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变压器的线包阻挡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00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微型变压器的线包阻挡定位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变压器的装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变压器线包阻挡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微型变压器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包括有线包、两个磁芯,在其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两个磁芯插于线包内,然后通过包胶机构,将胶带缠于磁芯的外侧,实现将磁芯与线包的固定,线包则是通过振动送料盘送至装配工作台上,在线包未到达装配工作台之前,需要停留着在挡料座上,能够保证当前的线包不会出料,当下一工位(即装配工作台上将两个磁芯装配于线包上)上完成装配,通过拨叉片将挡料座上的线包送至装配工作台上,在拨叉片送料的过程中,能够将下一个线包挡在挡料座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变压器线包阻挡定位机构,能够方便拨叉结构对线包的送料,在其下一次送料之前,线包始终位于挡料座上。

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微型变压器线包阻挡定位机构,包括有用于传送线包的挡料座,挡料座上设置有用于送料的送料槽,送料槽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送料槽的其中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拨叉结构插入至线包内进行送料的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出料口处设置有两个挡片,两个挡片分别为活动铰接于挡料座上的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的上活动端分别为用于对线包骨架的两端进行分别挡料的第一挡料端及第二挡料端,所述的第一挡片上还设置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使第一挡料端紧贴于出料口设置且在第一挡料端在远离于出料口后驱动其自动回位,所述的第二挡片在其自重作用下第二挡料端远离于出料口设置,挡料座上设置使第二挡料端紧贴于出料口设置的拉簧,所述的拉簧在第二挡料端远离于出料口的行程上其拉力逐渐减小设置,所述的挡料座上设置有与配重块对应的光耦感应开关,所述的第二挡片在第一挡片进行回位的过程中与其联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挡片上设置有抵于第一档片后端的联动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挡料座及第二挡片上分别设置有与拉簧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挡料座后段设置,第二连接端靠近于第二挡料端设置,且第一连接端的水平位置低于第二连接端设置,所述的第二挡片的铰接端位于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线所在的右下侧且位于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在的竖直、水平投影的位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没有进行送料之前,由于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上设置有第一挡料端及第二挡料端,能够对线包骨架上对应的部分进行挡料,实现线包在未送料之前的位置定位,在需要进行送料时,对应的拨叉结构通过缺口插入至线包的内孔,然后驱动线包使其往出料口方向进行出料,在出料的过程中,线包推动第一挡料端及第二挡料端使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发生摆动,当两者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出料口的端面时,线包能够从出料口处脱离,线包在推动第二挡料端时,由于拉簧与挡料座及第二挡片的连接、铰接端相对于拉簧的位置设置,能够使线包在推动第二挡料端时,具有较小的阻力,不会对线包造成摩擦损耗;在线包推动第一挡片时,配重块能够向挡料座后端摆动设置,此时,光耦感应开关能够感应到线包从挡料座中脱离的信号;完成送料后,在配重块的作用下,第一挡片开始回摆,在其回摆的过程中,能够驱动的联动部,辅助第二挡片使其进行回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二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挡料座;11-第一连接端;2-线包;3-送料槽;31-缺口;32-出料口;4-第二挡片;41-第二连接端;42-第二挡料端;43-联动部;44-铰接端;5-第一挡片;51-第一挡料端;52-配重块;6-光耦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微型变压器线包阻挡定位机构,包括有用于传送线包2的挡料座1,挡料座1上设置有用于送料的送料槽3,送料槽3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32,送料槽3的其中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拨叉结构插入至线包2内进行送料的缺口31,还包括位于出料口32处设置有两个挡片,两个挡片分别为活动铰接于挡料座1上的第一挡片5及第二挡片4,第一挡片5及第二挡片4的上活动端分别为用于对线包2骨架的两端进行分别挡料的第一挡料端51及第二挡料端42,所述的第一挡片5上还设置配重块52,所述的配重块52使第一挡料端51紧贴于出料口32设置且在第一挡料端51在远离于出料口32后驱动其自动回位,所述的第二挡片4在其自重作用下第二挡料端42远离于出料口32设置,挡料座1上设置使第二挡料端42紧贴于出料口32设置的拉簧(附图中省略),所述的拉簧在第二挡料端42远离于出料口32的行程上其拉力逐渐减小设置,所述的挡料座1上设置有与配重块52对应的光耦感应开关6,所述的第二挡片4在第一挡片5进行回位的过程中与其联动设置,第二挡片4上设置有抵于第一档片5后端的联动部43。

本实施例中,挡料座1及第二挡片4上分别设置有与拉簧对应的第一连接端11及第二连接端41,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位于挡料座1后段设置,第二连接端41靠近于第二挡料端42设置,且第一连接端11的水平位置低于第二连接端41设置,所述的第二挡片4的铰接端44位于第一连接端11及第二连接端41连接线所在的右下侧且位于第一连接端11及第二连接端41所在的竖直、水平投影的位置之间。这样的结构设置,在第二挡片4相对于出料口32向外摆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挡料端42受自重摆动的力度逐渐增大,有助于第二挡料端42向外侧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没有进行送料之前,由于第一挡片5及第二挡片4上设置有第一挡料端51及第二挡料端42,能够对线包2骨架上对应的部分进行挡料,实现线包2在未送料之前的位置定位,在需要进行送料时,对应的拨叉结构通过缺口31插入至线包2的内孔,然后驱动线包2使其往出料口32方向进行出料,在出料的过程中,线包2推动第一挡料端51及第二挡料端42使第一挡片5及第二挡片4发生摆动,当两者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出料口32的端面时,线包2能够从出料口32处脱离,线包2在推动第二挡料端42时,由于拉簧与挡料座1及第二挡片4的连接、铰接端相对于拉簧的位置设置,能够使线包2在推动第二挡料端42时,具有较小的阻力,不会对线包2造成摩擦损耗;在线包2推动第一挡片5时,配重块52能够向挡料座1后端摆动设置,此时,光耦感应开关6能够感应到线包2从挡料座1中脱离的信号;完成送料后,在配重块52的作用下,第一挡片5开始回摆,在其回摆的过程中,能够驱动的联动部,辅助第二挡片4使其进行回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