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322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开关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两联两极双用、两极带接地插座结构繁多,但普遍存在接线端子方向不统一,接线端子有两个方向或三个方向接线,给用户在接线时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安全稳定,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开关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插座,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插座单元和插座单元一侧设置的控制开关单元,所述插座单元包括L极铜条10,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静触头20和导电片21,控制开关单元通过导电片21的动触点与静触头20的静触点接触和分离来通断电路,所述L极铜条10,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分别连接有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20的一端连接有静触头接线端子;所述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

进一步,导电片21的一端连接有导电片接线端子,所述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接线端子、导电片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导电片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一侧,E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的另一侧;或者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导电片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一侧,E极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另一侧;或者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一侧,E极接线端子和导电片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导电片21的一端直接与L极铜条10连接;所述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一侧,E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的另一侧;或者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一侧,E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L极铜条10、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安装于基座1内部,所述L极铜条10位于基座1的一端,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分别位于基座1的中部两侧,导电片21和静触头20分别位于基座1另一端两侧。

进一步,还包括与插头进行插接的插套,所述插套包括一组三插插套和一组二插插套,所述三插插套包括三插L极插套、三插N极插套和三插E极插套,所述二插插套包括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所述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相互平行,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分别设于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靠近基座1的一端,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的另一端伸向基座1的中部,L极铜条10另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与L极铜条10垂直的L极固定部10a,N极铜条11另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与N极铜条11垂直的N极固定部11a,L极接线端子固定于L极固定部10a的正下方,N极接线端子固定于N极固定部11a的正下方,L极固定部10a与三插L极插套连接,N极固定部11a与三插N极插套连接;所述E极铜条12与L极铜条10垂直设置,E极接线端子与E极铜条12相互垂直,三插E极插套设于E极铜条12的一端,E极接线端子固定于E极铜条12的另一端下方;所述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分别与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相互平行,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一端,E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背离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盖板3,所述控制开关单元还包括钮子5和用于拨动钮子5的拨动按钮50,所述钮子5枢转连接在盖板3上,钮子5的一端与导电片21相对,拨动按钮50带动钮子5转动按压静触头20和导电片21的触点闭合和断开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所述控制开关单元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两个静触头20和一个导电片21,两个静触头20分别位于壳体内部两侧,导电片21位于壳体中部,钮子5带动导电片21转动,导电片21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一侧的静触头20的静触点闭合断开来通断相应侧电源;所述每个静触头20的静触头接线端子分别与每个静触头20平行设置,每个静触头接线端子分别设于每个静触头20的上方,两个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盖板3和面板4;所述插座单元还包括压板2,压板2上设有保护门,所述盖板3和基座1相互扣合,所述盖板3上设有插头插入的插孔,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有与插头进行插接的插套,压板2上设有允许插头的插片穿过的通孔,位于压板2上的保护门覆盖遮挡压板2上的通孔;插头从盖板3的插孔插入时,保护门移动打开,插头的插片穿过压板2上的通孔与压板2下方的插套连接,接通电路。

进一步,所述保护门包括一个三插保护门6和一个二插保护门7,所述三插保护门6设于压板2的一端,二插保护门7设于压板2的另一端,三插保护门6二插保护门7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的朝向与二插保护门7的打开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包括插座单元和插座单元一侧设置的控制开关单元,插座单元和控制开关单元的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便于用户接线。导电片单独通过接线端子接线取电。导电片的一端直接与L极铜条连接进行取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第一种实施例铜条、静触头和导电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第二种实施例铜条、静触头和导电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4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插座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插座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插座单元和插座单元一侧设置的控制开关单元。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盖板3和面板4;所述插座单元还包括压板2,压板2上设有保护门,所述盖板3和基座1相互扣合,所述盖板3上设有插头插入的插孔,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有与插头进行插接的插套,压板2上设有允许插头的插片穿过的通孔,位于压板2上的保护门覆盖遮挡压板2上的通孔;插头从盖板3的插孔插入时,保护门移动打开,插头的插片穿过压板2上的通孔与压板2下方的插套连接,接通电路。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钮子5和用于拨动钮子5的拨动按钮50,所述钮子5枢转连接在盖板3上,钮子5的一端与导电片21相对,拨动按钮50带动钮子5转动按压静触头20和导电片21的触点闭合和断开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如图2、4所示,所述插座单元还包括L极铜条10,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静触头20和导电片21,控制开关单元通过导电片21的动触点与静触头20的静触点接触和分离来通断电路,所述L极铜条10,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分别连接有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20的一端连接有静触头接线端子;导电片21的一端连接有导电片接线端子,所述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接线端子、导电片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或者导电片21的一端直接与L极铜条10连接,所述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包括插座单元和插座单元一侧设置的控制开关单元,插座单元和控制开关单元的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便于用户接线。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座单元的L极铜条10、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安装于基座1内部,所述L极铜条10位于基座1的一端,N极铜条11和E极铜条12分别位于基座1的中部两侧,导电片21和静触头20分别位于基座1另一端两侧。L极铜条10、N极铜条11、E极铜条12、导电片21和静触头20采用此布局,结构简单紧凑。(图中箭头方向为用户接线方向)

