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排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836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排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水排插。



背景技术:

排插俗称拖线板,其指的是可以移动的多孔插座。排插因其具有可移动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排插可以同时给多个电器供电,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电路。但是,排插在使用时一般都是放置在地上或桌上,如果不小心将水洒在排插上就会容易短路、漏电,导致触电事故发生,严重时可能威胁到生命。现有排插的插孔开设在主体的表面,当水洒在排插主体上时,水很容易沿着插孔进入主体内部,造成短路。此外,现有排插并没有设置有遇到水便会自动断开主体内部电路的保护装置,防水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不容易进入主体内部,且遇水便会自动断开主体内部电路的防水排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排插,包括主体、挡板和电源线;所述主体的相对两侧向上延伸形成凸壁;两凸壁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导轨滑动安装在所述凸壁上;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湿敏传感器和若干凸台,且所述湿敏传感器和所述凸台均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方;所述凸台沿所述挡板的滑动方向排列,其上表面设置有插孔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和三金属导电片,三金属导电片分别对应所述电源线的零线、地线和火线,且所述电源线的零线和地线分别连接其对应的金属导电片;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所述继电器包括一动触点和两常开触点,两常开触点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线的火线以及火线所对应的金属导电片;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继电器、湿敏传感器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电路板提供电源,其将从所述电源线获得的交流电转换成的直流电传送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直流电后,通过其内部的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分配于继电器;同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内部的da转换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分配于湿敏传感器;

所述湿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主体上表面的湿度,并生成湿度信号发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湿度信号计算出相对湿度值,并将该相对湿度值与饱和值100%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显示相对湿度值等于饱和值,所述控制模块产生中断指令发于所述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用于断开电源线的火线与相应金属导电片的连接;所述继电器接收中断指令后,其动触点脱离两常开触点,使火线与其对应的金属导电片的连接断开。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易扩展、性价比高等优点,便于控制模块的设计,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地,所述凸壁与导轨所在侧的侧面上开设有连接导轨所在侧的通水孔,所述通水孔还位于凸壁的底部。当水不小心洒在所述主体上时,所述通水孔便于加快所述主体上表面的排水速度,避免积水漫过所述橡胶垫,从而进入所述凸台和主体的内部,造成危险。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高度为20mm~30mm。所述凸台将所述插孔与主体上表面隔离,可以有效避免所述主体表面的积水进入所述凸台和主体的内部;但是,从节约制造材料、产品的美观角度出发,所述凸台的高度不宜过高。

优选地,所述主体开设有供所述电源线穿过的通线孔;所述通线孔与所述电源线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通线孔便于电源线与所述主体内部元器件的连接;所述密封圈能够避免水从通线孔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

优选地,每一凸台上的所述插孔结构为两脚插孔或者三脚插孔,每脚插孔的上边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插孔匹配的橡胶垫。当用电器插头的插脚插入所述插孔时,插脚的支撑部将所述插孔遮挡,可以有效避免水可以直接进入插孔;一个所述凸台上安装一组所述插孔,这样,排插使用时就不会出现有多余的插孔暴露在插头外侧的情况,有效提高了防水性能。所述两脚插孔和所述三脚插孔便于满足用电器插头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橡胶垫的高度为1mm~2mm。用电器插头的插脚插入所述插孔时,插头上的插脚支撑部与所述橡胶垫紧密接触,并形成封闭结构,避免水接触插头的插脚或进入所述凸台和主体的内部;但是,所述橡胶垫的高度不宜过高,避免插头与所述插孔的连接不牢固,产生松动,破坏了密封结构。

优选地,每组所述插孔结构的两两插孔之间开设有导水槽。当水不小心洒在工作中的用电器插头上时,水可能会沿着插头流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所述导水槽可以加快所述凸台上表面的排水速度,避免水进入所述凸台和主体的内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有湿敏传感器,用于检测主体上表面的湿度,并生成湿度信号发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湿度信号计算出相对湿度值,并将相对湿度值与饱和值100%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显示相对湿度值等于饱和值,控制模块产生中断指令发于继电器;继电器接收中断指令后,断开电源线火线与对应金属导电片的连接,避免短路和漏电危险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排插的防水效果。

