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折叠式便携自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37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旋转折叠式便携自拍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自拍杆,尤其是指一种旋转折叠式便携自拍杆。



背景技术:

自拍杆主要是用于旋转手机等可拍照设备,以调整可拍照设备与人之间的距离、角度等,通常,自拍杆包括有杆体和连接于杆体一端的夹持机构,其杆体大多是可收折式结构,例如:伸缩式或折叠式等。现有技术中的自拍杆大多存在结构强度不佳、制作麻烦等不足,在伸缩或收展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不顺畅现象;以及,现有的折叠式杆体,其一般是多节收折后沿横向排布,这样,其整体占用面积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其结构较复杂、生产制作麻烦,不适于推广应用。

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折叠式便携自拍杆,其收折后产品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其收折、展开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折叠式便携自拍杆,包括有杆体和连接于杆体一端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杆体包括有若干节依次首尾叠置搭接的折叠板,所述杆体的首节折叠板的首端连接于夹持机构;所述首节折叠板的尾端与其相邻折叠板的首端在厚度方向彼此叠置,以及,后续相邻折叠板的相邻尾端、首端依次在厚度方向彼此叠置,相应首端、尾端的叠置部位之间连接有用于实现相邻折叠板相对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杆体在折叠状态下,所有折叠板沿折叠板的厚度方向迂回堆叠;所述杆体在展开状态下,其折叠板依次旋转展开沿折叠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杆体沿折叠板厚度方向的截面呈阶梯状折线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杆体在折叠状态下,其整体长度等于其中一折叠板的长度,其整体厚度等于所有折叠板的厚度之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具有基座部和分别连接于基座部两侧的第一、第二夹持部,所述基座部与两侧的夹持部之间围构形成有夹持腔;所述基座部的背面、第一夹持部的侧面分别开设有贯通夹持腔的背面开口、侧面开口;所述杆体的首节折叠板的首端连接于夹持机构的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上,所述杆体在折叠状态下自前述背面开口及侧面开口旋转伸入夹持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杆体在折叠状态下,其底端未凸露出基座部的底端以被隐于夹持机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叠板为硬质薄片;所述折叠板为铝合金或塑胶材质;所述折叠板上开设有减重镂空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一枢接轴和带凸位弹片,所述相邻折叠板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连接孔,第一枢接轴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带凸位弹片固定于所述相邻折叠板的其中一折叠板上,所述带凸位弹片上上沿折叠板厚度方向朝向另一折叠板凸设有凸位,另一折叠板上相应凹设有至少两个凹位,所述两个凹位沿所在折叠板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对其第一连接孔对称布置;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凸位卡入其中一凹位内;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凸位卡入另一凹位内;

或者,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二枢接轴、弹簧及波珠;所述相邻折叠板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连接孔,第二枢接轴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弹簧沿折叠板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相邻折叠板的其中一折叠板上,所述波珠装设于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另一折叠板上相应凹设有至少两个波珠槽,所述两个波珠槽沿所在折叠板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对其第二连接孔对称布置;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波珠卡入其中一波珠槽内;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波珠卡入另一波珠槽内;

或者,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三枢接轴,所述相邻折叠板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三连接孔,第三枢接轴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相邻折叠板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其一折叠板朝向另一折叠板凸设有定位柱,另一折叠板上相应凹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具有沿折叠板的长度方向间距布置的两个限位面,所述定位柱一直伸入弧形凹槽内;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定位柱被止挡于其中一限位面处;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定位柱被止挡于另一限位面处;

