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392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可选安装结构的模块化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五孔插座通常又称为二、三插,包括面壳、隔离盒、底壳、防护门组件和电极,面壳表面设有上下排列的二孔插孔和三孔插孔,隔离盒放置在面壳底部内侧、并与面壳底面共同围成防护门安装腔,隔离盒表面对应二插孔和三插孔设有通孔,通孔底部对应设有所述电极,电极设置在底壳内,底壳安装在面壳底部外侧。防护门安装腔内分别设有二孔防护门和三孔防护门,防护门通过弹簧复位,弹簧在一个平面内横向排列,以致插座模块尺寸面积大,成本高,并且整个模块安装固定不方便。

当进行安装时,现有的插座通常是通过例如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地安装就位,安装起来较为麻烦。例如,在插座的面壳或者底壳上设置有孔口,在安装时,螺钉穿过该孔口而拧入到与插座配合的面板上,由此将插座安装到该面板上。这种插座的安装通常需要借助于例如螺丝刀的安装工具,需要花费一定的安装时间。另外,现有的插座通常是不可拆卸的,而即便是可拆的,拆装也比较麻烦。

此外,现有的插座通常只提供一种安装方式,例如上述的借助于螺钉进行安装。这样,与插座配合的面板通常也需要采用相对应的安装结构,由此使得插座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面板采用另一种安装方式,那么插座可能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插座设计,以方便插座的安装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减小插座的尺寸,降低插座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多种可选安装结构的模块化插座。

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插座,其包括面壳、隔离盒和底壳,所述底壳在所述面壳下方可拆卸地配合到所述面壳以形成腔体,所述隔离盒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模块化插座的外周设置有卡扣式安装结构和卡夹式安装结构,所述模块化插座通过所述卡扣式安装结构和/或所述卡夹式安装结构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上提供有两种安装结构,安装人员在安装该模块化插座时可以根据与该模块化插座相配合的安装面板的安装结构来选择相应的安装方式,为模块化插座的安装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安装方式,扩展了模块化插座的应用范围。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式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面壳的外周上,包括从所述面壳向下延伸的引导件和设置在所述引导件端部处的卡勾。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模块化插座的安装过程中,所述引导件能够弹性变形,当所述模块化插座安装就位时,所述引导件能够复位以使得所述卡勾进行卡扣配合。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插座包括设置在所述面壳的相对两侧上的两个卡扣式安装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卡扣式安装结构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合适的数量。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夹式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外周上,包括从所述底壳的下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夹。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模块化插座的安装过程中,所述安装夹能够弹性变形,当所述模块化插座安装就位时,所述安装夹复位以与所述面壳配合而进行卡夹配合。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插座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的角部上的四个卡夹式安装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卡夹式安装结构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任何其它合适的数量。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式安装结构和所述卡夹式安装结构在所述模块化插座的外周上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上述卡扣式安装结构和卡夹式安装结构安装非常简单、方便,在安装时只需将模块化插座直接按入安装面板即可,在按入的过程中,卡扣式安装结构和/或卡夹式安装结构可以自动地与安装面板上的相应安装结构配合,而将模块化插座安装就位,不需要专门的安装工具,安装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少于现有技术的插座。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面壳和所述隔离盒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防护门组件,每个防护门组件都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防护门组件弹性地复位的弹性元件,所述至少两个防护门组件的弹性元件彼此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方式排列。

在模块化插座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用于防护门组件的弹簧采用沿竖直方向的上下叠置的布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的弹簧采用水平并排布置的方式相比,节省了需要的空间,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局部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进行安装的示意图,示出了卡扣式安装结构的细节;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利用卡扣式安装结构安装到面板上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进行安装的仰视图,示出了卡夹式安装结构的细节;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仰视透视图,示出了卡夹式安装结构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书的内容和附图实质上仅仅是示范性的,而并不是为了以任何方式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用的术语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能够理解到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应当解释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说,“包括”和“包含”应当解释为与术语“至少包括”或者“至少包含”同义。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顶”、“底”等是在正常安装和使用的状态下的相对方位。

以下将首先参考图1-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插座1,其包括面壳100、隔离盒200和底壳300。结合参考图2,从图示的方向看,底壳300在面壳100下方可拆卸地配合到面壳100以形成腔体320。在图示实施例中,面壳100大致为板状,底壳300大致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形式,面壳100配合到底壳300的开口端上。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面壳100上设置有配合部110,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两个配合部110。配合部110从面壳100向下延伸,在配合部110上设置有配合孔111。

