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光电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294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光电微动开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动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光电微动开关,这类微动开关可用作鼠标等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当传动元件反向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微动开关的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其动触点的动作速度与传动元件动作速度无关。现有微动开关通常采用弹簧片作为力二次传动模块,通过弹簧片与定触点发生快速接触完成接通或断开操作;由于需要弹簧片较好的回弹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弹性好特制的铍青铜、锡青铜、不锈钢等材料制作成弹簧片,而这类弹簧片的寿命通常在300w次左右。

本申请人在之前申报亦以公告的专利中,也有诸多关于簧片的光电微动开关技术,簧片的结构本省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但如何将簧片和光路径开关以及光对管更好的更巧妙的结合到微动开关中,用以节约成本,提高制造效率,这一直是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的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优化的新型结构微动开关,可降低光对管和簧片的配置难度,提高制造效率。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光电微动开关,包括上盖、底板、支撑座、按压件和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弹性簧片,支撑座装配于底板上,所述上盖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按压件顶部伸出于上盖,按压件底部置于簧片上,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一光路开关柱和一组光对管,其中:所述光对管由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组成,贴装于底板上,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附近设置有一孔槽;所述光路开关柱的顶端与簧片的末端连接,光路开关柱的底端对应于所述孔槽,当按压件按压簧片时,光路开关柱的底端下行于孔槽中;所述光路开关柱上开设有光路径结构,该光路径结构随着光路开关柱上下移动,决定光对管所形成光路的连通或阻断。

作为优选的,所述光对管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相对而设,所述孔槽设置在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中间部位;所述光路开关柱的光路径结构为透光孔,透光孔随着光路开关柱上下移动,决定光对管所形成光路的连通或阻断。

作为优选的,所述光对管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同侧而设,所述孔槽设置在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附近邻侧;所述光路开关柱的光路径结构为反光镜,反光镜随着光路开关柱上下移动,决定光对管所形成光路的连通或阻断。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位于簧片的末端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光路开关柱穿过通孔至底板的孔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复数个插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卡扣,支撑座通过卡扣插入插孔实现与底板的固定连接。

本方案利用光路开关柱衔接簧片并结合光对管贴片底板的结构,不仅解决微动开关中采用贴片式光对管和簧片高度匹配的问题,节省生产成本,而且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机械机构与电气分离,可对底板覆膜防尘、防水、防静电(三防),本创新的结构适用性广泛,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去掉外壳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去掉外壳和支撑座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具体实施例的产品结构图。

其中:1底板、2支撑座、3光对管、4按压件、5簧片、6光路开关柱、7孔槽、8透光孔、9插孔、10通孔、11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电微动开关,可适用于鼠标或其他相关的需要通断信号的电子设备,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微动开关包括上盖11、底板1、支撑座2、按压件4和安装在支撑座2上的弹性簧片5,支撑座2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上盖1设置在支撑座2上;所述按压件4的顶部伸出上盖1,按压件4的底部置于簧片5上,使得按压件在外力按压时作用于簧片,实现点击功能,簧片5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本文中就不详细表述。

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微动开关还包括一光路开关柱6和一组光对管3,其中:所述光对管3由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组成(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作用属于现有常用技术,在本文不做详细表述),发光对管贴装于底板1上,而非是直立的安装竖直于底板,本处所指的贴装一是可以采用贴片技术快速将发光对管安装于底板,二是节约空间有利于光路开关柱和后叙孔槽的设计。底板1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附近设置有一孔槽7,孔槽的作用是使得管路开关柱可以伸入下去,保护开关柱和底板互不撞击且进一步的充分利用空间,确保开关柱上的光路径结构能够通断光路径;所述光路开关柱6的顶端与簧片5的末端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优选的实施方案可采用在开光柱顶端开插缝的方式实现,簧片末端插入插缝中即可;所述中光路开关柱6的底端对应于所述孔槽7,当按压件4被使用者按压时,传动至按压簧片5,进而使得光路开关柱6的底端下行于孔槽7中;所述光路开关柱6上开设有光路径结构,该光路径结构可以随着光路开关柱6的上下移动而移动,而光路径结构的上下移动可以决定光对管3 所形成的光路是连通的还是阻断,以实现开关功能,具体的光对管光路径开关原理和结构在此不详述,属于现有公知技术。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常见的,所述光对管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相对而设,如图1和2所示的,所述孔槽7设置在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中间部位;所述光路开关柱的光路径结构为透光孔8,透光孔8随着光路开关柱6的上下移动而移动,透光孔8的上下移动可以决定光对管所形成光路的连通或阻断,进而实现开关功能。

在另一种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光对管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同侧而设,所述孔槽设置在底板于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的附近邻侧;所述光路开关柱的光路径结构为反光镜,反光镜随着光路开关柱的上下移动而移动,反光镜的上下移动可以决定光对管所形成的光路的连通或阻断,该具体实施例在本文中并未图示,但这不影响对本实施例的理解和公开。

为了做到结构的稳定性和空间的巧妙利用,如图1和3所示的,所述支撑座2位于簧片5的末端设置有一通孔10,所述光路开关柱6 穿过通孔10至底板1的孔槽7;且光对管设置在该通孔底下的附近侧,不占用其他的空间。

为了方便装配,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复数个插孔9,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孔对应的卡扣,支撑座通过卡扣插入插孔实现与底板的固定连接。

在具体运用中,若底板直接为PCB板的话,本结构的开关其机械点击机构可与电气分离做PCB覆膜防尘、防水、防静电(三防),这在其他的结构方式中是很难实现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