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1805发布日期:2019-03-05 20:1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产品的上盖与壳体之间通过卡扣件进行卡固,比如电话听筒的上盖与机壳之间,若使用者需要将上盖从壳体上拆卸下来时,只需将卡扣件从壳体中抠出,即可将上盖从壳体上分离出来。但是,卡扣件为小型零件,在使用者频繁的拆装过程中,若不稍加留意,则容易遗失;使用者在将卡扣件从壳体中抠出时,由于卡扣件与壳体之间存在干涉,需要手指用一定的力才可将卡扣件拆下,因此存在弄伤手指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动作件不易丢失的按键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

支撑件,包括相互分割设置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

按压件,通过连接组件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动作件,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以及

传动组件,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部并转动地连接所述按压件和所述动作件;

当所述按压件被初次按压时,所述按压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动作件顶出所述第二固定部;

当所述按压件被再次按压时,所述按压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动作件收缩至所述第二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部和按压本体,所述第一固定部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凸柱和固定座,所述按压本体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按压本体设有第一凸柱、卡合部和第一凸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固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凸柱和所述第二凸柱,所述卡合件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卡合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以及第四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为斜面,其最高处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以及所述第四滑轨呈由高至低设置的阶梯结构,所述第四滑轨高于所述第一滑轨的最低处;所述第三滑轨包括用于与所述卡合件相卡合的卡合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凸柱和所述第二凸柱套接;所述卡合件为连杆,其包括第二凸轴和卡钩,所述第二凸轴与所述固定座配合以使所述卡合件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合壁配合以使所述卡合件固定所述按压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还包括呈阶梯结构设置的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按压本体还包括抵挡部,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第二挡墙,所述抵挡部和所述第一挡墙配合以限制所述按压部的滑动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动作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部和动作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三挡墙、第四挡墙以及设于第三挡墙和第四挡墙之间的第二滑槽,所述滑动部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以使所述动作件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以及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部,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按压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远离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动作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部呈圆柱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三固定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包括第三凸轴,所述第二传动件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三凸轴配合以使所述第二传动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按压件。

进一步地,所述动作件包括第四凸轴,所述第三传动件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四凸轴配合以使所述第三传动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动作件。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的按压件通过连接组件可自锁且可伸缩的连接至支撑件,并通过传动组件驱使动作件动作,以实现锁固或触发功能,当上述按键结构作为锁固件使用时,按压按压件即可使动作件伸出或收缩,从而达到解锁或锁固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存在损伤手指的风险;动作件与传动组件连接在一起,拆装时动作件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按键结构包括支撑件、按压件、动作件、连接组件和传动组件。

图2所示为图1中所述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所述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所述按键结构组装后移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所述动作件凸伸出所述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所述按键结构的所述动作件收缩至所述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按键结构100包括支撑件110和设于支撑件110上的按压件120、动作件130、传动组件140、连接组件150以及盖板160。请一并参照图2,支撑件110包括相互分割设置的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固定部112以及第三固定部113。第一固定部111大致呈长方体状,其中间设有滑槽1111,第一固定部111包围该滑槽1111的第一侧壁上设有凸柱1112,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设有连通至滑槽1111的开口1117;第一固定部1111还设有呈阶梯结构的挡墙1113和1114,其中,挡墙1113高于挡墙1114,挡墙1113大致呈l形,其远离挡墙1114的一端设有固定座1115,固定座1115设有轴孔1116。第二固定部113为支撑件110凸设的结构,其呈圆柱状。第三固定部112包括挡墙1121、1123以及设于挡墙1121、1123之间的滑槽1122,挡墙1121和1123呈平行设置。

请一并参照图3,按压件120大致呈薄板状,其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主体121和按压部122以及设于按压主体121上的凸柱123和凸轴124,按压主体121和按压部122呈阶梯结构设置,按压主体121尺寸与滑槽1111适配以使按压主体121可滑动地安装于滑槽111中。按压主体121包括滑轨1211、1212、1213、1214和抵挡部1215,滑轨1211、1212、1213和1214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回路,滑轨1211为斜面,滑轨1211的最高处、滑轨1212、1213和1214呈由高至低阶梯结构设置,滑轨1214高于滑轨1211的最低处,滑轨1213设有呈v形状的卡合壁1216。凸柱123和抵挡部1215分别设有按压主体121的两侧,凸轴124设于抵挡部1215上。

动作件130包括滑动部131和设于滑动部131两端的连接部132和动作部133,滑动部131呈长方体状,其尺寸与滑槽1122适配以便可滑动的安装于滑槽1122中,连接部132设有凸轴1321。根据按键结构100的不同用途,动作件130可进行相应的设置,例如,当按键结构100作为锁固结构使用时,动作件130为锁固件,而动作部133作为锁固结构,其可设置卡钩、卡扣或卡块等结构。当按键结构100作为按键使用时,动作件130为触发按键,而动作部133为触发部,其可设置触动结构。

