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电极开关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49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电极开关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电极开关管。



背景技术:

在真空器件领域中,真空开关管是应用最广泛的器件,电力资源的生产、输送和变换都离不开真空开关管。真空开关管是利用密封在真空中的一对触头实现电力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功能的真空电子器件,一般要求管内真空度在10-4~10-5pa,工作寿命10~20年。真空开关管通过波纹管伸缩实现通断,一般工作在常通工作状态,必要时才断开,工作频率低,不能实现高频率通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电极开关管,目的是便于实现电极之间的通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电极开关管,包括外壳,所述开关管还包括固定电极组件和旋转电极组件,外壳的两端开口分别与固定电极组件和旋转电极组件密封连接,旋转电极组件一端伸入外壳内的旋转电极通过转动与固定电极组件一端伸入外壳内的固定电极连接导通。

所述固定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绝缘支撑件和与第一绝缘支撑件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电极,所述固定电极穿过第一绝缘支撑件延伸入外壳内。

所述旋转电极组件包括第二绝缘支撑件和旋转电极,所述旋转电极穿过第二绝缘支撑件的转动导向通道延伸入外壳内且可相对导向通道转动与两个固定电极导通。

所述旋转电极组件还包括与第二绝缘支撑件安装连接且用于密封旋转电极与导向通道旋转接触端的动密封装置。

所述第一绝缘支撑件和第二绝缘支撑件均为绝缘陶瓷片。

所述两个固定电极的导通接触端均设有卡槽,所述旋转电极的导通接触端通过旋转可进出卡槽。

所述两个固定电极的导通接触端与旋转电极的导通接触端为弹压式接触。

所述开关管还包括用于带动旋转电极转动的电机驱动装置。

所述旋转电极设有绝缘端子。

所述开关管的内部为真空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旋转电极的引入,使得在需要开关的电极间,通过旋转电极的转动进行连接或切断电极之间的导通,可以实现快速开关,实现高频率的通断。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管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电气绝缘、保证耐压要求。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旋转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第一固定电极,2、第二固定电极,3、第一绝缘陶瓷片,4、外壳,5、第二绝缘陶瓷片,6、动密封装置,7、旋转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电极开关管,包括外壳4,该旋转电极开关管还包括固定电极组件和旋转电极组件,外壳4的两端开口分别与固定电极组件和旋转电极组件密封连接,旋转电极组件一端伸入外壳内的旋转电极7通过转动与固定电极组件一端伸入外壳内的固定电极连接导通。由此,固定电极之间可以通过旋转电极的转动连接进行导通。固定电极组件和旋转电极组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壳4的开口两端焊接,然后进行排气,组成开关管。

开关管内部根据开关的电压电流的不同,可以是空气、惰性气体、绝缘油、真空等,优选的是,开关管的内部为真空密封结构。根据控制开关的电压电流可以选择不同尺寸、不同电极材料的开关管。

固定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绝缘支撑件和与第一绝缘支撑件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电极,固定电极穿过第一绝缘支撑件延伸入外壳内。两个固定电极分别为第一固定电极1和第二固定电极2,第一绝缘支撑件为第一绝缘陶瓷片3,采用绝缘陶瓷片能够保证电气绝缘,保证耐压要求;第一固定电极1与第二固定电极2和第一绝缘陶瓷片3可以通过焊接连接,第一固定电极1与第二固定电极2的焊接点之间的距离最好为第一绝缘陶瓷片3长度的二分之一,且第一固定电极1和第二固定电极2对称设置于一绝缘陶瓷片3中点的两侧。

旋转电极组件包括第二绝缘支撑件和旋转电极7,旋转电极7穿过第二绝缘支撑件的转动导向通道延伸入外壳4内且可相对导向通道转动与两个固定电极导通。同样,第二绝缘支撑件最好为第二绝缘陶瓷片5,采用绝缘陶瓷片能够保证电气绝缘,保证耐压要求。为保证旋转电极7转动过程中一直处于密封状态,保证开关管内部真空,旋转电极组件还包括与第二绝缘支撑件安装连接且用于密封旋转电极与导向通道旋转接触端的动密封装置6。具体的说,可以在第二绝缘陶瓷片5的中间设置安装动密封装置的缺口,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动密封装置6与第二绝缘陶瓷片5密封固定连接,动密封装置6的中间通道与旋转电极7的转动导向通道重合,便于密封的同时不妨碍旋转电极的转动,动密封装置6可以为凸柱状结构,其材料可以采用现有的密封材料制作,其凸出部位于第二绝缘陶瓷片的外侧壁,能够对旋转电极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真空动密封的可行性。

实际应用中,第一固定电极1、第二固定电极2与旋转电极7的导通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传导的电压、电流、频率的不同而设计不同导通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电极形状,接触方式,满足不同的电压、电流、开断频率要求,作为一种较好的方式是,两个固定电极的导通接触端均设有卡槽,旋转电极7的导通接触端通过旋转可进出卡槽。其中,为了便于适应导通对称设置在第一绝缘陶瓷片中点两侧的第一固定电极1和第二固定电极2,旋转电极7的导通接触端可以为T形结构。通过转动旋转电极使其通过卡槽式接触的方式与两个固定电极导通。当然,两个固定电极的导通接触端与旋转电极的导通接触端也可以为弹压式接触。此弹压式接触方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那样,这里不再过多螯述。在导通、断开控制中,通过精确控制旋转电极7的位置,可以实现单次开关和触发功能。

为了便于实现机械化控制旋转电极转动,该开关管还包括用于带动旋转电极转动的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装置中的电机正反转带动旋转电极转动进行通断运动,并且电机转动速度可调,进而实现开关速度可调,此电机驱动装置如现有技术中速熟知的那样,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实现,这里不再过多螯述。

为了便于实现旋转电极在控制与被控制之间的电气绝缘,旋转电极7还设有绝缘端子。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