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产生装置及可穿戴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40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负离子产生装置及可穿戴式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离子产生装置及可穿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穿戴设备电子产品逐步兴起,其便捷的结构、丰富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满足了更多使用需求。在有些特殊可穿戴设备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部件。负离子发生部件能够产生负离子。现有可穿戴设备的负离子发生部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目前负离子发生部件凸出安装支架的表面,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中。由于负离子发生部件需要在高电压作用下才产生负离子,因此当穿戴人员穿戴上可穿戴设备时,裸露的负离子发出部件会与人体皮肤发生接触,从而当负离子产生部件上接通高电压后并与人体皮肤发生接触时,负离子产生部件与人体皮肤之间会存在放电现象,不利于负离子产生部件释放负离子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离子产生装置及可穿戴式设备,能够提高负离子的释放量,提升穿戴过程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负离子产生装置,用于可穿戴式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固定支架,负离子产生装置包括:壳体,连接于固定支架,壳体包括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内侧表面朝向可穿戴式设备的穿戴者,壳体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孔以及围绕安装孔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防护件,至少两个防护件中相邻两个防护件之间形成有开口槽,开口槽包括开口以及槽底,开口朝向背向内侧表面;负离子产生部件,设置于壳体的对应安装孔的部位,负离子产生部件包括负离子产生部,该负离子产生部由安装孔穿出;其中,在安装孔轴向方向上,防护件的顶部高于负离子产生部的顶端,开口槽的槽底低于负离子产生部的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至少两个防护件围绕安装孔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护件的顶部高于负离子产生部的顶端2mm至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护件为柱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护件沿安装孔的径向方向的纵截面逐渐扩大,且所述防护件朝向所述安装孔的纵截面小于背向所述安装孔的纵截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护件的顶部设置有柔性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内侧表面包括凹陷部,安装孔设置于凹陷部的底部且与凹陷部的轴线重合,至少两个防护件围绕凹陷部周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凹陷部一体成型,凹陷部的横截面从凹陷部的开口至底部逐渐缩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凹陷部为球面、圆锥面或抛物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凹陷部拼接成型,凹陷部包括底部和侧部,底部为平面,凹陷部的侧部的横截面从凹陷部的开口至底部逐渐缩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负离子产生部包括钢针或碳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产生装置,在壳体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负离子产生部以及环绕负离子产生部的防护件。防护件在对人体皮肤和负离子产生部进行有效隔离的同时也能够避免负离子产生部释放的负离子在防护件上聚集数量过多而影响负离子释放到外部环境的数量,既有利于对人身形成保护,提升穿戴过程的安全度,又有利于提高负离子释放到外部环境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式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负离子产生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式设备方便穿戴人员通过穿戴的方式来使用穿戴式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穿戴式设备包括用于在人体上进行固定的固定支架以及用于向外部环境释放负离子的负离子产生装置1。负离子产生装置1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当穿戴人员穿戴上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设备时,负离子产生装置1的位置靠近人体皮肤。负离子产生装置1接通高压电源后会产生负离子,负离子从负离子产生装置1释放到外部环境,满足使用需要。负离子指的是带负电荷的离子。

本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装置1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于壳体2的负离子产生部件3。本实施例的壳体2连接于固定支架,以使得负离子产生部件3保持在预定位置,方便穿戴人员完成穿戴后,负离子产生部件3就可以处于合适位置。壳体2的整体结构为扁平状。壳体2包括相对的内侧表面21和外侧表面22。内侧表面21朝向可穿戴式设备的穿戴者。壳体2的内侧表面21上设置有安装孔23以及围绕安装孔23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防护件4。至少两个防护件4中相邻两个防护件4之间形成有开口槽5。开口槽5包括开口以及槽底51。开口槽5的开口朝向背向内侧表面21。负离子产生部件3设置于壳体2的对应安装孔23的部位。负离子产生部件3包括负离子产生部31,该负离子产生部31由安装孔23穿出,并且被至少两个防护件4环绕。其中,在安装孔23轴向方向上,防护件4的顶部高于负离子产生部31的顶端,开口槽5的槽底51低于负离子产生部31的顶端。壳体2还包括容纳腔。安装孔23为与容纳腔相连通的通孔。

本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部件3的负离子产生部31在高电压(例如3000伏负电压)的作用下会释放出负离子。本实施例的防护件4的顶部41高于负离子产生部31的顶端,能够避免在穿戴过程中人体皮肤接触到负离子产生部31,从而避免负离子产生部31与人体皮肤之间距离太近而产生放电现象,进而保证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负离子过程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放电现象产生大量臭氧以及轻微触电,提高了可穿戴式设备的安全性,消除对穿戴者的人身危害。本实施例的防护件4的开口槽5的槽底51低于负离子产生部31的顶端。负离子产生部31的顶端是释放负离子的主要区域。由于防护件4的开口槽5的槽底51低于负离子产生部31的顶端,因此防护件4围绕的空间在沿安装孔23的径向方向上通过开口槽5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从而形成让位空间,负离子仅会在防护件4朝向负离子产生部31的表面聚集并只在该区域形成负电势,且该负电势势能较小,避免围绕负离子产生部31的区域上产生过大的负电势而影响释放的负离子向外部环境运动,进而有利于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基本都运动到外部环境中而发挥效用。

