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及与其相对接的电源母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956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及与其相对接的电源母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插接件,特别涉及一种易插拔电源公头及与其相对接的电源母头。



背景技术:

电源公头和电源母头是相互对接的电连接插件,在很多需要导电的物品中都配备有电源公头或电源母头,其作用都是用于导电。但有一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导通电源,还需要有通气或通液体的接口,如具有电动按摩功能的拔罐器,在拔罐和按摩的时候,拔罐器不但要与电源连接,还要与负压泵连接,与电源连接驱动按摩器振动的电机才能够正常工作,与负压泵连接才能将罐体中的气体抽出形成负压环境,拔罐器上必须同时连接有电源接头和导气的接头,不但产品结构复杂,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及与其相对接的电源母头。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包括通气管体Ⅰ、绝缘层Ⅰ、正极导电体Ⅰ、绝缘层Ⅱ、负极导电体Ⅰ,绝缘层Ⅰ设置在通气管体Ⅰ的外表面,通气管体Ⅰ的上下两端分别突出绝缘层Ⅰ的上下两端面,正极导电体Ⅰ包裹在绝缘层Ⅰ外表面,且在正极导电体Ⅰ上端和下端还分别露出一段绝缘层Ⅰ,绝缘层Ⅱ设置在正极导电体Ⅰ的外表面,正极导电体Ⅰ的上段未被绝缘层Ⅱ覆盖形成公头正极接触部,负极导电体Ⅰ包裹在绝缘层Ⅱ外表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正极导电体Ⅰ的外径与露出正极导电体Ⅰ上下端的绝缘层Ⅰ外径相等,即正极导电体Ⅰ外表面与绝缘层Ⅰ外表面之间无阶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正极导电体Ⅰ的下端也未被绝缘层Ⅱ全部覆盖而露出绝缘层Ⅱ下端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负极导电体Ⅰ上端和下端还分别露出一段绝缘层Ⅱ,负极导电体Ⅰ上端的外径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上端的绝缘层Ⅱ的外径相等,即负极导电体Ⅰ上端外表面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上端的绝缘层Ⅱ之间无阶梯;负极导电体Ⅰ下端的外径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下端的绝缘层Ⅱ的外径相等,即负极导电体Ⅰ下端外表面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下端的绝缘层Ⅱ之间无阶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绝缘层Ⅱ靠中部位置突出设置有圆环形突肩,负极导电体Ⅰ也包裹在圆环形突肩的外表面,且负极导电体Ⅰ由圆环形突肩下侧继续向下延伸包裹在圆环形突肩下侧的绝缘层Ⅱ外表面,圆环形突肩上侧的一段导体为负极导电体Ⅰ的公头负极接触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圆环形突肩下侧有一段负极导电体Ⅰ的外表面设置有便于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安装的外螺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与上述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相对接的电源母头,包括通气管体Ⅱ、绝缘层Ⅲ、正极导电体Ⅱ、绝缘层Ⅳ、负极导电体Ⅱ,绝缘层Ⅲ设置在通气管体Ⅱ的外表面,通气管体Ⅱ的上下两端分别突出绝缘层Ⅲ的上下两端端面,通气管体Ⅱ是导电材料制作形成,通气管体Ⅱ的管壁为正极导电体Ⅱ,正极导电体Ⅱ内壁为母头正极接触部,母头正极接触部的内径与公头正极接触部的外径相等,负极导电体Ⅱ包裹在绝缘层Ⅲ外表面,绝缘层Ⅳ设置在负极导电体Ⅱ的外表面,负极导电体Ⅱ的上端至少局部露在绝缘层Ⅲ和绝缘层Ⅳ外,负极导电体Ⅱ下端突出绝缘层Ⅳ下端端面形成母头负极接触部,正极导电体Ⅱ外壁与负极导电体Ⅱ内壁形成可收容公头负极接触部的收容空间,公头负极接触部的外径与母头负极接触部的内径相等。

本发明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及与其相对接的电源母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电源公头和电源母头中分别设有通气管体,在电源公头和电源母头对接时两通气管体能够完整的对接形成畅通的导气或导液体管道,能够满足既需要导电又需要导气体或液体的仪器使用,使得使用该电源公头和电源母头的仪器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及与其相对接的电源母头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与图1所示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相对接的电源母头;

附图标号说明:1-通气管体Ⅰ,2-绝缘层Ⅰ,3-公头正极接触部,4-正极导电体Ⅰ,5-绝缘层Ⅱ,6-公头负极接触部,7-负极导电体Ⅰ,8-圆环形突肩,9-外螺纹,10-通气管体Ⅱ,11-绝缘层Ⅲ,12-负极导电体Ⅱ,13-绝缘层Ⅳ,14-收容空间,15-母头负极接触部,16-正极导电体Ⅱ,17-母头正极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简称“电源公头”),包括通气管体Ⅰ1、绝缘层Ⅰ2、正极导电体Ⅰ4、绝缘层Ⅱ5、负极导电体Ⅰ7。

