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2319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吸数据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单向伸缩的双向盲插磁吸数据线。



背景技术:

一般数码设备,比如手机,都配置有数据线和充电线。而数据线和充电线都是用USB接口的一般都会有四根线,充电线用到时电源的VCC和GND这两个线,而数据线是用到VCC,GND,和两个通信线。可将数据线当电源线,而电源线不能用作数据线,但是平时用户很少注意两根线的区别,且若长时间采用数据线作为电源线,不仅充电时间较慢也容易造成手机充电故障。

另外,目前的数码设备还具有如下缺点:

●端口不一,不同端口不同线:

由于数码设备存在于安卓系统的micro、TYPE-C及苹果系统的Lightning三大主流输入(充电)端口,所以数据线也分为以下主流的三种:

第一安卓系统的USB&micro/mini

第二安卓系统的USB&TYPE-C

第三苹果系统的USB&Lightning

对手机充电或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区分三根不同的数据线,而现在很多人使用两部或者多部及手机。而手机由于品牌类型不同,很大可能包含有上述三种中的两种不同充电端口手机,所以用户需要携带至少两根以上的数据线以使得手机与相对应端口匹配。因输入端口的不统一,需要时却有很大可能无法借用他人携带的数据线,造成了充电困难。

●携带不方便:数据线或者充电线放在包里很容易对用户造成凌乱、缠绕、打结的困扰,现有技术虽然有集线器等装置,可以通过将充电线或者数据线多次缠绕进行收纳,但是长时间的缠绕对于数据线或者充电线会造成损伤,使得数据线或者充电线无法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USB充电线结构,中国专利号:CN201320644526.4,一种多功能USB充电线结构,其包括USB 充电线和收纳壳体,USB充电线包括USB输入接口、USB充电输出接头及连接线,收纳壳体包括面盖、上壳体、下壳体、上内壳、下内壳、绕线盘以及平面涡卷弹簧,上壳体上表面开设上收纳槽,下壳体下表面开设下收纳槽,上内壳嵌卡于上壳体的上容置槽,下内壳嵌卡于下壳体的下容置槽,绕线盘和平面涡卷弹簧嵌装于上内壳与下内壳之间的容置腔内。当不进行充电作业时,USB输入接口放置并收纳于下收纳槽内,USB充电输出接头放置并收纳于上收纳槽。在USB充电输出接头设置有IPHONE-4充电输出接口、IPHONE-5充电输出接口以及Micro-5PinUSB充电输出接口。

上述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可解决线头收纳的问题,但是无法解决数据线快速盲插的问题,同时由于收纳壳体的整体结构为圆盘结构,很容易发生滚动和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具有收纳功能、可单向伸缩、双向盲插、多兼容的磁吸数据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吸数据线,包括:收纳装置、伸缩机构、回位机构、磁吸充电插口以及USB充电接口,

所述伸缩机构和所述回位机构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收纳装置的内部,所述收纳装置外部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储放槽和第二储放槽,所述USB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第一储放槽储放,所述磁吸充电插口通过所述第二储放槽储放,所述USB充电接口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放槽活动,所述磁吸充电插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储放槽活动,所述磁吸充电插口通过连接电线与USB充电接口连接;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转轮,所述转轮通过将所述连接电线缠绕,控制所述USB充电接口的伸缩长度,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弹簧圈和一组磁铁,所述弹簧圈与所述转轮卡合后相互匹配并通过设置在所述转轮两侧的所述一组磁铁,控制所述弹簧圈带动所述转轮回位;

所述收纳装置由连接边和上下盖体组成,相邻的所述连接边呈C角或者R角,并通过所述上下盖体将所述转轮、弹簧圈以及一组磁铁盖合;

所述磁吸充电插口包括:充电本体和磁吸母座,所述充电本体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储放槽中,另一端与所述磁吸母座连接,所述USB充电接口包括:USB 接口和USB母座,所述USB母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储放槽中,另一端与所述USB接口连接。

更进一步,磁吸数据线还包括:与所述磁吸母座连接的磁吸子座,所述磁吸子座包括TYPE-C、Lightning或者micr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子座。

