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智能防盗电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05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智能防盗电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智能安防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较好的实现电动车及电瓶的监控及防盗功能的电动车智能防盗电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交通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国家推行节能环保礼念后,电动车这一交通工具深得人们的喜爱。电动自行车的能源是最为环保的电力,因此发动时比机动车噪音要小,且无尾气排放,所以不会构成环境污染。且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推广性强。目前摩托车以及燃油助力车等机动车辆污染环境性强,而且无论是本身的价格还是燃料的价格都远高于电动车,因此电动车已经成为广大工薪阶层的最佳选择。然而随着电动车用户的不断增加,街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电动车的丢失率也在不断上升,让广大市民头痛不已。另外2007年以来,国内铅价一路飙升,致使各地电动车电池价格快速上涨,电动车的电池盒也成为小偷窥测的重点对象。再者,电动车的电池盒锁结构简单,很容易技术开锁,且锁定方式设计的不合理,偷电池盒甚至不需要开锁,只需倾斜着就可提拉出来,不需要费太大的周折,二、三秒就可以得手。因此各地电动车电池丢失十分频繁,被盗事件频频发生。

因此,需要一款优秀的电动车防盗报警定位器也是许多人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电动车中进行后装防盗定位器,而且安装位置也比较固定,要么安装在控制器旁边,要么安装在车头,对应有点经验的惯偷就能很快发现并进行拆除,所以起不到真正的防盗监控作用,另外后装电动车监控防盗产品只能单一监控电动车本身,对电动车上的电瓶无法兼顾监控防盗,并且后装电动车监控防盗产品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进行安装,对电动车本身的原始电线需要进行改动,还存在一定的自燃风险,从而影响了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

因此,有鉴于常见的先前技术有上述缺点,发明人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提高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的电动车智能防盗电瓶。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动车智能防盗电瓶,包括电瓶、控制模块、声光告警模块和GPS防盗器,GPS防盗器与电瓶紧密连接,GPS防盗器包括:

一个用于采集电瓶电量和充放电性能曲线的数据采集模块;

一个用于实时定位电瓶地理位置的GPS模块;

一个用于将地理位置、突发的告警、电瓶电量及性能等信息进行通信交互的GSM模块;

一个用于感应电瓶由静态信号转变为动态信号的运动检测模块;

一个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输出控制模块;

一个用于输出告警信号的输出告警模块;

一个用于所有数据的采集、运算、处理以及通信交互的CPU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GPS模块、GSM模块、运动检测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和输出告警模块均与CPU处理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输出控制模块连接,声光告警模块与输出告警模块连接。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防盗器的外壳体,数据采集模块、GPS模块、GSM模块、运动检测模块、输出控制模块、输出告警模块和CPU处理模块均置于防盗器外壳体内。

进一步优选,GPS防盗器与电瓶紧密连接的连接结构为:电瓶的电池外侧面包覆有电池盒,电池盒的外侧面设有容置槽,外壳体嵌入于容置槽内,且容置槽的内侧面设有上卡槽、下卡槽和用于对防盗器进行供电的连接触点,外壳体上设有上卡块、弹性卡片和分别与连接触点和CPU处理模块连接的连接触头,上卡块嵌入于上卡槽内,弹性卡片嵌入于下卡槽内。

进一步优选,容置槽的开口边沿处设有密封环槽和凹槽,外壳体的侧部四边沿设有密封条,且密封条对应嵌于密封环槽内。

进一步优选,弹性卡片呈三角形状位于外壳体的底面。

进一步优选,CPU处理模块的型号采用MT6261或MT2503。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动车智能防盗电瓶,其结构安全稳定,实用性强,经济实惠,通过电动车电瓶与防盗定位报警器集成结合,解决了现有方案电动车后安装防盗定位器非常麻烦和后安装改动原车线路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还重点了解决电动车或是电瓶在某种场合被盗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靠的找回途径。做到电动车或是电瓶被偷的时候及时预警,使用户在第一时间可以掌握电动车或是电瓶的实时情况,使用户的出行安全有一定保障。解决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对电瓶电量状态及使用性能状态及时掌握,比如在电量低的时候提醒用户充电,比如在电瓶电化的一定程度的时候提醒用户更换电瓶。另外对于电瓶车代理商来说,使用此智能电瓶既可以真正做到防盗电动车和电动车上的电瓶,又可以节省后装防盗定位器人工成本,进一步做到了既能监控整车又能监控电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爆炸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GPS防盗的模块化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动车智能防盗电瓶,包括电瓶1、控制模块3、声光告警模块4和GPS防盗器2,GPS防盗器2与电瓶1紧密连接,控制模块3用于控制电瓶车的刹车或变速器车速,声光告警模块4用于检测告警信号并通过扬声器和LED灯光输出提醒车主或周围行人,其中电瓶可为一个电池构成或者多个电池进行串连构成,GPS防盗器包括:

一个用于采集电瓶电量和充放电性能曲线的数据采集模块6;实现实时监测电瓶的电量,充放电的情况,可以在电瓶低电量或是电瓶老化的情况下做出相关的预警提示的作用,做到第一时间提醒用户,从而判断当前电瓶是否损坏和老化等。

一个用于实时定位电瓶地理位置的GPS模块7;定位信息含经度,纬度,海拨,速度等信息,定位精度5-20米。

一个用于将地理位置、突发的告警、电瓶电量及性能等信息进行通信交互的GSM模块8;并通过GSM模块8发送至手持终端或管理后台终端,而且通信主要分上行和下行两类,其中上行通信,主要包括智能电瓶终端实时上传地理位置信息,上传突发的告警信息,上传电瓶电量及性能等基本信息等。而下行通信包括管理后台下发到智能电瓶终端的配置信息,布防信息等。

一个用于感应电瓶由静态信号转变为动态信号的运动检测模块9;当电动车停放于某处位置时,突发电动车的电瓶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此时该运动检测模块9将信号传送至CPU处理模块5,然后再通过GPS模块7对位置进行实时定位,GSM模块8将该定位信息发送至手持终端或管理后台终端,同时将该信息转变为告警信号通过输出告警模块12输入至声光告警模块4进行声光报警,从而实现了电动车在停止的状态,实时检测你的电动车或是电动车里的电瓶是否出现异常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你的电动车没有被盗而只是被别人碰撞了一下,其二是你的电动车或是里面的电瓶确实被小偷盯上了,不管是哪一种方面,考虑到全面防护,防盗监控器都会在第一时间把告警信息推送到指定用户手机上。

一个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输出控制模块10;将控制电动车的刹车信号和变速器的信号输出后输入至控制模块3进行控制,并且在检测电车动被盗的时候可以远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通过输出控制电动车的刹车或是加速控制器,使用电动车此时无法正常骑行,从而阻止小偷的偷盗行为。

一个用于输出告警信号的输出告警模块12;主要负责在电动车出现盗取的情况,输出告警模块12将告警信号输入至声光告警模块4并输出声光告警,主要是声音,提示周围的行人,对正在作案的小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一个用于所有数据的采集、运算、处理以及通信交互的CPU处理模块5;

数据采集模块6、GPS模块7、GSM模块8、运动检测模块9、输出控制模块10和输出告警模块12均与CPU处理模块5连接,控制模块3与输出控制模块10连接,声光告警模块4与输出告警模块12连接。其结构达到了监控定位控制器直接集成到电池里,实现的真正的防盗定位监控,既可以实现电动车的防盗,又可以实现电瓶的防盗的作用,并对电池本身的电量及充放电过程的曲线进行采集和监控;并做到及时的预警,保证电动车和电瓶的安全;对于后装的电动车经销商,可以实现防盗定位器的免安装,大大节省后装的人力成本。CPU处理模块5的型号采用MT6261或MT2503。

本实施例中通过还包括防盗器的外壳体21,数据采集模块6、GPS模块7、GSM模块8、运动检测模块9、输出控制模块10和输出告警模块12和CPU处理模块5均置于防盗器外壳体21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GPS防盗器2与电瓶1紧密连接的连接结构为:电瓶1的电池外侧面包覆有电池盒11,电池盒11的外侧面设有容置槽111,外壳体21嵌入于容置槽111内,且容置槽111的内侧面设有上卡槽112、下卡槽113和用于对防盗器进行供电的连接触点7,外壳体21上设有上卡块22、弹性卡片25和分别与连接触点7和CPU处理模块5连接的连接触头24,上卡块22嵌入于上卡槽112内,弹性卡片25嵌入于下卡槽113内,其结构使得即使小偷知道里面有相关防盗监控器,由于没有专用的工具也是无法拆解的,除非进行暴力破坏,而这样小偷就失去偷盗的意义,所以此方案可以真正实现电动车和电动电瓶的防盗,并为电动车或是电瓶被盗提供有效的破案保障。

本实施例中通过容置槽111的开口边沿处设有密封环槽115和凹槽116,外壳体21的侧部四边沿设有密封条23,且密封条23对应嵌于密封环槽115内,通过密封环槽115和密封条23的配合达到紧密配合,具有隐蔽,防水,安装方便等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卡片25呈三角形状位于外壳体21的底面;为了使得外壳体21方便扣合在容置槽111内,提高了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