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539阅读:1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时,由于变压器内部轻微放电,会产生一些气体,这种气体在行业内称为轻瓦斯;除轻瓦斯之外,变压器运行时,由于各种原因变压器会产生短路或遭遇雷击,使变压器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这种气体在行业内称为重瓦斯。

在带油枕结构的变压器中,为了检测轻瓦斯或重瓦斯,在油箱和储油柜之间装有气体继电器,以检测轻瓦斯和重瓦斯,但在目前的全密封变压器中,常配类似于QJMF—40型的气体继电器(以下称气体继电器),目前,该气体继电器检测重瓦斯的原理,主要有以下2种:

第一,如果产生重瓦斯,则油箱内部的压力会快速增加,因此将油箱内的绝对压力值作为重瓦斯的信号;但是,变压器运行时由于油受热膨胀,使油箱内的压力升高,当正常运行时油箱内的压力升高到气体继电器动作压力值时,气体继电器的开关被误触发,而错误发出重瓦斯信号。

第二,如果产生重瓦斯,则油箱内部的油面位置会下降,因此将油位低到一定值作为重瓦斯的信号;但是,当外部气温下降时,变压器油体积缩小,油位下降,当油位下降到气体继电器设定的油位值时,气体继电器的开关被误触发,而错误发出重瓦斯信号。

以上两种情况,变压器并没有产生重瓦斯,但气体继电器的开关均被错误触发,严重影响重瓦斯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可有效降低继电器开关错误触发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包括室体、滑动板和开关,室体的下端具有第一开口,滑动板滑动安装于室体内,该滑动板将室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室以及与第一开口连通的下腔室,且滑动板与室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和/或滑动板开有第一通孔,上腔室通过间隙和/或第一通孔与下腔室连通,开关固定于室体的上方。

优选的,还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固定于滑动板的上表面,远离滑动板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触发开关的触发端。

优选的,所述触发端包括一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所述开关为磁性开关。

优选的,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为弹簧,该弹簧安装于滑动板与室体的顶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室体的顶壁具有第二通孔,开关的触头或连杆上端穿接于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开关为行程开关,且该行程开关的触头与连杆的触发端对应。

优选的,第一密封件夹设于开关本体和室体顶壁之间。

优选的,室体的顶壁具有第二开口,一端盖位于第二开口的上方,端盖具有第三通孔,连杆远离滑动板的另一端依次滑动穿接于第二开口和第三通孔。

优选的,该突发压力继电器还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夹设于端盖和室体上端之间,密封圈具有第四通孔,连杆穿接于第四通孔且与第四通孔紧贴配合,第二密封件夹设于密封圈和室体的上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开关为行程开关,且该行程开关的触头与连杆的触发端对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正常安装和运输时,上腔室内大部分为空气,通过设置滑动板,当变压器产生重瓦斯时,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压力突然增加,上部空气容易被压缩,直接推动滑动板向上滑动,使开关触发;通过使滑动板与室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和/或滑动板开有第一通孔,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变压器油发热膨胀,或当变压器产生轻瓦斯时,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压力缓慢增加,气体或油缓慢流过第一通孔和/或间隙,使上腔室和下腔室压力平衡,滑动板不会向上滑动,不会使开关误触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室体;2、滑动板;3、下腔室;4、上腔室;5、连杆;6、触发端;7、开关;8、弹性件;9、第一通孔;10、变压器;11、第一密封件;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密封圈;15、第二通孔;16、第三通孔;17、第二密封件;1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突发压力继电器,包括室体1、滑动板2和开关7,室体1的下端具有第一开口12,该第一开口12与变压器10连通,因此变压器10内的油和气体可以流入该室体1,滑动板2滑动安装于室体1内,且滑动板2与室体1的内壁之间有间隙和/或滑动板2开有第一通孔9,该滑动板2将室体1分隔成上腔室4以及与第一开口12连通的下腔室3,上腔室4通过间隙和/或第一通孔9与下腔室3连通,下腔室3与变压器10连通;滑动板2具有第一通孔9,上腔室4通过第一通孔9和间隙与下腔室3连通,开关7固定于室体1的上方;当滑动板2向上滑动到靠近开关7的位置时,开关7被触发。