本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装置1包括的至少两个防护件4围绕安装孔23的轴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从而保证相邻两个防护件4之间形成的开口槽5的尺寸相同。负离子产生部件3设置于安装孔23内,大致位于周向均匀设置的防护件4围成的区域的中心部分。这样,各个防护件4朝向负离子产生部件3的表面形成的负电势所覆盖的区域大致相同,有利于负离子产生部件3释放的负离子运动方向保持均一性。另外,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防护件4全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对皮肤施加的压力更加均衡,提升舒适度。本实施例的防护件4的顶部41设置有柔性垫7,例如橡胶垫、硅胶垫、海绵垫或者皮肤亲和性较好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垫。柔性垫7可以贴在顶部41上,也可以套在顶部41上。这样,当防护件4与人体皮肤发生接触时,柔性垫7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与人体皮肤的亲和性更好,提升接触舒适度。本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装置1包括三个或四个防护件4,在保证有效隔离人体皮肤和负离子产生部31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开口槽5的尺寸较大,满足要求。

本实施例的防护件4的顶部41高于负离子产生部31的顶端2mm至4mm。在这个高度差值范围内,负离子产生部件3释放出的负离子在防护件4朝向负离子产生部件3的表面聚集形成的负电势对负离子沿安装孔23的轴向运动的影响较小,从而负离子运动方向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太大偏移,有利于释放的负离子大部分能够越过防护件4的顶部41而扩散到外部环境中。另外,当防护件4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由于皮肤具有弹性,因此被防护件4围合起来的皮肤会朝向负离子产生部31进入到防护件4围合的空间。在这个高度差值范围内,防护件4能够阻止皮肤与负离子产生部31发生接触,提升穿戴过程的安全度。

本实施例的防护件4为柱状结构。防护件4背向壳体2的内侧表面21延伸。防护件4的顶部41为弧形,增大受力面积,与皮肤贴合体验更好。防护件4朝向负离子部的表面积小于防护件4远离负离子部的表面积,也即防护件4沿安装孔23的径向方向的纵截面逐渐扩大且防护件4朝向安装孔23的纵截面小于背向安装孔23的纵截面。这样,由于防护件4朝向负离子的表面积小,因此在该表面聚集的负离子少,产生的负电势低,有利于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向外部环境运动。本实施例的相邻的两个防护件4之间形成的开口槽5呈U形。开口槽5的槽底51可以与壳体2的内侧表面21相齐平,也可以高于内侧表面21。

本实施例的壳体2的内侧表面21包括凹陷部6。安装孔23设置于凹陷部6的底部。安装孔23的轴线与凹陷部6的轴线重合。安装孔23的轴线与凹陷部6的底部的横截面相垂直。至少两个防护件4围绕凹陷部6周向设置。负离子产生部31产生的负离子会在凹陷部6聚集,从而凹陷部6处会形成负电势。该负电势能够对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施加相斥力,以促使更多的负离子朝向外部环境运动,也即负离子沿远离凹陷部6的方向以及安装孔23的轴向方向运动,有利于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大部分释放到外部环境中,增大负离子产生装置1的负离子释放量。

本实施例的凹陷部6为一体成型。凹陷部6的横截面从凹陷部6的开口至底部逐渐缩小。例如,凹陷部6为球面、圆锥面或抛物面。在优选实施例中,凹陷部6为抛物面。凹陷部6的纵截面的轮廓线为一抛物线。负离子产生部31设置于抛物面的焦点处,也即抛物线的焦点。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会不断地在抛物面上聚集,直至抛物面形成的负电势达到一定电势时,负离子在该负电势的斥力作用下无法再运动至抛物面。由于抛物面的结构自身具有聚焦特性,因此抛物面的负电势也分布均匀,在焦点处的电势作用力最大,因此对处于焦点处的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受到该负电势的斥力更加均衡,负离子的运动方向大致相同,使得负离子容易释放到外部环境中,提高负离子释放数量。

本实施例的凹陷部6也可以是拼接成型。凹陷部6包括底部61和侧部62。本实施例的底部61为平面,与安装孔23的轴线垂直。凹陷部6的侧部62的横截面从凹陷部6的开口至底部61逐渐缩小。例如,凹陷部6的侧部62为球面、圆锥面或抛物面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凹陷部6的侧部62为抛物面的一部分。凹陷部6的侧部62的纵截面的轮廓线为一抛物线段。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会不断地在底部61和侧部62上聚集,直至底部61和侧部62形成的负电势达到一定电势时,负离子在该负电势的斥力作用下无法再运动至底部61和侧部62。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受到该负电势的斥力作用,使得负离子容易释放到外部环境中,提高负离子释放数量。

本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部31包括钢针、碳刷或其他可以释放负离子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离子产生装置1,在壳体2的内侧表面21上设置有负离子产生部31以及环绕负离子产生部31的防护件4。防护件4在对人体皮肤和负离子产生部31进行有效隔离的同时也能够避免负离子产生部31释放的负离子在防护件4上聚集数量过多而影响负离子释放到外部环境的数量,既有利于对人身形成保护,提升穿戴过程的安全度,又有利于提高负离子释放到外部环境的数量。在壳体2的内侧表面21上设置凹陷部6,并将负离子产生部31设置于凹陷部6后,凹陷部6上会聚集一定数量的负离子并形成负电势。该负电势会对负离子施加排斥力,从而推动负离子朝向外部环境运动,增大负离子的释放量。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可穿戴式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负离子产生装置1。在穿戴本实施例的可穿戴式设备时,既能够获得充足数量的负离子,又能够获得穿戴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