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23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配电线路中,特别是绝缘线路中,如果发生线路故障,需要从主线上引出分支线时,往往是停电维修,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即便是不停电维修,也要出动“带电作用班”抢修,投入设备多,安全作业程序复杂。因此,为了到达不停电的电力作业要求,以及保证带电检修人员的安全性,往往需要在供电线路上架设导线线夹,以便对导线进行穿刺连接,保证检修安全性和不断电作业。

现有几种针对以上所述情况下使用的线夹设备,大部分为架空裸导线上使用的线夹较多,而架空绝缘导线上使用的线夹较少,大多是在传统产品上进行改装使用,施工不方便,性能不稳定等。

现有一种常用于绝缘导线上的带电线夹,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穿刺片和螺栓组件,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组件相互扣合,从而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夹线槽,穿刺片设置在夹线槽的内壁上,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预设位置上通过拧紧螺栓组件使穿刺刀片开始对夹穿刺导线绝缘层及金属导体以形成良好电气连接效果。但现有这种带电线夹对导线的安装固定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实现,壳体自身并没有扣合力,对于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安装施工难度大,费时费力,尤其在安装实践中,往往由于操作不妥,在交替拧接多组螺栓过程中时常出现壳体与导线位置不正和摆动使穿刺片位置偏移或穿刺压紧的松紧度不够,导致穿刺片与导线的电气接触不良,从而使带电线夹的使用性能不稳定。另外的,现有的带电线夹缺少引流验电结构,需配套外部设备将承载电流外接,安装不便,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带电线夹安装繁琐,施工难度较大、以及导线固定不稳影响其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包括:

绝缘壳体,其上成型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内设置有穿刺片;

所述压盖部件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线槽相对应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二线槽扣合形成能够容纳导线的夹线槽,所述夹线槽两端分别设置有引导导线滑入所述夹线槽的导向件;以及所述压盖部件和所述绝缘壳体对应成型有安装孔;

紧固组件,穿过所述安装孔紧固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和所述压盖部件,以使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将导线对夹在所述夹线槽中;

验电环,相对所述压盖部件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穿刺片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一侧的至少两个连接孔,和设置在所述压盖部件上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孔的转轴,所述压盖部件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绝缘壳体的连接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为圆形或弧形不封闭的通孔,所转轴两端成型有适于转动连接所述通孔的凸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一端成型有螺纹的连接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螺母,所述螺母由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旋入以紧固所述绝缘壳体和所述压盖部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成型有用于抵压所述压盖部件的限位台面,所述限位台面的下方设有适于手指拧转的环形状接触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之间偏压件,所述偏压件对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施加反方向趋势的作用力,并在所述绝缘壳体扣合所述压盖部件时被预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偏压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表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压盖部件内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验电环包括绝缘管和设置在所述所绝缘管内的铜环,所述铜环包括与所述穿刺片的弧形端面相贴合的连接端,和裸露于所述绝缘管外的导电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穿刺片朝向所述夹线槽的一端成型有若干锯齿状的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件为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的支撑轴两端上的导向簧片,所述导向簧片包括向所述夹线槽方向延伸的两条相对应的导向裙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中,所述压盖部件通过连接结构转动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并借助紧固组件穿过安装孔紧固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和所述压盖部件,以使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将导线对夹在所述夹线槽中,以及在所述夹线槽两端分别设置导向件,用以引导导线滑入所述夹线槽中,从而保证穿刺片的尖齿能够均匀分布地刺入导线;整个安装过程中只需拧转紧固组件使压盖部件靠近并紧固扣合绝缘壳体即可,进而使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对导线的夹持更稳定,不需要分散精力或人力来保持安装壳体间的位置稳定和准确,也避免了固定螺栓时出现导线与壳体位置摆动,因此,使安装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安装较为方便,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适合工作人员在高空单人操作,对导线的夹持紧固更加稳定可靠,保证了穿刺片与导线良好的电气接触,从而提高带电线夹的使用性能,可使用与检修电路和分支线路中,保证线路检修安全性和不断电作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中,通过在所述绝缘壳体相对所述压盖部件的另一侧设置验电环,所述验电环与所述穿刺片相接触。并通过穿刺片引出电流到铜环上,利用铜环裸露的导电端进行验电、取电和接地等,无需配套外部设备外接电流,节约成本,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中,通过在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之间设置偏压件,所述偏压件对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施加反方向趋势的作用力,并在所述绝缘壳体扣合所述压盖部件时被预紧。在取放导线的过程中,当紧固组件旋松时,相对的,在偏压件反方向趋势的作 用下会使压盖部件自动张开,形成张口,以便绝缘导线轻松装入,以及在取线过程中,只需用较小的力配合偏压件的张力,就可以轻松快捷的使绝缘壳体和压盖部件分离,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便于导线的安装取放,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用线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用线夹装置去除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电用线夹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带电用线夹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壳体,11-第一线槽,12-穿刺片,13-连接孔,10-夹线槽,2-压盖部件,21-第二线槽,22-转轴,3-导向件,31-导向裙边,4-验电环,41-绝缘管,42-导电端,5-连接件,51-限位台面,52-接触部,6-螺母,7-偏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4所示的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包括绝缘壳体1、至少一个压盖部件2和紧固组件;所述绝缘壳体1上成型有第一线槽11,所述第一线槽11内设置有穿刺片1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盖部件2,通过连接结构转动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的一侧,所述压盖部件2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线槽11相对应的第二线槽21,所述第一线槽11与所述第二线槽21扣合形成能够容纳导线的夹线槽10,所述夹线槽10两端分别设置有引导导线滑入所述夹线槽的导向件3;以及所述压盖部件2和所述绝缘壳体1对应成型有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安装孔紧固连接所述绝缘壳体1和所述压盖部件2,以使所述压盖部件2和绝缘壳体1将导线对夹在所述夹线槽中。