或者,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四枢接轴和自锁垫片,所述相邻折叠板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厚度方向贯通的第四连接孔,第四枢接轴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自锁垫片上开设有第一让位通孔,前述第四枢接轴穿过第一让位通孔;所述自锁垫片被紧夹于相邻折叠板上相邻首、末端位置之间,所述相邻折叠板靠自锁垫片的双面摩擦力实现任意角度的旋转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凸位弹片包括有弹片基板,该弹片基板上开设有第二让位通孔,前述第一枢接轴穿过第二让位通孔;前述凸位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片基板上对应让位通孔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反向延伸设置有两个弹性臂,前述两个凸位分别形成于相应弹性臂的自由端;所述两个凸位对应前述两个凹位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及波珠设置有两组,两组弹簧、波珠对应前述两个波珠槽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角度为180度;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定位柱被止挡于180度位置的限位面处;所述相邻折叠板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定位柱被止挡于0度位置的限位面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杆体的末节折叠板上设置有拍照按钮、电源及用于与手机无线连接控制的无线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其主要是利用若干节依次首尾叠置搭接的折叠板形成可收折式杆体,收折时,折叠板沿折叠板的厚度方向迂回堆叠,其整体体积得到大幅缩小,便于携带;而展开时,其折叠板依次旋转展开沿折叠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杆体沿折叠板厚度方向的截面呈阶梯状折线结构;其收折、展开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板状结构设计,其结构强度更好,表面也易于做表面处理及其它装饰性工艺,收折是采用沿折叠板厚度方向堆叠的方式,其收折后的整体宽度十分窄,同时,相邻折叠板的相邻首尾端之是相对旋转式设计,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收展操作稳定顺畅。

二、结合夹持机构的特殊结构设计,收折后的杆体伸入夹持腔内,杆体在厚度方向上完全隐藏于夹持机构内,这样,相当于收折后的自拍杆的整体高度就等于夹持机构的高度,自拍杆的整体收折体积得到最大程度的缩小,便于产品运输、存放及用户平时携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一种旋转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一种旋转结构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一种旋转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二种旋转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二种旋转结构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二种旋转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三种旋转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三种旋转结构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四种旋转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第四种旋转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的端面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0、杆体 10、折叠板

11、减重镂空位 12、沉设凹位

13、局部凸起 14、充电数据接口

200、夹持机构

201、基座部 202、第一夹持部

203、第二夹持部 204、背面开口

205、侧面开口 206、夹持腔

207、轴体 208、转接板

209、套接轴

21、第一枢接轴 22、带凸位弹片

221、弹片基板 222、弹性臂

223、凸位 224、第二让位通孔

23、第一连接孔 24、凹位

25、弹片装设槽

31、第二枢接轴 32、弹簧

33、波珠 34、第二连接孔

35、波珠槽

41、第三枢接轴 42、第三连接孔

43、定位柱 44、弧形凹槽

51、第四枢接轴 52、自锁垫片

53、第四连接孔 54、第一让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结合图1、图2,以及图17至图19所示,所述自拍杆,包括有杆体100和连接于杆体100一端的夹持机构200;其中,所述杆体100包括有若干节依次首尾叠置搭接的折叠板10,所述杆体100的首节折叠板10的首端连接于夹持机构200;所述杆体100的末节折叠板10,在展开使用时,其一般作为手握杆使用;所述杆体100的末节折叠板10上设置有拍照按钮、电源及用于与手机无线连接控制的无线控制模块,一般在末节折叠板10的端部设置有给电源充电的充电数据接口14。所述首节折叠板10的尾端与其相邻折叠板10的首端在厚度方向彼此叠置,以及,后续相邻折叠板10的相邻尾端、首端依次在厚度方向彼此叠置,相应首端、尾端的叠置部位之间连接有用于实现相邻折叠板10相对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杆体100在折叠状态下,所有折叠板10沿折叠板10的厚度方向迂回堆叠;所述杆体100在展开状态下,其折叠板10依次旋转展开沿折叠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杆体100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的截面呈阶梯状折线结构。

所述杆体100在折叠状态下,其整体长度等于其中一折叠板10的长度,其整体厚度等于所有折叠板10的厚度之和。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板10的长度、宽度都一致,当然,也可有其它所需尺寸的设计,在此可以不作限制。