如图3所示,给出本实用新型控制开关单元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电片21的一端连接有导电片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可以有下列三种排列方式:所述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导电片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一侧,E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的另一侧;或者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导电片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一侧,E极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另一侧;或者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一侧,E极接线端子和导电片接线端子朝向壳体的另一侧。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开关单元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两个静触头20和一个导电片21,两个静触头20分别位于壳体内部两侧,导电片21位于壳体中部,钮子5带动导电片21转动,导电片21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一侧的静触头20的静触点闭合断开来通断相应侧电源;每个静触头20的静触头接线端子分别与每个静触头20平行设置,每个静触头接线端子分别设于每个静触头20的上方,所述两个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控制开关单元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开关单元通过钮子5控制导电片21两端的动触点与静触头20的静触点接触和闭合来控制两路电源的通断,两个静触头20的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侧,布局合理。显而易见,所述控制开关单元也可以为一个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通过导电片与一侧静触头的触点闭合和断开来实现电路的通断。单刀双掷开关或者单刀单掷开关也可以设为多个。

如图4所示,给出本实用新型控制开关单元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导电片21的一端直接与L极铜条10连接。所述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一侧,E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的另一侧图4中所示,显而易见,也可以是: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一侧,E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壳体的另一侧。图4中给出的为一个单刀单掷开关,显而易见也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或者单刀单掷开关也可以设为多个。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墙壁开关插座,具体为一种五孔带开关墙壁开关插座。具体地,所述插套包括一组三插插套和一组二插插套,所述三插插套包括三插L极插套、三插N极插套和三插E极插套,所述二插插套包括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所述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相互平行,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分别设于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靠近基座1的一端,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的另一端伸向基座1的中部,L极铜条10另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与L极铜条10垂直的L极固定部10a,N极铜条11另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与N极铜条11垂直的N极固定部11a,L极接线端子固定于L极固定部10a的正下方,N极接线端子固定于N极固定部11a的正下方,L极固定部10a与三插L极插套连接,N极固定部11a与三插N极插套连接;所述E极铜条12与L极铜条10垂直设置,E极接线端子与E极铜条12相互垂直,三插E极插套设于E极铜条12的一端,E极接线端子固定于E极铜条12的另一端下方;所述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分别与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相互平行,L极接线端子和N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一端,E极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朝向背离二插L极插套和二插N极插套的方向。L极接线端子固定于L极固定部10a的正下方,N极接线端子固定于N极固定部11a的正下方,位于基座1的中部,此种布局节省内部空间,便于插座的小型化,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也可以设置多组三插插套或者多组二插插套。

如图2所示,所述保护门包括一个三插保护门6和一个二插保护门7,所述三插保护门6设于压板2的一端,二插保护门7设于压板2的另一端,三插保护门6二插保护门7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E极接线端子、静触头接线端子的接线螺钉与二插保护门7的打开方向平行。保护门也可以根据实际插套的位置和个数进行相应调整。

如图2所示,所述拨动按钮50与钮子5卡扣连接;所述拨动按钮50朝向钮子5的一侧凸出设有卡扣固定耳55,卡扣固定耳55的中部设有几字形卡扣凹槽551,卡扣固定耳55的两端形成卡扣臂552。拨动按钮50通过卡扣固定耳55与钮子5卡扣连接,结构稳固可靠。显而易见,拨动按钮50与可与钮子5一体成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