还包括验电环4,相对所述压盖部件2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的另一侧, 且与所述穿刺片12相接触。工作人员可在所述验电环上进行取电和接地等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所述压盖部件2通过连接结构转动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的一侧,并借助紧固组件穿过安装孔紧固连接所述绝缘壳体1和所述压盖部件2,以使所述压盖部件2和绝缘壳体1将导线对夹在所述夹线槽中,以及在所述夹线槽两端分别设置导向件3,用以引导导线滑入所述夹线槽中进行定位,从而保证穿刺片的尖齿能够均匀分布地刺入导线;整个安装过程中只需拧转紧固组件使压盖部件2靠近并紧固扣合绝缘壳体1即可,进而使压盖部件2和绝缘壳体1对导线的夹持更稳定,不需要分散精力或人力来保持安装壳体间的位置稳定和准确,也避免了固定螺栓时出现导线与壳体位置摆动,因此,使安装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安装较为方便,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适合工作人员在高空单人操作,对导线的夹持紧固更加稳定可靠,保证了穿刺片与导线良好的电气接触,从而提高带电线夹的使用性能,可使用与检修电路和分支线路中,保证线路检修安全性和不断电作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压盖部件2为两个,且采用高强度绝缘塑料注塑成型,两个压盖部件2在绝缘壳体一侧并排设置,相应的紧固组件也采用两组安装方式,采用的两组压盖部件能够对导线夹持面积更大,增大握力,从而使压盖部件与紧固组件对导线的紧固配合更可靠。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中的连接结构作详细说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1一侧的至少两个连接孔13,和设置在所述压盖部件2上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孔13的转轴22,所述压盖部件通过所述转轴22铰接在绝缘壳体的连接孔13中。这种结构设置,省去了操作人员对绝缘壳体和压盖部件的安装定位,只需通过转动压盖部件2将导线扣合与绝缘壳体1之间的夹线槽即可,简化操作流程,安装方便,适于单人操作。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孔13为圆形或弧形不封闭的通孔,所述转轴22两端成型有适于转动连接所述通孔的凸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13可优选圆形开孔,所述凸部可优选为与所述圆形开孔的直径大小相匹配的方形端,这样压盖部件2就可以借助转轴可拆卸、转动的设置在绝缘壳体1的 圆形开孔中,显然所述连接孔13还可以是圆形通孔,而凸部也可优选为圆轴端等适于转动连接圆形通孔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以上描述对连接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进行选择,在此则不对连接诶接狗的其他等同实施方式一一赘述。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一端成型有螺纹的连接件5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螺母6,所述螺母6由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旋入以紧固所述绝缘壳体1和所述压盖部件2。所述连接件5的另一端成型有用于抵压所述压盖部件2的限位台面51,所述限位台面优选为圆形平台,所述限位台面51的下方设有适于手指拧转的环形状接触部52。通过用手旋转环形状接触部52使连接件5向螺母6一端紧固连接,此时,所述限位台面抵推在压盖部件的表面,所述压盖部件表面嵌设有压块垫铁从而避免损伤压盖部件,通过施力可以更有效更平稳的压紧压块垫铁部分使压盖部件2向绝缘壳体1一端扣合连接,同时,当连接件5旋松到预设固定位置时,可以利用限位台面阻挡压盖部件远离绝缘壳体一侧继续偏转,从而使两者保持在适合取放安装导线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所述压盖部件2和绝缘壳体1之间偏压件7,所述偏压件7对所述压盖部件2和绝缘壳体1施加反方向趋势的作用力,并在所述绝缘壳体1扣合所述压盖部件2时被预紧。进一步的,所述偏压件7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22上,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表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压盖部件2内表面上。这种结构设置,在取放导线的过程中,当紧固组件旋松时,相对的,在偏压件反方向趋势的作用下会使压盖部件自动张开,形成张口,以便绝缘导线轻松装入,以及在取线过程中,只需用较小的力配合偏压件的张力,就可以轻松快捷的使绝缘壳体和压盖部件分离,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便于导线的安装取放,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验电环4包括绝缘管41和设置在所述所绝缘管内的铜环,其中铜环嵌入塑料的绝缘管中与绝缘壳体注塑成一体,所述铜环包括与所述穿刺片12的弧形端面相贴合的连接端,和裸露于所述绝缘管外的导电端42。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穿刺片引出电流到铜环上,利用铜环裸露的导电端进行验电、取电和接地等,无需配套外部设备外接电流, 节约成本,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穿刺片12朝向所述夹线槽10的一端成型有若干锯齿状的凸起,保证与导线穿刺接触效果最佳和最充分。进一步优选,所述导向件3为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1的支撑轴两端上的导向簧片,支撑轴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簧片的安装孔,其中,所述导向簧片包括向所述夹线槽10方向延伸的两条相对应的导向裙边31,两条导线裙边成喇叭口形状分设在夹线槽的开口的两侧,两条导向裙边31之间的距离适于夹紧导线通过,从而引导导线较为顺利滑入夹线槽中以及进行初步导向定位,便于导线安装操作,有利于穿刺片的若干锯齿状的凸起均匀分布的刺入导线中。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