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钻用吸合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084阅读:15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钻用吸合电磁铁,属于电磁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开关电器,如电磁离合器、牵引电磁铁、制动电磁铁的电磁铁,在其电磁线圈接通电源后即产生电磁场,衔铁受电磁力作用便被吸合到磁芯(或称磁轭、轭铁)上;当电磁线圈的电源切断后,则要求衔铁立即释放,恢复到吸合前的位置。由于导磁材料的固有特性,电磁线圈断电后磁系统存在剩磁,加上衔铁与磁芯光滑吸合极面的结合面之间形成真空,(这种真空状态会随着电磁铁工作次数增多,极面光洁度提高而愈益加剧。)使衔铁和磁芯粘住而不释放。为了克服在电源切断后衔铁被粘住不能释放的问题,一般是采用设置去磁间隙的方法:即在磁芯中心柱极面上设置一个间隙。而为了吸合平稳,磁芯两侧极面则不设置间隙,仍均为光滑极面。这样虽减小了剩磁,对解决衔铁粘住不能释放的问题有一定效果,但去磁间隙的大小很难确定,间隙过大,会使电磁铁的漏磁增加,工作电流增大,引起能耗大,电磁线圈易发热等问题。尤其是当将电磁铁用于家用电器的一个部件时,为了满足家用电器的宽电压使用范围,在较低电压时电磁铁也能够可靠吸合,就要减小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以适应较低电压下较小的电磁吸力。但这样做又使弹簧克服剩磁的能力被减弱,电磁线圈断电后衔铁与磁芯粘住不释放的问题更为突出。衔铁不能迅速复位,由电磁铁组成的开关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这个问题对于开合速度极快的开关电器来说尤其属于致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使衔铁与磁芯既能迅速有力地吸合又能快速释放的一种磁力钻用吸合电磁铁。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磁芯(1)、衔铁(2)和电磁线圈(3)组成,电磁线圈(3)套装在磁芯(1)上,衔铁(2)与磁芯(1)的通过接触的面实现吸合,所述衔铁(2)和磁芯(1)的吸合面包括紧密接触贴合的贴合面(11)以及使衔铁(2)和磁芯(1)形成间隙的间隙面(12),所述衔铁(2)和磁芯(1)的外侧设有将所述吸合面封闭的绝缘罩(4),所述绝缘罩(4)上设有可封闭的通气孔(41)。

所述贴合面(11)和间隙面(12)均为平面。

所述贴合面(11)为互相配合的凹面(111)、凸环(112)结构形式,所述间隙面(12)为具备一定间隙的平面结构形式。

所述凹面(111)上设有小凹面(1111),所述凸环(112)上设有小凸环(1121),所述小凹面(1111)和小凸环(1121)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接通电源时,由于其磁芯和衔铁的吸合极面在整体上是相互匹配的贴合面,因此能保证其吸合的平稳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当对电磁线圈断电后,磁芯或衔铁的间隙面不仅可降低磁系统的剩磁,同时也破坏了磁芯和衔铁的贴合面之间的真空状态,保证了衔铁在电磁线圈断电后得以迅速释放复位,使电磁铁在正常电压和较低电压状态范围内均能可靠地工作,故使其更能广泛地适用于各类开关电器中;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贴合面采用凹面、凸环的结构形式,弥补了因间隙面的存在造成贴合面面积减小的缺陷,因此更加保证了吸合的可靠性;同时进一步设置小凹面和小凸环,进一步增加了吸合面积,保证了吸合的可靠性,而且此种方式也能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磁芯、2为衔铁、3为电磁线圈、4为绝缘罩;

11为贴合面、12为间隙面、41为通气孔;

111为凹面、112为凸环;

1111为小凹面、1121为小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磁芯1、衔铁2和电磁线圈3组成,电磁线圈3套装在磁芯1上,衔铁2与磁芯1的通过接触的面实现吸合,所述衔铁2和磁芯1的吸合面包括紧密接触贴合的贴合面11以及使衔铁2和磁芯1形成间隙的间隙面12,所述衔铁3和磁芯1的外侧设有将所述吸合面封闭的绝缘罩4,所述绝缘罩4上设有可封闭的通气孔41。

所述贴合面11和间隙面12均为平面。

所述贴合面11为互相配合的凹面111、凸环112结构形式,所述间隙面12为具备一定间隙的平面结构形式。

所述凹面111上设有小凹面1111,所述凸环112上设有小凸环1121,所述小凹面1111和小凸环1121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绝缘罩4罩住磁芯1和衔铁2的连接处,并封闭通气孔41,这样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当需要释放时,打开通气孔41,使磁芯1和衔铁2的真空状态被打破,从而实现快速释放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