更进一步,所述收纳装置为正方形盒体,在所述连接边上开设有第一储放槽和第二储放槽,在所述上下盖体上开设有镂空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USB充电接口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放槽呈90°活动,将所述USB充电接口从所述第一储放槽拨出后进行充电,将所述USB充电接口按压进入所述第一储放槽进行储放。

更进一步,通过设置在所述USB充电接口中的USB母座底端的磁铁,吸附于所述第一储放槽内嵌入的磁吸片上。

更进一步,所述磁吸充电插口与回位机构连接,通过连接电线缠绕的所述伸缩机构,拉出/回位至收纳装置。

更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储放槽与所述USB充电接口配合且预留有第一限位口。

更进一步,在所述第二储放槽与所述磁吸充电插口配合且预留有第二限位口。

更进一步,所述收纳装置采用金属盒体。

更进一步,磁吸数据线还包括多个USB充电接口,分别设置于收纳装置的连接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集收纳、便携、简单,兼容等优点于一体,具体地:

1)当磁吸数据线为不使用状态,磁吸数据线自动收纳到收纳装置内,避免线材凌乱打结,USB充电接口及磁吸充电插口均可吸附于壳体相应的凹槽内,美观便携。

2)当磁吸数据线在使用时,将磁吸充电插口的磁吸母座向外拉出到合理长度,将USB充电接口的USB接口插入电源插座或电脑USB母座,在限定(极限)长度范围内可随意调整所需长度尺寸,多余线材将自动收纳到壳体内,使用简单,避免线材凌乱打结现象。

3)由于磁吸母座端内含磁铁,可针对相应手机端需要自由更换子座,子座与磁吸母座吸附相连接,子座尺寸仅为插入手机部分端子,仅高出手机2mm左右,不影响外观及功能,可一直插于手机端,无需经常拔插,用时与磁吸母座直接相吸附,方便快捷,也因此减少对手机端口的物理磨损;磁吸子座包括TYPE-C、Lightning或者micr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子座,兼容目前市面上的几乎所有充电接口类型。一根单向拉伸数据线配合三个不同的子座,解决因三种不同手机接口而需配带三根相应端口数据线的问题,子座尺寸小,可直接插于手机内,便于携带。

4)无论充电或是数据传输,磁吸母座均可实现双向盲插功能,不计正反,简化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磁吸数据线爆炸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磁吸数据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磁吸数据线爆炸图;

图4是图2中的第一储放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第二储放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磁吸子座与磁吸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一些示例实施例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可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并且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例本公开的目的而描述,而非建议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在此描述的本公开的内容可以以下文描述的方式之外的各种方式实施。

如本文中所述,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磁吸数据线可以适配目前市面上的接口类型:micro USB,mini USB,Type-C以及苹果的Lightning。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实现磁吸子座与磁吸母座盲吸的技术,对于属于技术人员而言是能够实现且常见的技术,比如,USB数据线各导线的作用:

红线:电源正极(接线上的标识为:+5V或VCC)

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黑线:接地(标识为:GROUND或GND)

而USB充电线省去了白线和绿线,即没有数据读写能力,只进行充电。

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3,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磁吸数据线爆炸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磁吸数据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磁吸数据线爆炸图;其中,磁吸数据线包括:收纳装置1、伸缩机构4、回位机构5、磁吸充电插口3以及USB充电接口2,所述伸缩机构4和所述回位机构5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收纳装置1的内部,所述收纳装置1外部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储放槽6和第二储放槽7,所述USB充电接口2通过所述第一储放槽6储放,所述磁吸充电插口3通过所述第二储放槽储放7,所述USB充电接口2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放槽6活动,所述磁吸充电插口3相对于所述第二储放槽7活动,所述磁吸充电插口3通过连接电线(未示出)与USB充电接口2连接;所述伸缩机构4包括:转轮41,所述转轮41通过将所述连接电线缠绕,控制所述USB充电接口2的伸缩长度,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弹簧圈51(所述弹簧圈51还连接有用以防止弹簧圈位移的弹簧圈保护盖52)和一组磁铁53,所述弹簧圈51与所述转轮卡41合后相互匹配并通过设置在所述转轮41两侧的所述一组磁铁53,控制所述弹簧圈51带动所述转轮41回位;所述收纳装置1由连接边8和上下盖体(11,12)组成,相邻的所述连接边8呈C角或者R角,并通过所述上下盖体(11,12)将所述转轮41、弹簧圈51以及一组磁铁53盖合;通过连接边8进行C角或者R角处理,使得整个装置圆润光滑,手感更好。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收纳装置为正方形盒体,在所述连接边上开设有第一储放槽和第二储放槽,在所述上下盖体上开设有镂空结构。所述磁吸充电插口3包括:充电本体31和磁吸母座32,所述充电本体31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储放槽7中,另一端与所述磁吸母座32连接,所述USB充电接口2包括:USB接口21和USB母座22,所述USB母座22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储放槽6中,另一端与所述USB接口21连接。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还包括多个USB充电接口2,分别设置于收纳装置的连接边上,可适对于多个手机进行适配并充电。

