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5796发布日期:2018-09-21 21:4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上的金属配件对天线的性能会造成影响,例如包括金属网的听筒等,在天线工作时会吸收天线辐射功率,降低天线的辐射效率。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终端中的听筒金属网较靠近天线,在天线走线区域内,易影响分集天线的辐射性能。因此需要使得位于天线走线区域内的听筒金属网存在同时又不影响分集天线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听筒金属网影响分集天线的辐射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用于作为听筒金属网的第一分支;

馈点,所述馈点与所述第一分支电连接;

第二分支、第三分支和公共分支,所述第二分支与所述第三分支分别与公共分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公共分支的另一端与所述馈点电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第三分支和公共分支共同构成分集天线。

其中,所述第一分支为椭圆形圆环,所述椭圆形圆环的长轴一侧延伸,与所述馈点连接。

其中,所述公共分支包括第一谐振部、第一谐振部和第二谐振部,所述第一谐振部与所述馈点连接,所述第二谐振部与所述第一谐振部连接,所述第三谐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谐振部和第二分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谐振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椭圆形圆环的长轴方向,所述第二谐振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谐振部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谐振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谐振部的长度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分支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谐振部的长度方向。

其中,所述第三分支包括第四谐振部、第五谐振部和第六谐振部,所述第四谐振部由所述第二分支延伸形成,所述第五谐振部与所述第四谐振部连接,所述第六谐振部与所述第五谐振部连接,所述第四谐振部、第五谐振部和第六谐振部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第六谐振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四谐振部的长度方向。

其中,所述第五谐振部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六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同一个直角边,以形成所述弯折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分支为高频分支,所述第二分支和所述公共分支共同构成中频分支,所述第三分支和所述公共分支共同构成低频分支。

其中,所述高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所述椭圆形圆环的长轴长度和短轴长度的和;所述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所述第一谐振部的长度、所述第二谐振部的长度、所述第三谐振部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分支的长度的和;所述低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所述第一谐振部的长度、所述第二谐振部的长度、所述第三谐振部的长度、所述第四谐振部的长度、所述第五谐振部的长度和所述第六谐振部的长度的和;所述高频分支的谐振长度小于所述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所述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小于所述低频分支的谐振长度。

其中,所述高频分支与所述中频分支的耦合参数为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谐振部的间距;所述中频分支与所述低频分支的耦合参数为所述第二谐振部与所述第四谐振部的间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壳体;

用于作为听筒金属网的第一分支,所述第一分支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

馈点,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馈点与所述第一分支电连接;

第二分支、第三分支和公共分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第二分支与所述第三分支分别与公共分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公共分支的另一端与所述馈点电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第三分支和公共分支共同构成分集天线。

本发明通过将分集天线的一部分作为听筒金属网,分集天线和听筒金属网一体化设计,大大降低听筒的金属网对天线的辐射性能造成影响,同时能够降低研发和管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天线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天线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天线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天线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终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终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天线装置实施例包括第一分支101、第二分支102、第三分支103、公共分支104和馈点105,共同构成分集天线。其中,第一分支101用于作为听筒金属网;馈点105与第一分支101电连接;第二分支102、第三分支103分别与公共分支104的一端电连接,公共分支104的另一端与馈点10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分集天线为单极天线,分集天线谐振于四分之一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101、第二分支102、第三分支103、公共分支104都为金属网或金属线,馈点105为金属点,例如铝、铜或银制成的金属网、金属线或金属点。

具体的,第一分支101为椭圆形圆环,椭圆形圆环的长轴一侧延伸,与馈点105连接。公共分支10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谐振部1041、第二谐振部1042和第三谐振部1043,且第一谐振部1041与馈点105连接。第二分支102为矩形,第二分支102与第三谐振部1043连接。第三分支10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谐振部1031、第五谐振部1032和第六谐振部1033,第四谐振部1031由第二分支102延伸形成。其中,第一谐振部104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椭圆形圆环的长轴方向,第二谐振部104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谐振部1041的长度方向,第三谐振部104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谐振部1042的长度方向;第二分支10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三谐振部1043的长度方向;第四谐振部1031、第五谐振部1032和第六谐振部1033形成弯折结构,第六谐振部103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四谐振部1031的长度方向。