所述折叠板10为硬质薄片;所述折叠板10优选设计为铝合金或塑胶材质;所述折叠板10上通常开设有减重镂空位11,一方面,镂空位的设置对自拍杆的整体重量有减轻作用,另一方面,其镂空位可以做成LOGO形状及其它图文、标识等形状等,因此,也可起到标识、装饰作用等。整个杆体100的可折叠式小节,即每个折叠板10,薄片式设计,收折是采用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堆叠的方式,其收折后的整体宽度十分窄,而且,薄片式设计(或称板状设计),其主要表面为上、下表面,在上、下表面上表面也易于做表面处理及其它装饰性工艺,使得自拍杆可以有更丰富的装饰性设计,而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伸缩杆式结构,其表面需要保持光滑,不适宜做表面处理设计。折叠板10的结构强度好,整个杆体100由若干节折叠板10依次叠置搭接而成,其杆体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刚性很好,在使用过程中,其杆体100的稳定性好,不易出现晃动、偏移等现象,有利于确保拍摄质量。板状结构在收展操作过程中,也更为简易,不会出现伸缩杆所存在的伸缩不顺畅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针对前述折叠式杆体100设计,也有对夹持机构200进行特殊结构设计,结合夹持机构200的特殊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收折后的杆体100容纳于或部分容纳于夹持机构200内部,这样,进一步缩小了自拍杆的整体体积,具体而言:

所述夹持机构200具有基座部201和分别连接于基座部201两侧的第一夹持部202、第二夹持部203,所述基座部201与两侧的夹持部之间围构形成有夹持腔206;所述基座部201的背面、第一夹持部202的侧面分别开设有贯通夹持腔206的背面开口204、侧面开口205;所述杆体100的首节折叠板10的首端连接于夹持机构200的第一夹持部202或第二夹持部203上,所述杆体100在折叠状态下自前述背面开口204及侧面开口205旋转伸入夹持腔206内,这样,杆体100在厚度方向上完全隐藏于夹持机构200内,这样,相当于收折后的自拍杆的整体高度就等于夹持机构200的高度,自拍杆的整体收折体积得到最大程度的缩小,便于产品运输、存放及用户平时携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此处,如图3至图6所示,首节折叠板10的首端连接于夹持机构200的第二夹持部203上,在第二夹持部203的外侧连接有与第二夹持部203平行设置的轴体207,杆体100的首节折叠板10上连接有转接板208,所述首节折叠板10的首端形成有沉设凹位,前述转接板208一端连接有套接轴209,前述转接板208的另一端则伸入沉设凹位内与首节折叠板10的首端锁固连接,转接板208的底面与首节折叠板10的底面保持齐平。转接板208的套接轴209套设于前述轴体207上,套接轴209相对轴体207可旋转至任意角度定位,这样,通过调节夹持机构200相对杆体100的角度,来调节拍照角度。

以及,在末节折叠板10上有局部凸起13,所述局部凸起13用于装设前述拍照按钮、电源及无线控制模块等,杆体100在折叠状态,其局部凸起13位于夹持机构200的外部;本实施例中的夹持机构200,优选为手机夹持机构200,使用时,第一夹持部202、第二夹持部203作为对手机的左、右侧进行夹持定位;通常,大致呈长方形的手机,其两长边为左、右侧,那么,一般设计本实施例之手机夹持机构200,其体积较小,相当于手机夹持机构200的夹持腔206长度用于适配手机的宽度,而夹持腔206的宽度只需对手机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支撑受力;传统技术中,有些手机夹持机构200是设计为类似手机保护壳的结构,其整个手机夹持机构200的体积较大。本实施例之杆体100收折后,杆体100的一部分是完全位于手机夹持机构200内部的,杆体100的另一部分是露于夹持机构200的外部的,一般情形下,杆体100上的每节折叠板10是会比手机夹持腔206要长,但是,也可根据实际设计杆体100的整体长度、收折后杆体100的整体厚度、折叠板10的厚度、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也是可以将折叠板10的长度设计得较短,这样,收折后的整个杆体100都可以容纳至夹持腔206内。

