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51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智能穿戴设备的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主流的手表手机在通信功能上越来越倾向于自带GSM移动通话功能,因此,手表手机上配备的天线对信号方面也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将天线集成到表带内是一种比较主流的趋势,传统方法是将表带制作为固定在表壳内,这样可保证可靠性。但是,上述方法不能更换表壳或表带,无法满足年轻人等主要用户群体对于电子产品热衷于换壳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包括表壳、PCB板、第一表带、第二表带和天线;其中,PCB板固定在表壳内;天线分别内嵌于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内;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表壳的两端,PCB板与天线接触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PCB板的两端分别具有馈电顶针和接地顶针,馈电顶针和接地顶针的端部均伸出表壳;天线具有馈电部分和接地部分;馈电部分内嵌于第一表带内,具有若干个馈电导电触片,馈电导电触片固定在第一表带根部的端面上;接地部分内嵌于第二表带内,具有若干个接地导电触片,接地导电触片固定在第二表带根部的端面上;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根部分别固定在表壳的两端,馈电导电触片与馈电顶针碰触,接地导电触片与接地顶针碰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天线还具有辐射部分;辐射部分内嵌于第一表带内,与馈电部分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馈电顶针和接地顶针的伸出表壳外的端部可伸缩。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馈电顶针和接地顶针通过防水材料固定密封在表壳中。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表壳的两端均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根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并一一对应;凸起嵌入凹槽中,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根部分别与表壳的两端固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表壳的两端均具有至少一个凸起;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根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与凸起相配、并一一对应;凸起嵌入凹槽中,表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根部固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凹槽和凸起均呈T形。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与表壳可拆卸固定连接,PCB板和天线分别设于表壳和第一表带、第二表带中,当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根部分别与表壳固定时,PCB板与天线通过顶针和导电触片结构接触连接,实现天线结构的移动通信性能,同时,用户可以更换不同颜色和外观的表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手表手机的可拆卸式表带天线结构,包括表壳100、PCB板200、第一表带300、第二表带400和天线500。

PCB板200固定在表壳100内。PCB板200两端分别具有馈电顶针210和接地顶针220,馈电顶针210和接地顶针220的端部均伸出表壳100。馈电顶针210和接地顶针220通过防水材料固定密封在表壳100中,保证表壳的防水性能。

天线500具有馈电部分510、辐射部分520和接地部分530。

馈电部分510和辐射部分520均内嵌于第一表带300内,辐射部分520连接馈电部分510。馈电部分510具有若干个馈电导电触片511,固定分布在第一表带300根部的端面上。本实施例中,馈电导电触片511为馈电金手指。

接地部分530内嵌于第二表带400内,接地部分530具有若干个接地导电触片531,固定分布在第二表带400根部的端面上。本实施例中,接地导电触片531为接地金手指。

表壳100的两端均具有两个凹槽110,呈T形。第一表带300的根部具有两个凸起310,第二表带400的根部具有两个凸起410,凸起310和凸起410呈T形,与凹槽110相配、并一一对应。

如图2所示,使用时,分别将第一表带300和第二表带400的根部压入表壳100的两端,凸起310和凸起410分别嵌入相应的凹槽110中,使第一表带300和第二表带400分别固定在表壳100的两端,馈电金手指511与馈电顶针210碰触,接地金手指531与接地顶针220碰触,此时PCB板200与天线500接触连接,实现天线结构的移动通信性能。

其中,馈电顶针210和接地顶针220的伸出表壳100外的端部可伸缩,保证其与馈电金手指511和接地金手指531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中,表壳100的端部也可以设置凸起,相应的,第一表带300和第二表带400的根部设置与之相配、并一一对应的凹槽,同样可以使第一表带300和第二表带400可拆卸地固定在表壳100的两端;或者,表壳100与第一表带300和第二表带400设置其他可拆卸地固定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