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套内设有铁丝的易铺设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32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易铺设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的普通电力电缆,在铺设时需要弯折,但由于电缆一般采用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护套,弯折时不易定型,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套内设有铁丝的易铺设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护套内设有铁丝的易铺设电缆,包括一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至少两根缆芯绞合后设置在所述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内嵌有至少一根铁丝,所述铁丝呈扁平状,所述铁丝设置在所述缆芯一侧;

所述铁丝的直径在0.5mm~1.2mm之间;

所述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厚度为所述铁丝的厚度的2倍至5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套内增加铁丝,利用铁丝弯折后易定型的特点,使电缆便于铺设,减少了铺设难度。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转角或爬顶等场合的电力电缆。

扁平状的铁丝相比原有圆柱状铁丝弯折后更易定型。

优选,所述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内嵌有三根铁丝,三根所述铁丝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的长度方向相同。铁丝弯折后更易定型,易于电缆铺设。

所述缆芯包括至少两根导线绞合而成的导体,所述导线包括至少两根铁丝绞合制成的铁丝线芯、包覆在所述铁丝线芯外的铜层,所述铁丝的直径在0.3mm~0.8mm,所述铜层的厚度在0.05mm~0.1mm。缆芯内设有至少两根铁丝绞合制成的铁丝线芯增加了电缆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弯折后,铁丝线芯也不易形变,便于电缆定型,易于铺设。

由于交流电在使用时存在趋肤效应,电流经过缆芯导体时,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故而此设计以铜层导电,利用铁丝线芯增加定型能力,在不过多影响原有电缆直径、导体电阻的情况下,使电缆更易于铺设。

所述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外设有一不锈钢波纹软管。特别适用于转角或爬顶等场合的电力电缆的外层保护,提高了电缆抗摩擦的能力。

所述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层的外表面上,至少两个所述凸起的高度在0.3mm~0.4mm。用以增加聚氯乙烯绝缘护套与不锈钢波纹软管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凸起呈圆台状。以增加凸起和不锈钢波纹软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进而提高结构强度,圆台状的凸起还加强了凸起自身与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护套内设有铁丝的易铺设电缆,包括一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至少两根缆芯绞合后设置在聚氯乙烯绝缘护套1内,聚氯乙烯绝缘护套1内嵌有至少一根铁丝5,铁丝呈扁平状,铁丝设置在缆芯一侧;铁丝5的直径在0.5mm~1.2mm之间;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厚度为铁丝的厚度的2倍至5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套内增加铁丝,利用铁丝弯折后易定型的特点,使电缆便于铺设,减少了铺设难度。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转角或爬顶等场合的电力电缆。扁平状的铁丝相比原有圆柱状铁丝弯折后更易定型。

优选,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内嵌有三根铁丝,三根铁丝的长度方向与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的长度方向相同。铁丝弯折后更易定型,易于电缆铺设。

缆芯包括至少两根导线绞合而成的导体,导线包括至少两根铁丝2绞合制成的铁丝线芯、包覆在铁丝线芯外的铜层3,铁丝2的直径在0.3mm~0.8mm,铜层3的厚度在0.05mm~0.1mm。缆芯内设有至少两根铁丝绞合制成的铁丝线芯增加了电缆整体的结构强度,在弯折后,铁丝线芯也不易形变,便于电缆定型,易于铺设。

由于交流电在使用时存在趋肤效应,电流经过缆芯导体时,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故而此设计以铜层导电,利用铁丝线芯增加定型能力,在不过多影响原有电缆直径、导体电阻的情况下,使电缆更易于铺设。

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外设有一不锈钢波纹软管4。特别适用于转角或爬顶等场合的电力电缆的外层保护,提高了电缆抗摩擦的能力。

聚氯乙烯绝缘护套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凸起11,凸起均匀分布在外层的外表面上,至少两个凸起的高度在0.3mm~0.4mm。用以增加聚氯乙烯绝缘护套与不锈钢波纹软管4之间的摩擦力。

凸起11呈圆台状。以增加凸起和不锈钢波纹软管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进而提高结构强度,圆台状的凸起还加强了凸起自身与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的连接强度。

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的外壁上开设有一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嵌设有一环状的射频卡,射频卡包括一塑封壳体,塑封壳体内设有射频芯片,塑封壳体是与环状凹槽相匹配的环状体。环状体上设有开口。便于射频卡可拆卸设置在聚氯乙烯绝缘护套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