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HDMI母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304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微型HDMI母头。



背景技术:

微型连接器可连续从数码相机和移动设备到平板显示器的高清视频和图像信号。表面贴焊插座,采用不同种贴焊方式:一端带HDMI-D型插头,另一端带A型插头的高速转接电缆,有多种电缆长度和线规可供选择; 以及一端带HDMI-D型插头,另一端带A型插座的转接电缆,现有微型连接器存在组装不便,材料成本高,端子在组装易变形等问题,造成产品的优良品率低。

另外,由于微型连接器微小,不容易拔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HDMI母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HDMI母头,包括绝缘座、端子组和壳体,所述的端子组嵌设成型于绝缘座,所述壳体包覆所述绝缘座外,所述的端子组包括一体成型并依次连接的第一载板、复数个导电端子和第二载板,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为一导电板体;复数个导电端子连接于该第一载板及该第二载板间,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贯穿前后端的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前后端开口,前端口为便于HDMI公连接头插入的标准插接口,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包面、下包面、左包面和右包面,所述的上包面在后端口位置处对称设有横槽。

其中,所述的上包面设有两穿孔,所述的穿孔内设有夹持臂,夹持臂具有弹性且具有自由端。

其中,所述的下包面在穿孔相应的位置向外折弯成前焊脚,所述的下包面在后端口位置向外折弯成后焊脚。

其中,所述的左包面和右包面在后端口位置分别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由于微型HDMI母头较小,不便于拔出,使用者可以用指甲扣入横槽内进行拉出,容易定位且拔拉方便,且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使组装更容易和快捷,组装前作为辅助,组装后再进行移除,导电端子一次绕注成型于绝缘座内,有效解决端子在组装易变形等问题,提高产品的优良品率,且可提高结构稳定性及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标注说明:11.第一载板;12.第二载板;21.穿孔;211.夹持臂;22.横槽;23.卡槽;24.前焊脚;25.后焊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微型HDMI母头,包括绝缘座、端子组和壳体,所述的端子组包括一体成型并依次连接的第一载板11、复数个导电端子和第二载板12,第一载板11和第二载板12为一导电板体;复数个导电端子连接于该第一载板11及该第二载板12间,所述壳体包覆所述绝缘座外,所述的绝缘座包括底板和舌板,所述的舌板设于标准插接口内,所述的底板设于容纳腔内,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贯穿前后端的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前后端开口,容纳腔用于容置连接器的绝缘座和端子组,前端口为便于HDMI公连接头插入的标准插接口,所述的复数个导电端子穿透底板并均布于舌板两面,所述的第一载板11外露于舌板外侧,所述的第二载板12外露于底板外侧,第一载板11和第二载板12用于辅助导电端子一次绕注成型于绝缘座内,待整个微型HDMI母头组装完成后,移除该第一载板11和第二载板12,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包面、下包面、左包面和右包面,所述的上包面设有两穿孔21,所述的穿孔21内设有夹持臂211,夹持臂211具有弹性且具有自由端,当HDMI公连接头沿插入方向插入HDMI母座时,标准插接口上下表面的夹持臂211收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夹持臂211具有两侧有缝隙,不会因弹性过大而使陷入HDMI公连接头中不易拔出,其次夹持臂211具有自由端,使夹持臂211拔插寿命更长;所述的下包面在穿孔21相应的位置向外折弯成前焊脚24,所述的下包面在后端口位置向外折弯成后焊脚25,所述的左包面和右包面在后端口位置分别设有卡槽23,卡槽23用于卡紧绝缘座以防止绝缘座体脱离壳体,所述的上包面在后端口位置处对称设有横槽22,由于微型HDMI母头较小,不便于拔出,使用者可以用指甲扣入横槽22内进行拉出,利用一体嵌设成型方式进行导电端子与绝缘座的结合,故可提高结构稳定性及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