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6833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音频接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且特别涉及一种音频接头。



背景技术:

自从留声机问世以来,人们不断致力于原音重现,希望播放的声音能够保真而不失真。为了达到此目的,除了必须确保收音质量外,播音设备的质量也是影响声音能否保真的关键。对于音响发烧友而言,不仅挑剔扩大机与喇叭的规格,甚至连用于连接扩大机与喇叭的信号线的质量都是追求的重点。

现有信号线的音频接头通常是以螺丝锁固的方式与线材结合。然而,螺丝锁固需要多一道组装步骤,还需要额外的备料与存放成本。更重要的是,若锁固不当,可能会发生音频接头与线材分离的状况,或是线材受到螺丝破坏。另一方面,若音频接头与音频端子无法稳固地连接时,也会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因此,如何改善音频接头与音频端子的结合方式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并改善音频接头与线材的结合方式以提升信号线的可靠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接头,可解决音频接头与音频端子及信号线无法稳固地连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接头,包括管状本体、中心销、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管状本体包括线夹持部、端子夹持部与连接部。线夹持部与端子夹持部通过连接部相连。线夹持部远离连接部的一侧朝连接部延伸有多个第一缝隙。端子夹持部远离连接部的一侧朝连接部延伸有多个第二缝隙。中心销被连接部固定在管状本体内,用以与端子夹持部共同连接音讯音频端子。第一套筒可移动地套设在管状本体外。第一套筒具有第一箍紧部,用以箍紧线夹持部具有第一缝隙的部分并使第一缝隙缩小。第二套筒可移动地套设在管状本体外。第二套筒具有第二箍紧部,用于以箍紧端子夹持部具有第二缝隙的部分并使第二缝隙缩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套筒套设于管状本体外的状态下,第一箍紧部远离连接段的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一箍紧部靠近连接段的部分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套筒套设于管状本体外的状态下,第二箍紧部远离连接段的部分的内径小于第二箍紧部靠近连接段的部分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套筒螺合于管状本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套筒螺合于管状本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箍紧部箍紧线夹持部且第二箍紧部箍紧端子夹持部的状态下,第一套筒靠近第二套筒的部分位于管状本体与第二套筒靠近第一套筒的部分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管状本体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管状本体具导电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音频接头还包括一绝缘件,其中中心销具导电性,绝缘件使中心销绝缘于管状本体。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音频接头的两个套筒的箍紧部可以箍紧线夹持部与端子夹持部,进而夹紧线材与音频端子,具有较佳的可靠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音频接头在未连接线材与音频端子时的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音频接头在箍紧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线材

50:音频端子

100:音频接头

110:管状本体

112:线固定部

114:销固定部

116:连接部

120:中心销

130:第一套筒

132:第一箍紧部

140:第二套筒

142:第二箍紧部

150:绝缘件

S12:第一缝隙

S14:第二缝隙

R1、R2、R5、R6:内径

R3、R4、R7、R8: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音频接头在未连接线材与音频端子时的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音频接头在箍紧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音频接头100包括管状本体110、中心销120、第一套筒130及第二套筒140。管状本体110包括线夹持部112、端子夹持部114与连接部116。线夹持部112与端子夹持部114通过连接部116相连。线夹持部112远离连接部116的一侧朝连接部116延伸有多个第一缝隙S12。端子夹持部114远离连接部116的一侧朝连接部116延伸有多个第二缝隙S14。中心销120被连接部116固定在管状本体110内,用以与端子夹持部114共同连接音频端子50。第一套筒130可移动地套设在管状本体110外。第一套筒130具有第一箍紧部132,用以箍紧线夹持部112具有第一缝隙S12的部分并使第一缝隙S12缩小。第二套筒140可移动地套设在管状本体110外。第二套筒140具有第二箍紧部142,用以箍紧端子夹持部114具有第二缝隙S14的部分并使第二缝隙S14缩小。换言之,管状本体110伸入第一套筒130与第二套筒140中,且三者可沿着同一轴线相对运动。