绝缘层Ⅰ2设置在通气管体Ⅰ1的外表面,通气管体Ⅰ1的上下两端分别突出绝缘层Ⅰ2的上下两端面。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体Ⅰ1是由一条外表面包有塑料层的金属管制作形成,当然通气管体Ⅰ1也可以是强度较好的塑料管。正极导电体Ⅰ4包裹在绝缘层Ⅰ2外表面,且在正极导电体Ⅰ4上端和下端还分别露出一段绝缘层Ⅰ2,正极导电体Ⅰ4的外径与露出正极导电体Ⅰ4上下端的绝缘层Ⅰ2外径相等,即正极导电体Ⅰ4外表面与绝缘层Ⅰ2外表面之间无阶梯。绝缘层Ⅱ5设置在正极导电体Ⅰ4的外表面,正极导电体Ⅰ4的上段未被绝缘层Ⅱ5覆盖形成公头正极接触部3,正极导电体Ⅰ4的下端也未被绝缘层Ⅱ5全部覆盖而露出绝缘层Ⅱ5下端面,方便与外接正极导线焊接或连接,与本发明电源公头连接的电源线是本专利申请发明人发明的“通气或通液体的防短路电源线”,该“通气或通液体的防短路电源线”已经申请中国专利,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负极导电体Ⅰ7包裹在绝缘层Ⅱ5外表面,且在负极导电体Ⅰ7上端和下端还分别露出一段绝缘层Ⅱ5。负极导电体Ⅰ7上端的外径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7上端的绝缘层Ⅱ5的外径相等,即负极导电体Ⅰ7上端外表面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7上端的绝缘层Ⅱ5之间无阶梯;负极导电体Ⅰ7下端的外径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7下端的绝缘层Ⅱ5的外径相等,即负极导电体Ⅰ7下端外表面与露出负极导电体Ⅰ7下端的绝缘层Ⅱ5之间无阶梯。绝缘层Ⅱ5靠中部位置突出设置有圆环形突肩8,负极导电体Ⅰ7也包裹在圆环形突肩8的外表面,且负极导电体Ⅰ7由圆环形突肩8下侧继续向下延伸包裹在圆环形突肩8下侧的绝缘层Ⅱ5外表面,圆环形突肩8上侧的一段导体为负极导电体Ⅰ7的公头负极接触部6。在圆环形突肩8下侧有一段负极导电体Ⅰ7的外表面设置有便于电源公头安装的外螺纹9,外螺纹9下侧还向下延伸有一段导电体,该导电体用于与外接负极导线焊接或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与上述通气或通液体易插拔电源公头相对接的电源母头(简称“电源母头”),包括通气管体Ⅱ10、绝缘层Ⅲ11、正极导电体Ⅱ16、绝缘层Ⅳ13、负极导电体Ⅱ12。

绝缘层Ⅲ11设置在通气管体Ⅱ10的外表面,通气管体Ⅱ10的上下两端分别突出绝缘层Ⅲ11的上下两端端面,通气管体Ⅱ10是导电材料制作形成,通气管体Ⅱ10的管壁为正极导电体Ⅱ16,正极导电体Ⅱ16内壁为母头正极接触部17,突出绝缘层Ⅲ11上端面的正极导电体Ⅱ16用于与外接正极导线焊接或连接。母头正极接触部17的内径与公头正极接触部3的外径相等。负极导电体Ⅱ12包裹在绝缘层Ⅲ11外表面,绝缘层Ⅳ13设置在负极导电体Ⅱ12的外表面,负极导电体Ⅱ12的上端至少局部露在绝缘层Ⅲ11和绝缘层Ⅳ13外,方便负极导电体Ⅱ12与外接负极导线焊接或连接,与本发明电源母头连接的电源线也是本专利申请发明人发明的“通气或通液体的防短路电源线”。负极导电体Ⅱ12下端突出绝缘层Ⅳ13下端端面形成母头负极接触部15,正极导电体Ⅱ16外壁与负极导电体Ⅱ12内壁形成可收容公头负极接触部6的收容空间14,公头负极接触部6的外径与母头负极接触部15的内径相等。

使用时,可将电源公头安装是仪器上,仪器需要接通电源时,直接将电源母头插接在电源公头上即可,此时,电源母头的母头正极接触部17与电源公头的公头正极接触部3相互接触,电源母头的母头负极接触部15与电源公头的公头负极接触部6相互接触,通气管体Ⅰ1上段的绝缘层Ⅰ2延伸至通气管体Ⅱ10内腔中,通气管体Ⅰ1和通气管体Ⅱ10能够完整的对接形成畅通的导气或导液体管道。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