底壳300的侧面上形成有配合部310,在该配合部310上形成有突起311。结合图2所示,当面壳100和底壳300配合时,面壳100的配合部110沿着底壳300的配合部310向下滑动,当配合部110的下边缘接触到配合部320上的突起311时,配合部110向外弹性变形以使得配合部110的下边缘能够越过突起311而继续向下滑动,直到突起311进入到配合部110的配合孔111中,此时配合部110的弹性变形复位,由此面壳100与底壳300配合,形成腔体320。当需要拆卸时,只需使配合部110向外弹性变形,使得突起311从配合孔111中脱离,此时将面壳100向上滑动即可使面壳100与底壳300分离。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面壳100和底壳300的配合可以采用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例如配合部110可以不进行弹性变形,而是突起311向内缩回并且能够回弹复位而进入到配合孔111中,使得面壳100与底壳300配合。或者,作为一种可选方式,例如在面壳100的配合部110上设置有突起,而在底壳300的配合部310上设置有对应的配合孔,等等。

隔离盒200设置在由面壳100和底壳300形成的腔体320内。在面壳100上形成有插孔,在隔离盒200上形成有与面壳100上的插孔相对应的插孔。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面壳100上形成有二插孔121和三插孔122,在隔离盒200上对应地形成有二插孔221和三插孔22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插孔除了上述形式之外,还可以为任何其它合适的形式,例如单个二插孔、单个三插孔、两个二插孔等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置。

在图示实施例中,三插孔的接地插孔设计在二插孔的中心线上,二插孔排列在三插孔的前方。二插孔既可以插圆柱插头,也可以插扁插头,结构排列紧凑合理。

在隔离盒200和底壳300之间布置有电极,该电极根据插座的应用进行配置,具体地与上述插孔相对应。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具有电极211和212,分别与上述二插孔121和三插孔122以及二插孔221和三插孔222相对应地设置。

在隔离盒200和面壳100之间设置有防护门组件230,防护门组件230为弹性结构的形式,包括防护门和用于使防护门组件弹性地复位的弹性元件,用于在插座不使用时覆盖隔离盒200上的插孔,而在插座使用时由插头推动以暴露插孔,在拔出插座之后能够复位到初始位置以覆盖插孔,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具有多个防护门组件的情况下,各防护门组件的弹性元件彼此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方式排列,优选地,各防护门组件的弹性元件彼此沿竖直方向排列。

在图示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防护门组件,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防护门组件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防护门组件。参考图1,第一防护门组件230包括第一防护门231和第一弹性元件232,第二防护门组件240包括第二防护门241和第二弹性元件242。结合图3所示,在装配之后,第一防护门231与第二防护门241并排布置,第一弹性元件232一端抵靠第一防护门231的上边缘处,另一端抵靠隔离盒200的侧壁,第二弹性元件242的一端抵靠第二防护门241的下边缘处,另一端抵靠第一防护门231的下边缘处,使得第一弹性元件232和第二弹性元件242彼此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方式排列,优选地沿竖直方向排列,其中第一弹性元件232处于第二弹性元件242上方。以上只是防护门组件的一种布置形式,防护门组件也可以具有其它的布置形式,例如第二弹性元件242也可以不抵靠第一防护门231的下边缘处,而是直接抵靠隔离盒200的侧壁。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232和第二弹性元件242为螺旋弹簧的形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防护门组件的弹性元件也可以为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弹性元件,例如弹簧片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防护门组件的弹性元件彼此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方式排列,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中那样沿水平方向并排排列,这减小了防护门组件的尺寸,继而可以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尺寸,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面壳的尺寸可以为38×38mm或更小。尺寸的减小降低了插座的重量,减少了所需的原材料的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1的外周设置有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和卡夹式安装结构600,其中模块化插座1通过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和/或卡夹式安装结构600进行安装。在实际应用中,模块化插座1可以与多种结构配合使用,即其可以安装在多种应用场合中。以下以安装面板为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1与安装面板2的配合。

与现有技术的安装方式相比,例如与借助于螺钉的安装方式相比,通过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和/或卡夹式安装结构600进行安装,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还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安装方式选择。

参考图4和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卡扣式安装结构500的示意图,其中图4示出了卡扣式安装结构500与安装面板2上的支架的配合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多个模块化插座通过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安装到安装面板2上之后的视图。

结合参考图1,卡扣式安装结构500设置在面壳100的外周上,包括从面壳100向下延伸的引导件510和设置在引导件510端部处的卡勾520。在图示实施例中,模块化插座1设置有两个卡扣式安装结构500,这两个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分别设置在面壳100的相对两侧上,优选地,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可以设置在面壳100的侧部上的中间位置处。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卡扣式安装结构500的数量和位置并不限于此,任何其它合适的数量和位置都是可行的。

引导件510可以为从面壳100向下延伸的悬置的弹性杆的形式,在模块化插座的安装过程中,该引导件510可以弹性地变形和复位。

卡勾520优选地可以为从引导件510的末端向外伸出的突起的形式,随着引导件510的运动而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卡勾520也可以采用任何其它合适的形式,例如可以为从引导件510的末端向内伸出的突起的形式。

