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报警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687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高温报警线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报警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主体,现有的汽车线束主要包括线材以及与线材一端连接的端子,端子用以压接导线,线束的另一端连接设备专用接插件。汽车线束在连接至设备时,如果汽车线束温度过高,可能是因为与汽车线束连接的设备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而现有的汽车线束无法对温度进行监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温报警线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报警线束,以解决现有的汽车线束无法对温度进行监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报警线束,包括:端子、线材、固定套以及接插件;所述线材一端与所述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插件连接,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线材外部;

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走线孔,所述固定套的一个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套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端部的连接套筒;所述固定套的另一个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套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端部的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所述连接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径;所述连接套筒内壁设置有橡胶套;

所述走线孔内周面设置有数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套侧面设置有电池、微控制器以及报警器;所述数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报警器连接;所述线材穿过所述走线孔,所述线材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接触。

所述走线孔为圆形。

所述电池为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报警线束,包括:端子、线材、固定套以及接插件;线材一端与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接插件连接,固定套套设于线材外部;固定套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走线孔,固定套的一个端面设置有与固定套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杆,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杆端部的连接套筒;固定套的另一个端面设置有与固定套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杆,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杆端部的连接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外径相同;连接套筒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杆的外径,连接套筒的内径大于连接柱的外径,连接柱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外径;连接套筒内壁设置有橡胶套;走线孔内周面设置有数个温度传感器,固定套侧面设置有电池、微控制器以及报警器;数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电池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线材穿过走线孔,线材与温度传感器相接触;可通过固定套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线材温度,并在温度过高时通过报警器报警,及时发现异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温报警线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温报警线束的固定套的示意图。

图中:端子1、线材2、固定套3、接插件4、第一连杆5、连接套筒6、第二连杆7、连接柱8、温度传感器9、电池10、微控制器11、报警器12、走线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报警线束,包括:端子1、线材2、固定套3以及接插件4;所述线材2一端与所述端子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插件4连接,所述固定套3套设于所述线材2外部。所述固定套3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走线孔13,所述固定套3的一个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套3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杆5,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5端部的连接套筒6;所述固定套3的另一个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套3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杆7,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7端部的连接柱8;所述第一连杆5和所述第二连杆7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套筒6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杆5的外径,所述连接套筒6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柱8的外径,所述连接柱8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杆5和所述第二连杆7的外径;所述连接套筒6内壁设置有橡胶套。多个高温报警线束之间,可通过固定套3上的连接套筒6与相邻高温报警线束的连接柱8连接,避免线束过大造成的混乱。所述走线孔13内周面设置有数个温度传感器9,所述固定套3侧面设置有电池10、微控制器11以及报警器12;所述数个温度传感器9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11连接,所述电池10与所述微控制器11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1与所述报警器12连接;所述线材2穿过所述走线孔13,所述线材2与所述温度传感器9相接触。所述走线孔13为圆形。所述电池10为锂电池。其中,温度传感器9、电池10、微控制器11以及报警器12的连接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温度传感器9检测到线材2的温度超过一定温度时,通过微控制器11控制报警器12报警,及时发现异常,以提醒相关文员进行处理,避免设备的损坏,同时降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