具体的,第一分支101为高频分支,第二分支102和公共分支104共同构成中频分支,第三分支103和公共分支104共同构成低频分支。在本实施例中,高频分支覆盖高频fhigh为2300~2700mhz,中频分支覆盖中频fmiddle为1700~2170mhz,低频分支覆盖低频flow为700~960mhz。高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椭圆形圆环的长轴长度d11和短轴长度d12的和l1,高频分支的谐振长度l1=c/(4*fhigh),其中c为光速,fhigh为高频频率。高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27.78~32.61毫米,例如27.78毫米、30毫米或32.61毫米。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第一谐振部1041的长度d21、第二谐振部1042的长度d22、第三谐振部1043的长度d23和第二分支102的长度d31的和l2,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l2=c/(4*fmiddle),其中c为光速,fmiddle为中频频率。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34.56~44.12毫米,例如34.56毫米、4.毫米或44.12毫米。低频分支的谐振长度为第一谐振部1041的长度d21、第二谐振部1042的长度d22、第三谐振部1043的长度d23、第四谐振部1031的长度d41、第五谐振部1032的长度d42和第六谐振部1033的长度d43的和l3,低频分支的谐振长度l3=c/(4*flow),其中c为光速,flow为低频频率。l3为78.13~107.14毫米,例如78.13毫米、90毫米、100毫米或107.14毫米;高频分支的谐振长度l1小于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l2,中频分支的谐振长度l2小于低频分支的谐振长度l3。第二分支102、第三分支103和公共分支104的宽度大于等于1毫米,例如1毫米、1.5毫米或2毫米。

高频分支与中频分支的耦合参数为第一分支101与第二谐振部1042的间距s1,其中,s1的长度为0.5~3毫米,例如0.5毫米、1毫米、2毫米或3毫米;中频分支与低频分支的耦合参数为第二谐振部1042与第四谐振部1032的间距s2,其中,s2的长度为0.5~3毫米,例如0.5毫米、1毫米、2毫米或3毫米。

当天线装置应用于不同的终端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分支101、第二分支102、第三分支103和公共分支104的长度以分别控制高频、中频和低频的频率覆盖范围;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分支101与第二谐振部1042的间距s1、第二谐振部1042与第四谐振部1032的间距s2以分别控制高频与中频、中频与低频的耦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谐振部1032为直角三角形,第四谐振部1031和第六谐振部1033分别连接于直角三角形的同一个直角边,以形成弯折结构。直角三角形远离第四谐振部1031和第六谐振部1033的角为45°。

参见图2,在天线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分支201、第二分支202、第三分支203和公共分支204,其中,第三分支203包括第四谐振部2031、第五谐振部2032和第六谐振部2033,其中,第五谐振部2032为直角三角形,第四谐振部2031和第六谐振部2033分别连接于直角三角形的同一个直角边,以形成弯折结构。直角三角形远离第四谐振部2031和第六谐振部2033的角为45°~90°,例如50°、60°、75°或90°。

参见图3,在天线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分支301、第二分支302、第三分支303和公共分支304,其中,第三分支303包括第四谐振部3031、第五谐振部3032和第六谐振部3033,其中,第五谐振部3032为直角梯形,第四谐振部3031和第六谐振部3033分别连接于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以形成弯折结构。直角梯形远离第四谐振部3031和第六谐振部3033的锐角为45°~90°,例如45°、60°、75°或90°。

参见图4,在天线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分支401、第二分支402、第三分支403和公共分支404,其中,第三分支403包括第四谐振部4031、第五谐振部4032和第六谐振部4033,其中,第五谐振部4032为矩形,第四谐振部4031和第六谐振部4033分别连接于矩形的同一边,以形成弯折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分集天线的一部分作为听筒金属网,分集天线和听筒金属网一体化设计,大大降低听筒的金属网对天线的辐射性能造成影响,同时能够降低研发和管控成本。

参见图5和图6,本发明终端实施例包括天线装置50和壳体60,天线装置50包括:

用于作为听筒金属网的第一分支501,第一分支501贯穿设置于壳体60;

馈点505,设置于壳体60内侧,馈点505与第一分支501电连接;

第二分支502、第三分支503和公共分支504,设置于壳体60内侧,第二分支502与所述第三分支503分别与公共分支504的一端电连接,公共分支504的另一端与馈点505电连接;

第一分支501、第二分支502、第三分支503和公共分支504共同构成分集天线。

具体的,天线装置50的结构参见上述天线装置实施例,其中,高频分支、中频分支或低频分支可以由第一分支501、第二分支502、第三分支503或公共分支504直接构成,也可以由第一分支501、第二分支502、第三分支503或公共分支504与终端主板上的元器件连接构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分集天线的一部分作为听筒金属网,分集天线和听筒金属网一体化设计,大大降低听筒的金属网对天线的辐射性能造成影响,同时能够降低研发和管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