接下来,针对前述旋转机构,列举几种具体的设计方案: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一枢接轴21和带凸位弹片22,所述相邻折叠板10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连接孔23,第一枢接轴21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一连接孔23;所述带凸位弹片22固定于所述相邻折叠板10的其中一折叠板10上,此处,在该折叠板10上形成有弹片装设槽25,这样,将带凸位弹片22装设于弹片装设槽25内,保证上下叠设的两相邻折叠板10之间是相互接触或几乎接触,只是下述凸位223会凸露于该折叠板10表面外;所述带凸位弹片22上上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朝向另一折叠板10凸设有凸位223,另一折叠板10上相应凹设有至少两个凹位24,所述两个凹位24沿所在折叠板10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对其第一连接孔23对称布置;折叠板10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凸位223卡入其中一凹位24内;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凸位223卡入另一凹位24内;

此处,所述带凸位弹片22包括有弹片基板221,该弹片基板221上开设有第二让位通孔224,前述第一枢接轴21穿过第二让位通孔224;前述凸位223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片基板221上对应让位通孔224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反向延伸设置有两个弹性臂222,前述两个凸位223分别形成于相应弹性臂222的自由端;所述两个凸位223对应前述两个凹位24布置。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二枢接轴31、弹簧32及波珠33;所述相邻折叠板10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连接孔34,第二枢接轴31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二连接孔34;所述弹簧32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弹簧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相邻折叠板10的其中一折叠板10上,所述波珠33装设于弹簧32的另一端,所述另一折叠板10上相应凹设有至少两个波珠槽35,所述两个波珠槽35沿所在折叠板10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对其第二连接孔34对称布置;波珠33折叠板10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波珠33卡入其中一波珠槽35内;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波珠33卡入另一波珠槽35内。此处,所述弹簧32及波珠33设置有两组,两组弹簧32、波珠33对应波珠33前述两个波珠槽35布置。

如图13至图14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三枢接轴41,所述相邻折叠板10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三连接孔42,第三枢接轴41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三连接孔42;所述相邻折叠板10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其一折叠板10朝向另一折叠板10凸设有定位柱43,另一折叠板10上相应凹设有弧形凹槽44,所述弧形凹槽44内具有沿折叠板10的长度方向间距布置的两个限位面,所述定位柱一直伸入弧形凹槽44内;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定位柱43被止挡于其中一限位面处;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定位柱43被止挡于另一限位面处;通常,所述弧形凹槽44的弧形角度为180度;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完全展开时,所述定位柱43被止挡于180度位置的限位面处;所述相邻折叠板10旋转收折至相互叠合时,所述定位柱43被止挡于0度位置的限位面处。

如图15至图16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第四枢接轴51和自锁垫片52,所述相邻折叠板10上相邻首、末端位置均开设有沿折叠板10厚度方向贯通的第四连接孔53,第四枢接轴51竖向穿过相应首、末端上的第四连接孔53;所述自锁垫片52上开设有第一让位通孔54,前述第四枢接轴51穿过第一让位通孔54;所述自锁垫片52被紧夹于相邻折叠板10上相邻首、末端位置之间,所述相邻折叠板10靠自锁垫片52的双面摩擦力实现任意角度的旋转定位。

当然,本实用新型所指旋转机构并不限于前面列举的四种技术方案,其它合适的旋转机构亦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利用若干节依次首尾叠置搭接的折叠板形成可收折式杆体,收折时,折叠板沿折叠板的厚度方向迂回堆叠,其整体体积得到大幅缩小,便于携带;而展开时,其折叠板依次旋转展开沿折叠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杆体沿折叠板厚度方向的截面呈阶梯状折线结构;其收折、展开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板状结构设计,其结构强度更好,表面也易于做表面处理及其它装饰性工艺,收折是采用沿折叠板厚度方向堆叠的方式,其收折后的整体宽度十分窄,同时,相邻折叠板的相邻首尾端之是相对旋转式设计,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收展操作稳定顺畅。以及,结合夹持机构的特殊结构设计,收折后的杆体伸入夹持腔内,杆体在厚度方向上完全隐藏于夹持机构内,这样,相当于收折后的自拍杆的整体高度就等于夹持机构的高度,自拍杆的整体收折体积得到最大程度的缩小,便于产品运输、存放及用户平时携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