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8771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纽扣电池。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具有体积小,放电电压平稳,工作温度范围广,储存寿命长等特点,广泛用于电脑主板、计算器、电子表、遥控器以及电子玩具等各种产品内。

纽扣电池正极壳体外圈通过挤压包住密封圈,密封胶圈与正极壳大面积接触,尽管能够使得电池密封,但该操作对设备精度要求较高,当操作稍有不当,或者设备精度较低时,密封圈与正极壳体之间容易出现缝隙,导致电池的气密性得不到保障。如通过改良设备精度以提高密封效果,需要对设备进行大幅度改良和升级,则使得密封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纽扣电池密封效果不佳,密封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纽扣电池。

一种纽扣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密封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覆于所述第二壳体外侧,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依次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封圈外侧设置有石蜡层,所述石蜡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蜡层还连接于所述密封圈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并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蜡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的方向弯曲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并向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蜡层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覆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U形结构。

上述纽扣电池,通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石蜡层,对该密封圈的外侧进行二次密封,使得纽扣电池具有很好地密封性,石蜡层的封装操作简单,有效提高密封效率,且石蜡层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进而能够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使得该纽扣电池的密封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纽扣电池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纽扣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密封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覆于所述第二壳体外侧,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依次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封圈外侧设置有石蜡层,所述石蜡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第二壳体外侧,即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亦即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缘部,例如,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底部以及壁部,壁部与底部围合,所述第二壳体为具有开口的容器,壁部的外周缘部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例如,一种纽扣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密封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并且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置腔,且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密封所述容置腔;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依次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密封圈外侧设置有石蜡层,所述石蜡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其中,所述密封圈为绝缘圈;例如,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纽扣电池10,所述纽扣电池10为扁圆柱体,所述纽扣电池10包括:正极片110、正极集流网120、负极片130、负极集流网140、隔膜150、密封圈310、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该第一壳体210为正极壳体,第二壳体220为负极壳体,所述第一壳体210包覆于所述第二壳体220外侧,所述第二壳体220的外侧通过所述密封圈310与所述第一壳体210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210和所述第二壳体220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正极片110、所述隔膜150和所述负极片130依次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正极片110背向隔膜150的一面通过正极集流网120与第一壳体210的内侧表面连接,负极片130背向隔膜150的一面通过负极集流网140与第二壳体220的内侧表面连接,所述密封圈310外侧设置有石蜡层410,所述石蜡层410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210以及所述第二壳体220连接。

例如,正极片110、负极片130和隔膜150均具有圆形截面,所述隔膜150的截面的直径大于正极片110的截面的直径,且大于负极片130的截面的直径,这样,使得该隔膜150能够很好的将正极片110和负极片130隔离,例如,该负极片130的截面的直径大于正极片110的截面的直径,例如,该负极片130的截面的直径大于正极集流网120的截面的直径。

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封装的时候,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设置密封圈310,随后在封装后,在密封圈310的外侧以及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封装设置石蜡层410,进行二次密封,使得纽扣电池10具有很好的密封性,石蜡层410的操作简单,有效提高密封效率,且石蜡层410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进而能够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使得该纽扣电池10的密封性更佳。例如,所述石蜡层为浇灌石蜡层或者石蜡涂层。

例如,该石蜡层410的材质为半精炼石蜡。具体地,将负极集流网140、负极片130、隔膜150、正极片110和正极集流网120依次堆叠在第二壳体220内,在第二壳体220外套设密封圈310,随后将第一壳体210密封在密封圈310外侧,例如,第一壳体210通过挤压包住密封圈310,实现纽扣电池10的封装,随后,将封装完毕的纽扣电池10取下,将熔点在50℃~60℃的熔融态的半精炼石蜡水移到手套箱内,手套箱空气保持为惰性气体,温度控制在25℃±5℃,用塑胶吸管,快速吸取熔融态的半精炼石蜡水喷涂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边缘形成的沟谷,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形成石蜡层410,如此重复操作2遍,最后对于石蜡层410表面出现的凹洞增补石蜡水,使得该石蜡层410表面平滑。应该理解的是,该石蜡层410除了对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具有密封效果,还具有绝缘效果,有效隔绝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能够有效避免短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石蜡层410还连接于所述密封圈310的外侧,例如,所述石蜡层410与所述密封圈310的外侧表面连接,这样,由于石蜡层410与密封圈310连接,避免了石蜡层410与密封圈310之间形成间隙,使得该石蜡层410充分与第一壳体210、密封圈310以及第二壳体220连接,进而使得该纽扣电池10具有更好的密封性。

为了实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更好地封装效果,使得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连接更为紧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10包括第一本体211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211连接并向所述第二壳体22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12,例如,该第一本体211具有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二壳体220包括第二本体221以及与所述第二本体221连接并向所述第一壳体21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222,例如,所述第二本体221具有圆形截面,例如,第一本体211与第二本体221平行,例如,第一连接部212垂直于第一本体211,例如,第二连接部222垂直于第二本体221,例如,第一本体211朝向第二本体221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连接部212,第二本体221朝向第一本体211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连接部222,例如,所述第二连接部222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2内侧,通过相互朝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212和第二连接部222,使得第一壳体210能够充分包覆于第二壳体220外侧,且第二壳体220能够很好地将负极集流网140、负极片130、隔膜150、正极片110和正极集流网120包覆于内,进而使得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密封效果更佳。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圈310对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密封性,例如,如图1所示,密封圈31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2和第二连接部222之间,例如,所述密封圈31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2的内侧,所述密封圈310包覆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2的外侧,这样,使得该密封圈310能够充分与第一壳体210以及第二壳体220相互交错的部位连接,使得该密封圈310的密封效果更佳。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圈310的密封性,且更好地固定该密封圈310,例如,请再次参见图1,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具有U形结构,例如,所述第二连接部222远离所述第二本体221的一端为U形部223,例如,该U形部223设置于所述密封圈310内,例如,该密封圈310包覆于所述U形部223的外侧,一方面,该U形结构能够充分勾紧该密封圈310,避免该密封圈310脱落,使得该密封圈310与第二壳体22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另一方面,由于密封圈310包覆于该U形结构,且第一连接部212连接于密封圈310的外侧,进而使得该密封圈310对第二连接部222以及第一连接部212的密封效果更佳,有效提高了密封圈310的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石蜡层410对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密封性,例如,所述石蜡层4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2连接,例如,所述石蜡层41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2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石蜡层410不与第一本体211连接,而与第一连接部212连接,且该石蜡层410不与第二本体221连接,而与第二连接部222连接,一方面,能够有效节省该石蜡层410的材料的用量,另一方面,则有效针对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交错的部位进行密封,也就是连接的位置进行密封,从而使得该密封的石蜡层410具有针对性,避免了由于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一本体211之间的弯曲角度造成该石蜡层410的断裂,也避免了由于第二连接部222与第二本体221之间的弯曲角度造成该石蜡层410的断裂,进而使得该石蜡层410的密封效果更佳。

为了实现第一壳体210对第二壳体220的更好地包覆,进而使得密封效果更佳,例如,请再次参见图1,所述第一连接部212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20的中部的方向弯曲设置;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212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20的中部的方向设置有弯曲部,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212远离所述第一本体21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20的中部的方向弯曲,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212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20的圆形截面的圆心的方向弯曲,这样,使得该第一连接部212能够更为贴近第二连接部222,进而使得第一连接部212和第二连接部222之间的间隙更小,进而使得给石蜡层410对第一连接部212和第二连接部222的密封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