上述磁吸数据线,当磁吸数据线为不使用状态,磁吸数据线可自动收纳到收纳装置内,从而避免线材凌乱打结,USB充电接口2及磁吸充电插口3均可吸附于壳体相应的凹槽(第一储放槽6和第二储放槽7)内,美观便携。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采用金属盒体,使得USB充电接口2及磁吸充电插口3便于吸附。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磁吸数据线,实现了单向伸缩(拉伸、收缩)、USB端固定位置的功能,与手机连接端借外力向外拉出,在限定最长尺寸范围内可任意卡位。

上述磁吸数据线,当磁吸数据线在使用时,将磁吸充电插口3的磁吸母座32向外拉出到合理长度,将USB充电接口2的USB接口21插入电源插座或电脑USB母座,在限定(极限)长度范围内可随意调整所需长度尺寸,多余线材将自动收纳到壳体内,使用简单,避免线材凌乱打结现象。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磁吸充电插口与回位机构连接,通过连接电线缠绕的所述伸缩机构,拉出/回位至收纳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上述磁吸数据线还包括:与所述磁吸母座32连接的磁吸子座,所述磁吸子座包括TYPE-C、Lightning或者micr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子座。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磁吸母座32端内含磁铁,可针对相应手机端需要自由更换子座,子座与磁吸母座吸附相连接,子座尺寸仅为插入手机部分端子,仅高出手机2mm左右,不影响外观及功能,可一直插于手机端,无需经常拔插,用时与磁吸母座直接相吸附,方便快捷,也因此减少对手机端口的物理磨损;磁吸子座包括TYPE-C、Lightning或者micr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子座,兼容目前市面上的几乎所有充电接口类型。采用一根单向拉伸数据线配合三个不同的子座,解决因三种不同手机接口而需配带三根相应端口数据线的问题,子座尺寸小,可直接插于手机内,便于携带。如图6所示,比如,磁吸子座33为Lightning子座,磁吸母座32,通过Lightning子座可直接与苹果手机相连进行充电。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USB充电接口相对于所述第一储放槽呈90°活动,将所述USB充电接口从所述第一储放槽拨出后进行充电,将所述USB充电接口按压进入所述第一储放槽进行储放。不使用时可以收纳/吸附于收纳装置1内,使用时,USB充电接口弹出并固定于收纳装置1。本实施例中的USB充电接口2的USB母座22固定于外壳内,内含磁铁,可吸附于壳体内,保持壳体的整体性:借用外力可让USB充电接口2沿固定于壳体内的柱子转动90度,与壳体保持垂直/平行,方便充电或数据传输,也因固定于壳体于,有助于增强稳定性,方便拔插。

请参考图4-图5,图4是图2中的第一储放槽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第二储放槽结构示意图,磁吸数据线包括:收纳装置1、伸缩机构4、回位机构5、磁吸充电插口3以及USB充电接口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通过设置在所述USB充电接口2中的USB母座22底端的磁铁,吸附于所述第一储放槽6内嵌入的磁吸片上。或者,当所述收纳装置采用金属盒体时,即可实现吸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在所述第一储放槽6与所述USB充电接口2配合且预留有第一限位口9。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在所述第二储放槽7与所述磁吸充电插口3配合且预留有第二限位口10。所述限位口(9,10),便于用户用指尖扣开拔出所述磁吸充电插口3或者USB充电接口2。

虽然本公开以具体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来描述,但是可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公开并不必然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而是,上述具体特征和动作仅公开为实施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