优选的,连杆5的一端固定于滑动板2的上表面,远离滑动板2的另一端形成为用于触发开关7的触发端6。

优选的,该突发压力继电器还包括一限位件(未示出),该限位块为挡块,设于室体1下端的内壁,用于限定滑动板2的最低位置,防止滑动板2滑入第一开口12;室体1由非导磁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铜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触发端6包括一磁性件,优选为磁铁,开关7为磁性开关,磁性开关是指采用磁通门技术制作感应探头,输入一定频率的励磁电流,在没有检测到永磁铁的磁场时,没有输出信号,当被检测物体(永磁铁)移动至检测区域时,磁场产生感应电流,与励磁电流迭加,产生一个信号脉冲,感应线圈将这个脉冲输入到IC里进行处理,驱动一个开关三极管,使之导通,启动一个继电器动作,输出信号。当变压器10产生重瓦斯时,由于下腔室3与变压器10连通,下腔室3的压力快速增加,下腔室3的气体或油短时间内难以全部通过第一通孔9和/或间隙流入上腔室4,下腔室3和上腔室4的压力差大于滑动板2的重力,产生足以推动滑动板2向上滑动的力,滑动板2带动连杆5向上滑动,由于连杆5的另一端形成为触发端6,且该触发端6包括一磁铁,因此该磁铁向上移动并靠近磁性开关,该磁性开关检测到磁铁靠近,磁性开关被触发,带动报警器报警,并且对该情况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为其它方式。当处理完毕且变压器10不再产生重瓦斯时,下腔室3和上腔室4的压力逐渐平衡,滑动板2缓慢回落至原来的位置。同时,为了防止变压器10产生重瓦斯时滑动板2过快向上滑动,可以在滑动板2和室体1的顶壁之间安装一弹性件8,优选为弹簧,起缓冲作用。

另外,当变压器10正常运行时油受热膨胀,或者变压器10产生轻瓦斯,油箱内的压力缓慢增加,由于下腔室3与变压器10连通,因此下腔室3压力大于上腔室4压力,在滑动板2上形成一个推动滑动板2向上腔室4运动的力,该力小于滑动板2的重力,因此无法推动该滑动板2向上滑动;下腔室3的气体或者油通过第一通孔9和/或间隙进入上腔室4,最终使下腔室3和上腔室4的压力保持平衡,滑动板2保持在原位,不会带动连杆5向上滑动而使开关7被误触发;或者变压器10降低负荷运行或气温下降时,下腔室3压力小于上腔室4压力,在滑动板2上形成一个推动滑动板2向下腔室3运动的力,但是由于挡块的作用,滑动板2保持在原位,不会滑入第一开口12。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室体1的上端具有第二通孔15,开关7的触头穿接于第二通孔15,且在开关本体和室体1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1,该第一密封件11优选为橡胶圈,以防气体或者油泄漏;开关7为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是位置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小电流主令电器,利用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当变压器10产生重瓦斯时,由于下腔室3与变压器10连通,下腔室3的压力快速增加,下腔室3的气体或油短时间内难以全部通过第一通孔9和/或间隙流入上腔室4,下腔室3和上腔室4的压力差大于滑动板2的重力,产生足以推动滑动板2向上腔室4滑动的推力,滑动板2带动连杆5向上滑动,由于连杆5的另一端为触发端6,该触发端6向上滑动并与行程开关的触头发生碰撞,行程开关被触发,带动报警器报警,并且对该情况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为其它方式。当处理完毕且变压器10不再产生重瓦斯时,下腔室3和上腔室4的压力逐渐平衡,滑动板2缓慢回落至原来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图3所示,室体1的上方具有第二开口13,且在该第二开口13上方设有端盖18,该端盖18具有第三通孔16,连杆5的一端与滑动板2的上表面连接,远离滑动板2的另一端依次滑动穿接于第二开口13和第三通孔16;开关7为行程开关,且该行程开关的触头与连杆5的触发端6对应;一密封圈14,优选为由金属波纹圈制成,该密封圈14夹设于端盖18和室体1上端之间,密封圈14具有第四通孔(未示出),连杆5穿接于第四通孔且与第四通孔紧贴配合不漏气,第二密封件17夹设于密封圈14和室体1的上端之间且将上腔室4与外界完全隔离,气体和油几乎不可能发生泄漏,密封效果更好。当变压器10产生重瓦斯时,由于下腔室3与变压器10连通,下腔室3的压力快速增加,下腔室3的气体或油短时间内难以全部通过第一通孔9和/或间隙流入上腔室4,下腔室3和上腔室4的压力差大于滑动板2的重力,产生足以推动滑动板2向上腔室4滑动的力,滑动板2带动连杆5向上滑动,由于连杆5的另一端为触发端6,该触发端6依次穿过第二开口13、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16,并与行程开关的触头发生碰撞,行程开关被触发,带动报警器报警,并且对该情况进行处理;当然也可以为其它方式。当处理完毕且变压器10不再产生重瓦斯时,下腔室3和上腔室4的压力逐渐平衡,滑动板2缓慢回落至原来的位置。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