传动组件140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传动件141、第二传动件142以及第三传动件143,第一传动件141设有凸柱1412和用于与支撑件110的第三固定部113配合的轴孔1411,第二传动件142设有轴孔1421和用于与按压件120的凸轴124配合的轴孔1422,第三传动件143设有轴孔1432和用于与动作件130的凸轴1321配合的轴孔1431,第一传动件141、第二传动件142和第三传动件143之间通过凸轴1412、轴孔1421和1432的配合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连接组件150包括卡固件151和弹性件152,卡固件151呈柱状,其两端设有用于与支撑件110的固定座1115的轴孔1116配合的凸轴1511和用于与按压件120的卡合壁1216配合卡固的卡钩1512。弹性件152用于弹性的连接支撑件110和按压件120,优选的,弹性件152为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5对按键结构100的组装及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组装时,先同时将按压件120的按压本体121和按压部122分别安装至支撑件110的滑槽1111和开口1117中,使得按压件120通过按压本体121和滑槽1111的配合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撑件110上;然后将连接组件150的弹性件152的两端分别套在凸柱123和1112上以使按压件120通过弹性件152弹性的连接至支撑件110,卡固件151的凸轴1511安装在固定座1115的轴孔1116以使卡固件15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件110上,卡钩1512安装在滑槽1211并位于滑槽1211的最低处;接着将动作件130安装在支撑件110的滑槽1122中,使得动作件130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撑件110上;最后,将传动组件140第一传动件141的轴孔1411套在第三固定部113上,第二传动件142的轴孔1422套在按压件120的凸轴124上,第三传动件143的轴孔1431套在动作件130的凸轴1321上,并将盖板160扣合至第一固定部111,从而将按压件120和动作件130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工作时,按压件120为未被按压,弹性件152将按压件120顶起,使按压本体121的抵挡部1215抵接在支撑件110的挡墙1113上,卡固件151的卡钩1512位于滑轨1211的最低处,动作件130收缩于支撑件110的第二固定部112中。

如图5所示,初次按动按压件120的按压部122,按压本体121先沿着滑槽1211滑动并压缩弹性件152,卡固件151的卡钩1512沿着滑轨1211滑动,并在滑动到滑轨1211的最高处后掉入滑轨1212,然后继续在滑轨1212上滑动直至抵住滑轨1212的顶壁而无法继续移动,此时松开按压件120,弹性件152朝开口1117的方向推动按压件120,使卡固件151的卡钩1512沿着滑轨1212滑动并掉入滑轨1213,最后卡固件151的卡钩1512抵接并卡在滑轨1213的卡合壁1216上,使按压件120卡固在此位置。在上述过程中,按压件120通过传动组件140带动动作件130在滑槽1122中滑动,动作件130的动作部133先完全被顶出滑槽1122,然后动作部133再部分缩回滑槽1122中。

再次按压按压件120的按压部122,卡固件151的卡钩1512先沿着滑轨1213滑动并掉入滑轨1214,然后继续在滑轨1214上滑动直至抵住滑轨1214的顶壁而无法继续移动,此时松开按压件120,由于弹性件152的作用,按压件120被朝开口1117的方向推动,使卡固件151的卡钩1512沿着滑轨1214滑动,当抵挡部1215抵接挡墙1113时,按压件120停止移动,卡固件151的卡钩1512也由滑轨1214掉入滑轨1211并停留在滑轨1211的最低处。在此过程中,按压件120通过传动组件140带动动作件130在滑槽1122中滑动,动作件130的动作部133先完全被顶出滑槽1122,然后动作部133再全部缩回滑槽1122中。

在上述按键结构的一实施方式中,按键结构100可作为电话听筒的锁固结构使用,其中,听筒包括相互扣合的壳体和上盖,壳体和上盖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卡孔,支撑件110设于壳体上,按压件120凸伸于壳体外,动作件130为锁固件而设于卡孔处,当动作件130的动作部133完全卡在卡孔中时,动作部133的两侧分别挤压壳体和上盖,将上盖压向壳体以使上盖与壳体紧密挤压,从而达到将两者固定在一起的目的。

需要将上盖从壳体拆卸下来时,按压按压件120使动作件130的动作部133从卡孔处伸出,解除动作部133对上盖和壳体的挤压,从而可轻易的将上盖从壳体上拆卸下来。拆卸时无需用手指抠动动作件,不存在损伤手指的风险;动作件与传动件始终连接,不易遗落丢失。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按键结构100的按压件120通过连接组件150可自锁且可伸缩的连接至支撑件110,并通过传动组件140驱使动作件130动作,以实现锁固或触发功能,当上述按键100结构作为锁固件使用时,按压按压件120即可使动作件130伸出或收缩,从而达到解锁或锁固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存在损伤手指的风险;动作件130与传动组件140连接在一起,拆装时动作件130不易丢失。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方案和发明构思结合生成的实际需要做出其他相应的改变或调整,而这些改变和调整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