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5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气插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作为现代电气化设备接入电路的媒介,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而我国家用电器用电电压为220V属于可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电压等级。在生活中婴幼儿触电事故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用电安全问题,为了保护婴幼儿因好奇而使用异物误捅插座导致触电事故,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安全插座,其中以在插口处设置塑料挡板和延时性插座应用范围最广,但塑料挡板设计为防止婴幼儿误触,以设置塑料挡板的大阻力以阻挡婴幼儿在手持危险物体捅入插座,但同时因插座内部触电仍处于通电状态,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而延时安全插座则需要内部设置电子元器件,相对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现有安全插座无法实现插座插孔内电路的通断从而导致的保护效果不佳或电子延迟设计的安全插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本发明通过研究儿童因插座导致的安全事件多为儿童持导体捅入单个插孔的现象提出一种对控式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插孔内电路连接状况,从而达到更高的保护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包括外壳、插座触片和进线触片、包联动触点装置;所述联动触点装置包括动力滑块、尾部、弹性装置和动力挡板;所述弹性装置可为弹簧或插座触片及进线触片自身弹性;所述动力滑块为绝缘体,位于座体内靠近插座触片引脚部一侧;所述尾部位于动力滑块滑出座体方向一侧上或处于端部;所述插座触片包括座体和引脚部,所述引脚部与进线触片皆位于联动触点装置运动方向上,且本侧插孔的插座触片引脚部延伸至对侧插孔联动装置运动方向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触片引脚部与进线触片在同平面上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触片引脚部位于进线触片一侧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包括尾杆与限位部,所述尾部位于插座触片引脚部与进线触片间隙中轴线上;所述限位部位与尾杆结合面外缘有突出的限位结构,所述尾部与插座引脚部及进线触片的接触面设有导体结构,导体结构面积大于插座引脚部与进线触片之间的间隙并可使其导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包括尾杆与限位部,所述尾部位于插座引脚部与进线触片一侧,并可通过滑动挤压插座引脚部或进线触片使插座引脚部与进线触片接触实现导通;所述限位部位于尾杆上且其与尾杆接触面外缘上有突出的限位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触点装置包括动力滑块与尾部,所述尾部包括尾杆,尾部位于插座引脚部与进线触片一侧;所述联动触点装置包括动力滑块与尾部,所述尾部可与插座引脚部或进线触片固定连接,通过动力滑块的滑动经由尾部带动相连的插座引脚部或进线触片使其发生位移使插座引脚部与进线触片接触导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挡板位于动力滑块与插座引脚部或进线触片之间,且动力挡板上有可使尾杆通过且可对动力滑块和限位部进行限位的开孔,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弹簧套在尾杆上且其一端抵在动力滑块上另一端抵在动力挡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线触片一端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分为上壳、中壳,所述上壳有用于插头插入的开孔,同时内侧面上有用于卡接固定动力挡板的卡槽;所述中壳与动力挡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还可包括下壳,所述中壳有便于进线触片伸出的开口或孔,进线触片与接线端子固定连接与下壳内。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其插座中插孔内部的通电状态为可控状态,通过一个插孔上设置的联动触点装置控制另一个插孔内部的通电状态而本侧插孔处于断路状态,从而有效防止儿童触电事故的发生。

(2)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在插头插入时,两个联动触点装置同时启动,从而使两个插孔均接入电路,可以满足正常使用。

(3)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通过弹簧或插座引脚部、进线触片的自身弹性控制联动触点装置的复位,使用方便。

(4)本发明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4中对控式安全插座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4中插座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4中联动触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联动触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4中上壳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插座触片;101、座体;102、引脚部;2、联动触点装置;201、动力滑块;202、尾杆;203、限位部;3、进线触片;4、动力挡板;5、弹簧;6、外壳;601、上壳;60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包括外壳(6)、插座触片(1)、进线触片(3)和联动触点装置;所述外壳(6)分为上壳(601)、中壳;上壳(601)设有插孔,内侧面上设有卡接动力挡板(4)的卡槽(6011),动力挡板(4)上端卡入卡槽(6011)以增强动力挡板(4)的稳固性;所述联动触点装置包括动力滑块(201)、尾部、弹簧(5)和动力挡板(4),动力滑块(201)为绝缘体,沿插头插入方向有利于插头插入的平滑曲面,动力滑块(201)位于座体(101)内靠近插座触片引脚部(102)一侧;尾部包括尾杆(202)与限位部(203),位于动力滑块(201)滑出座体(101)方向一侧上;动力挡板(4)上设有仅可使联动触点装置上的尾杆(202)穿过的开孔,弹簧(5)套在尾杆(202)上,弹簧(5)一端抵在动力滑块(201)上另一端抵在动力挡板(4)上形成回复弹力,所述插座触片(1)包括插座触片座体(101)和插座触片引脚部(102),所述插座触片引脚部(102)与进线触片(3)皆位于联动触点装置运动方向上同平面间隔设置,本侧插孔相对应的插座触片引脚部(102)延伸至对侧插孔联动触点装置运动方向上;联动装置尾部设有导电结构,当插头插入时,动力滑块(201)被挤出座体(101),带动尾部挤压接触进线触片(3)与插座触片引脚部(102)从而导通电路,所述进线触片另一端安装有接线端子,以便于导线接入;所述中壳与动力挡板(4)固定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壳(6)包括上壳(601)、中壳与下壳,进线触片(3)安装有接线端子的一端穿过中壳下部开孔并与中壳固定连接,下壳固定在中壳底部以保护和隔离进线触片(3)与接线端子,从而使插座结构更紧凑。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进线触片(3)与插座触片引脚部(102)位于联动触点装置一侧;所述联动触点装置包括动力滑块(201)和尾部,联动触点装置通过尾部与进线触片(3)或插座触片引脚部(102)固定连接,通过联动装置的移动挤压使进线触片(3)与插座触片引脚部(102)连接以接通电路,通过进线触片(3)或插座触片引脚部(102)自身的弹性实现复位。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对控式安全插座,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进线触片(3)与插座触片引脚部(102)位于联动触点装置一侧;所述联动触点装置包括动力滑块(201)和尾部,尾部上的尾杆(202)通过挤压进线触片(3)或插座触片引脚部(201)使进线触片(3)与插座触片引脚部(102)接触从而接通电路。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因电路中引线的位置可以更改,所以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