用整体镶嵌注塑成形,所述绝缘体为聚醚醚酮绝缘体。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所述壳体Ⅰ(16)与客户端配合一端的外壁上设有O形圈III(22),所述O形圈III(22)与客户端的安装板接触,实现电连接器与客户端部件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所述压帽(14)内设有阶梯式通孔,压帽(14)通过阶梯式通孔形成的台阶面作用于引线组件依次将胶垫圈(10),罩帽(9),罩壳(8)和后插接组(1)压紧安装在壳体II(2)内。

所述的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所述引线II组件包括引线垫Ⅰ(11)、引线套(12)和引线垫II(13),所述引线垫Ⅰ(11)和引线垫II(13)分别位于引线套(12)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结构的研制和改进,实现了现有此类电连接器的更新换代,使其完全符合IEEE相关标准的安全要求。该电连接器产品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抗辐照、耐气压,具有阻燃、防水等功能,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振动、冲击能力,并有良好的电连续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采用了欧姆定律原理、密封原理、电接触原理、防错插原理。由壳体、方盘壳体、卡套帽、前插组件、后插组件、密封圈、插针、罩帽、罩壳等零件组件。插针与绝缘体整体镶嵌注塑成形,可有效避免在振动环境下,因前、后插针窜动,导致出现电弧;前插接组件在壳体内部采用环螺母固定,轴向固定紧密,可有效避免插接组件在壳体内的窜动;电连接器接口部位采用矩形密封结构,密封部位接触面积大,同时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密封部位接触紧密;壳体等外壳零件采用不锈钢,提高产品的耐腐蚀能力;绝缘体采用聚醚醚酮PEEK,具有优良的耐辐照能力及电气性能;密封零件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插针采用黄铜,具有优良的电气传导性能;壳体、方盘壳体设计对接键及键槽,避免连接器出现错插,且对接端面高于插针端面,保证前、后插针接触前,壳体、方盘壳体先实现定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插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1-后接插组,2-壳体II,2.1-对接键,3-螺钉,4-O形圈II,5-卡套帽,6-环螺母II,7-矩形密封圈,8-罩壳,9-罩帽,10-胶垫圈,11-引线垫Ⅰ,12-引线套,13-引线垫II,14-压帽,15-螺旋挡圈,16-壳体Ⅰ,16.1-键槽,17-O形圈Ⅰ,18-前接插组,19-环螺母Ⅰ,20-延伸壳的端面,21-前接插组插针的端面,22-O形圈I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核工业用耐环境电连接器,包括如图4所示的插头和如图2、3所示的插座。所述插座具有壳体Ⅰ16,壳体Ⅰ16内设有前接插组18,前接插组18通过环螺母Ⅰ19固装在壳体Ⅰ16内;壳体Ⅰ16内壁与前接插组18外壁之间设有O型圈Ⅰ17;壳体Ⅰ16与插头配合的一端具有向插头方向伸出的延伸壳,延伸壳外壁设有外螺纹;

所述壳体Ⅰ16与客户端配合一端的外壁上设有O形圈III22,所述O形圈III22与客户端的安装板接触,实现电连接器与客户端部件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插头具有壳体II2,壳体II2内由前自后依次设有后插接组1,罩壳8,罩帽9,胶垫圈10和引线组件,所述后插接组1与前接插组18配合;壳体II2内壁与后插接组1外壁之间还设有O型圈II4。所述罩壳8与罩帽9采用螺纹连接;壳体II2的后端设有压帽14;所述压帽14通过作用于引线组件,依次将胶垫圈10,罩帽9,罩壳8和后插接组1压紧安装在壳体2II内;所述引线II组件包括引线垫Ⅰ11、引线套12和引线垫II13,所述引线垫Ⅰ11和引线垫II13分别位于引线套12的两端,使得所述插头尾部密封是采用引线套压紧方式实现密封;所述压帽14与壳体II2螺纹连接;壳体II2内壁设有限位台阶Ⅰ,后插接组1的外壁设有与限位台阶Ⅰ配合的限位台阶II,壳体II2通过限位台阶Ⅰ和罩壳8将后插接组1限位在壳体II2内部的前端。所述压帽14内设有阶梯式通孔,压帽14通过阶梯式通孔形成的台阶面作用于引线组件依次将胶垫圈10,罩帽9,罩壳8和后插接组1压紧安装在壳体II2内。

插头壳体II2的前端外壁套设有卡套帽5,卡套帽5的一端通过环螺母II6和螺旋挡圈15套设在壳体II2上;卡套帽5另一端的内壁设有与延伸壳上外螺纹配合内螺纹。所述壳体Ⅰ16一端插入安装槽内,通过键槽与对接键的配合连接插头和插座。所述壳体Ⅰ16为方盘型壳体Ⅰ16,所述卡套帽5与壳体II2之间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部设有矩形密封圈7,所述矩形密封圈7为三元乙丙橡胶矩形密封圈7,所述壳体Ⅰ16上延伸壳的端面20通过与矩形密封圈7的配合实现电连接器接口部位的密封。

所述插头壳体II2的前端外壁设有对接键2.1,壳体Ⅰ16的内壁设有与对接键2.1作用的键槽16.1;所述对接键2.1与键槽16.1的对接端面高于前接插组插针的端面21。

优选地,前接插组18的插针和绝缘体采用整体镶嵌注塑成形,所述绝缘体为聚醚醚酮绝缘体。插针与导线采用焊接连接;插头、插座采用螺纹连接;插头、插座连接后,采用螺钉3紧固方式实现锁紧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