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状态时,线夹持部112的内径是等于或大于线材30的外径。因此,线材30可伸入线夹持部112内。线材30内的导线以焊接或其他方式与中心销120连接好之后,就可移动第一套筒130而使第一箍紧部132箍紧线夹持部112。由于第一缝隙S12的存在,线夹持部112在被箍紧的过程中,第一缝隙S12也会逐渐缩小。随着第一缝隙S12逐渐缩小,线夹持部112的内径也逐渐缩小至小于线材30的外径,藉此可将线材30夹紧而不易松脱。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音频接头100不需搭配螺丝即可与线材30稳固地连接,避免了螺丝对于线材30可能产生的破坏,也省去备料与组装的时间及成本。

相似地,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状态时,端子夹持部114的内径是等于或大于音频端子50对应连接处的外径。因此,音频端子50可伸入端子夹持部114内,同时中心销120也插入音频端子50内。接着,可移动第二套筒140而使第二箍紧部142箍紧端子夹持部114。由于第二缝隙S14的存在,端子夹持部114在被箍紧的过程中,第二缝隙S14也会逐渐缩小。随着第二缝隙S14逐渐缩小,端子夹持部114的内径也逐渐缩小至小于音频端子50对应连接处的外径,因此本实施例的音频接头100可将音频端子50夹紧而不易松脱。

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130套设于管状本体110外时,第一箍紧部132远离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内径R1小于第一箍紧部132靠近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内径R2。因此,第一箍紧部132往连接部116的方向移动时,内径R1的部分也会往连接部116的方向移动,进而箍紧线固定部112。另外,本实施例的线夹持部112远离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外径R3例如小于线夹持部112靠近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外径R4。因此,线夹持部112与第一箍紧部132彼此是以斜面相接触,可提供较佳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140套设于管状本体110外时,第二箍紧部142远离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内径R5小于第二箍紧部142靠近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内径R6。因此,第二箍紧部142向连接部116的方向移动时,内径R5的部分也会往连接部116的方向移动,进而箍紧端子夹持部114。另外,本实施例的端子夹持部114远离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外径R7例如小于端子夹持部114靠近连接部116的部分的外径R8。因此,端子夹持部114与第二箍紧部142彼此是以斜面相接触,可提供较佳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筒130与管状本体110之间螺纹连接,第二套筒140与管状本体110之间也是螺纹连接,因此使用者只要转动第一套筒130与第二套筒140即可改变第一套筒130与第二套筒140在管状本体110上的位置,因此控制线夹持部112对于线材30的夹持力,也控制端子夹持部114对于音频端子50的夹持力。本实施例的管状本体110是一体成型的,也就是线夹持部112与端子夹持部114是不可分离的,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管状本体110也可以由多个构件组装而成。本实施例中,第一箍紧部132箍紧线夹持部112且第二箍紧部142箍紧端子夹持部114时,第一套筒130靠近第二套筒140的部分位于管状本体110与第二套筒140靠近第一套筒130的部分之间。换言之,第二套筒140的一部分可套设于第一套筒130外,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管状本体110可具导电性,例如由金属制成,可做为接地之用。本实施例的中心销120可具导电性,例如由金属制成,用以传递音频。当管状本体110与中心销120都具导电性时,可配置一绝缘件150以使中心销120绝缘于管状本体110。绝缘件150的材质可以是铁氟龙(teflon)或其他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音频接头的第一套筒的第一箍紧部箍紧端子夹持部以夹紧音频端子,且第二套筒的第二箍紧部箍紧线夹持部以夹紧线材。本实用新型的音频接头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活动件加强连接而容易损坏并降低音频接头可靠度的问题,进而提高音频接头与音频端子连接的稳固度。本实用新型的音频接头还可避免已知利用螺丝锁固线材而损坏线材的问题,进而提高信号线的可靠度,且具有组装容易及成本较低的优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