2.本发明的凸壁上设置有挡板;当凸台上的插孔均不使用时,滑动挡板,将插孔挡住,起到防水、防尘、防触电的效果;当需要使用插孔时,滑动挡板挡住其他闲置的插孔即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3.本发明的主体上表面设置有凸台将插孔与主体上表面隔离,且插孔的上边缘设置有橡胶垫与用电器插头上的插脚支撑部形成封闭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主体上表面的积水进入凸台和主体的内部;相比现在排插直接将插孔开设在主体上表面,本发明的防水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附图中,1-主体、2-凸壁、21-导轨、22-通水孔、3-挡板、4-凸台、41-插孔结构、42-橡胶垫、43-导水槽、5-湿敏传感器、6-电源线、61-火线、62-零线、63-地线、7-密封圈、8-金属导电片、100-电源模块、200-控制模块、300-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防水排插,包括主体1、挡板3和电源线6。主体1开设有供电源线6穿过的通线孔,便于电源线6与主体1内部元器件的连接。通线孔与电源线6之间安装有密封圈7,以避免水从通线孔进入主体1的内部。

主体1的相对两侧向上延伸形成凸壁2,两凸壁2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导轨21,导轨21与主体1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挡板3通过导轨21滑动安装在凸壁2上,便于遮挡闲置的插孔结构41,且起到防水、防尘、防触电的作用,同时不会影响用电器插头的插入使用。凸壁2与导轨21所在侧的侧面上开设有连接导轨所在侧的通水孔22,通水孔22还位于凸壁2的底部,这样设计增强主体1上表面的排水效果,避免产生积水。

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湿敏传感器5和凸台4,且湿敏传感器5和凸台4均位于挡板3的下方,凸台4沿挡板3的滑动方向排列,其上表面设置有插孔结构41。使用排插时,从排插的两端依次选用插孔结构41来连接用电器插头,由于凸台4沿挡板3的滑动方向排列,这样便于挡板3遮挡其他闲置的插孔结构41,避免存在闲置的插孔结构41未被遮挡的情况。每一凸台4上的插孔结构41为两脚插孔或者三脚插孔,每个凸台4上只安装一组插孔,避免使用时出现有多余插孔暴露在用电器插头的外侧,并因此导致水可以直接从插孔进入凸台4内部的情况。插孔为两脚插孔或者三脚插孔,便于满足用电器插头的需求。每脚插孔的上边缘固定安装有与插孔匹配的橡胶垫42,优选地,橡胶垫42的高度为1mm~2mm。用电器插头的插脚插入插孔时,插头上的插脚支撑部与橡胶垫42紧密接触,并形成封闭结构,避免水接触插头的插脚或进入凸台4和主体1的内部。每组插孔结构的两两插孔之间开设有导水槽43,这样增强凸台4上表面的排水效果,避免水进入凸台4和主体1的内部。凸台4的高度为20mm~30mm,凸台4将插孔与主体1上表面隔离,可以有效避免主体1表面的积水进入凸台4和主体1的内部。

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和三金属导电片8,三金属导电片8分别对应电源线6的零线62、地线63和火线61,且电源线6的零线62和地线63分别连接其对应的金属导电片8。

电路板包括电源模块100、控制模块200和继电器300。电源模块100连接电源线6的火线61和零线62。继电器300包括一动触点和两常开触点,两常开触点分别连接电源线6的火线61以及火线61对应的金属导电片8。控制模块200分别与电源模块100、继电器300、湿敏传感器5相连。优选地,控制模块200为单片机,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易扩展、性价比高等优点,便于控制模块200的设计,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电源模块100,用于给电路板提供电源,其将从电源线6获得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传送于控制模块200。控制模块200接收直流电后,通过其内部的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分配于继电器300;同时,控制模块200通过其内部的da转换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分配于湿敏传感器5。

湿敏传感器5,用于检测主体1上表面的湿度,并生成湿度信号发于控制模块200。控制模块200根据湿度信号计算出相对湿度值,并将该相对湿度值与饱和值100%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显示相对湿度值等于饱和值,控制模块200产生中断指令发于继电器300。

继电器300,用于断开电源线6的火线61与相应金属导电片8的连接。继电器300接收中断指令后,其动触点脱离两常开触点,使火线62与其对应的金属导电片8的连接断开。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