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666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设备,具体是一种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的电灯开关一般都是按压式的,由于开关使用频繁,并且每一个牌子的开关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或者由于人们使用不当,开关经常会出现故障,出现按压不灵的现象,传统的按压开关没有新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包括外框和内部结构;所述外框设置有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箭头标记、防滑纹、外螺纹、内铜片、铜球和缓冲垫;所述外硬质防电塑料壳设置在外框的最外部;所述箭头标记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的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防滑纹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的周围;所述外螺纹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的内表面;所述两片内铜片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的内部下方;所述铜球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缓冲垫两片固接在铜球的上下两端;所述内部结构设置有墙体壳、突出体、内螺纹、固定片、固定孔、绝缘片和外铜片;所述墙体壳镶嵌在墙体里面;所述突出体垂直固接在墙体壳的正上方;所述内螺纹围绕在突出体上;所述固定片设置在墙体壳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孔四个均匀设置在固定片上;所述绝缘片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的内部下半段;所述外铜片设置在内铜片的左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纹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的周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垫两片固接在铜球的上下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外硬质防电塑料壳起到防电防尘防水和旋转的作用;箭头标记向上时开关打开,箭头标记向下的时候开关关闭;防滑纹起到增加摩擦力防止外硬质防电塑料壳旋转时滑脱的作用;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契合;内铜片起到通电的作用;铜球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缓冲垫起到缓冲铜球的作用;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契合使得墙体壳和外硬质防电塑料壳紧密连接在一起;固定片通过固定孔被固定在墙上,使得整个开关系统被固定在墙上;绝缘片起到隔绝电力的作用;外铜片起到连接内铜片和电路的作用;旋转外硬质防电塑料壳使得绝缘片向上运动到顶端,铜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底端,铜球连接内铜片接通电源;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中的侧视图。

图3为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中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中突出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中外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2-箭头标记,3-固定片,4-墙体壳,5-防滑纹,6-固定孔,7-铜球,8-内铜片,9-绝缘片,10-外铜片,11-内部结构,12-突出体,13-内螺纹,14-外螺纹,15-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6-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家用旋转式电器开关,包括外框1和内部结构11;所述外框1设置有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箭头标记2、防滑纹5、外螺纹14、内铜片8、铜球7和缓冲垫16;所述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设置在外框1的最外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起到防电防尘防水和旋转的作用;所述箭头标记2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的外表面的中间位置,箭头标记2向上时开关打开,箭头标记2向下的时候开关关闭;所述防滑纹5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的周围,防滑纹5起到增加摩擦力防止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旋转时滑脱的作用;所述外螺纹14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的内表面,外螺纹14和内螺纹13相互契合;所述两片内铜片8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的内部下方,内铜片8起到通电的作用;所述铜球7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的内部中间位置,铜球7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所述缓冲垫16两片固接在铜球7的上下两端,缓冲垫16起到缓冲铜球7的作用;所述内部结构11设置有墙体壳4、突出体12、内螺纹13、固定片3、固定孔6、绝缘片9和外铜片10;所述墙体壳4镶嵌在墙体里面;所述突出体12垂直固接在墙体壳4的正上方;所述内螺纹13围绕在突出体12上,内螺纹13和外螺纹14相互契合使得墙体壳4和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紧密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片3设置在墙体壳4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孔6四个均匀设置在固定片3上,固定片3通过固定孔6被固定在墙上,使得整个开关系统被固定在墙上;所述绝缘片9设置在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的内部下半段,绝缘片9起到隔绝电力的作用;所述外铜片10设置在内铜片8的左端,外铜片10起到连接内铜片和电路的作用;旋转外硬质防电塑料壳15使得绝缘片9向上运动到顶端,铜球7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底端,铜球7连接内铜片8接通电源。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