安装面板2具有用于安装模块化插座1的开口,在开口上设置有支架700,该支架700用于与模块化插座1的卡扣式安装结构500配合而将模块化插座1固定到安装面板2上。

在图示实施例中,支架700优选地为U形支架的形式,包括横向构件710以及通过该横向构件710连接的腿部720,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支架700也可以为任何其它合适的形式。支架700的腿部720的数量优选地等于卡扣式安装结构500的数量,但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卡扣式安装结构500的数量。在图示实施例,支架700具有两个腿部720,以分别与两个卡扣式安装结构500相对应。

在每个腿部720的端部处具有引导部721,引导部721从腿部720的末端朝向横向构件710延伸。引导部721的与腿部720的末端相对的端部处设置有卡槽722。卡槽722可以为凹部的形式,用以容纳卡扣式安装结构500的卡扣520。

在模块化插座1的安装过程中,模块化插座1从安装面板2的开口插入,将卡扣式安装结构500与支架700的腿部722对准,在插入过程中,引导件510由于卡扣520抵靠支架700的腿部720的引导部721而向内弹性变形,由此使得引导件510和卡扣520沿着引导部721向下滑动。当模块化插座1安装就位时,卡勾520到达卡槽722处,此时引导件510能够向外弹性变形而复位以使得卡勾520进行卡扣配合,也就是卡勾520进入并卡扣到卡槽722中,从而将模块化插座1安装到安装面板2上。

而在拆卸时,只需将腿部720向外推压,使得卡槽722与卡勾520脱离,即可从支架700取出模块化插座1。

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1利用卡扣式安装结构500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操作非常简便,不需要专门的安装和拆卸工具。

参考图6-8,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卡夹式安装结构600的示意图,其中图6示出了卡扣式安装结构500与安装面板2上的安装板21的配合的仰视图,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的通过卡夹式安装结构600安装到安装面板2上之后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卡扣式安装结构500与安装面板2上的安装板21的配合的仰视透视图。

结合参考图1,卡夹式安装结构600设置在底壳300的外周上,包括从底壳300的下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夹610。在图示实施例中,模块化插座1设置有四个卡夹式安装结构600,这四个卡夹式安装结构600分别设置在底壳300的四个角部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卡夹式安装结构600的数量和位置并不限于此,任何其它合适的数量和位置都是可行的。

安装夹610可以为从底壳300的下部向上延伸的悬置的弹性杆的形式,在图示实施例中,安装夹610从底壳300的下部向上且稍稍向外延伸。在模块化插座的安装过程中,该安装夹610可以弹性地变形和复位。

安装面板2具有用于安装模块化插座1的开口,在开口的周围是安装板21,模块化插座1从开口插入,并通过卡夹式安装结构600与安装板21的配合而将模块化插座1固定到安装面板2上。

在模块化插座1的安装过程中,模块化插座1从安装面板2的开口插入。在插入过程中,由于安装板的推压,使得安装夹610能够向内弹性变形,从而模块化插座1沿着开口向下滑动,即安装夹610抵靠安装板21滑动。当模块化插座1安装就位时,安装夹610的末端越过安装板21,此时由于失去安装板21的推压作用,安装夹610向外弹性变形而复位,使得安装夹610处于安装板21下方,由此安装夹610与面壳100配合以进行卡夹配合,即安装夹610和面壳100卡夹在安装板21上,从而将模块化插座1安装到安装面板2上。

而在拆卸时,只需将安装夹610向内推压,使得安装夹610能够越过安装板21从开口中滑出,即可从安装面板1的开口取出模块化插座1。

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1利用卡夹式安装结构600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操作非常简便,不需要专门的安装和拆卸工具。

在图示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和四个卡夹式安装结构600,其中每个卡扣式安装结构500设置在两个卡夹式安装结构600之间。在优选实施例中,例如如果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卡扣式安装结构500和卡夹式安装结构600,那么它们可以在模块化插座1的外周上以交替的方式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插座上可以提供上述安装结构中的一种,也可以提供有上述两种安装结构,安装人员在安装该模块化插座时可以根据与该模块化插座相配合的安装面板的安装结构来选择相应的安装方式,为模块化插座的安装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安装方式,扩展了模块化插座的应用范围。

卡扣式安装结构和卡夹式安装结构安装非常简单、方便,在安装时只需将模块化插座直接按入安装面板即可,在按入的过程中,卡扣式安装结构和/或卡夹式安装结构可以自动地与安装面板上的相应安装结构配合,而将模块化插座安装就位,不需要专门的安装工具,安装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少于现有技术的插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以上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范围内。在不存在明显矛盾的情况下,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可以有利地结合到其它的实施例中,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删除和组合以形成新的实施例,这些新的实施例仍然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已经参照某些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因此,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实施例,而是具有由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及其等价的结构和方案限定的完整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