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变压器用储油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6011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全密封变压器用储油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浸式全密封配电变压器用储油柜。



背景技术:

全密封配电变压器是通过取消传统变压器油枕,使变压器内部油与外部空气完全隔离,延缓变压器老化速度,从而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变压器的维护。一般变压器容量为30~2500千伏安,变压器油箱采用波纹油箱,波纹片起到散热和调节油体积膨胀或收缩的作用。可对于实际使用中波纹片的调节油膨胀并不能满足变压器油温的变化,特别是800千伏安及以上配电变压器,负荷比较高时,油体积膨胀较大,仅通过波纹片释放不了油的膨胀量,使变压器内部压力升高,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波纹片膨胀过后,并不能完全恢复到膨胀前的状态,当变压器负荷不大或温升低时,导致变压器缺油运行,也存在安全隐患。而传统非全密封变压器是通过安装储油柜调节变压器油的膨胀或收缩,变压器内部油与外部空气通过呼吸器相连的,这样就缩短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还增加了变压器的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密封变压器用储油柜,既满足变压器全密封的要求,也能足够调节变压器油膨胀和收缩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密封变压器用储油柜,适用于中小型容量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储油柜体;所述的储油柜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变压器上;所述的储油柜体的内腔设置有气囊;所述的气囊的长度小于储油柜体的长度;储油柜体的两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的储油柜体上部设置有吸湿器连管;所述的气囊通过吸湿器连管相连接;所述的储油柜体的下部设置有油箱连管;所述的储油柜体通过油箱连管与变压器油箱连通;所述的储油柜体其中一端的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观察储油柜中油量的指针式油位计;所述的指针式油位计输出最低油位和最高油位的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通过气囊固定环固定在储油柜体内。

再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的一端紧靠储油柜体的一端设置;气囊的另一端与储油柜体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空腔区域;所述的指针式油位计包括浮球;所述的浮球设置于气囊与储油柜体的空腔区域内,并随油面升高或降低。

再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油柜体表面还设置有上部塞座和下部塞座;所述的上部塞座以及下部塞座均与储油柜体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既能保证变压器全密封,使变压器油箱内部油与外部空气完全隔离,延缓变压器老化速度,又能足够调节变压器油的膨胀和收缩,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变压器的维护,使变压器更加智能、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储油柜体;2、支架;3、盖板;4、气囊固定环;5、上部塞座;6、下部塞座;7、气囊;8、吸湿器连管;9、油箱连管;10、指针式油位计;11、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全密封变压器用储油柜,包括储油柜体1,储油柜体1通过支架2固定在变压器上;储油柜体1表面还设置有上部塞座5和下部塞座6;上部塞座5以及下部塞座6均与储油柜体内部连通。上部塞座5和下部塞座6为M27塞座。上部塞座5给储油柜注油用,下部塞座6给储油柜放油用。

储油柜体1的内腔设置有气囊7;气囊7通过气囊固定环4固定在储油柜体1内,使储油柜内部油与外部空气隔离。其中气囊7长度比储油柜稍短一些,留给油位计浮球11转动用。

储油柜体1的两端设置有盖板3;储油柜体1其中一端的盖板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观察储油柜中油量的指针式油位计10;指针式油位计10为市场上通用的型号,本方案中对指针式油位计10没有进行改进,只是将指针式油位计10自带的浮球11放置于储油柜内,通过浮球随油面升高或降低,使其自带的传动机构运转,并通过磁钢的磁力作用带动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出油位来,用于观察储油柜中的油量,并可输出最低油位和最高油位报警信号,可以对油位进行远距离监控。由于指针式油位计10采用了磁耦合方式,因此不论是变压器油还是储油柜内的油都不会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从而防止了变压器油的氧化和渗漏,使变压器更加智能、安全,并减少变压器的维护。

储油柜体1上部设置有吸湿器连管8;气囊7通过吸湿器连管8相连接;使气囊7内部气体经过吸湿器与大气相连,起到呼吸作用。储油柜体1的下部设置有油箱连管9;储油柜体1通过油箱连管9与变压器油箱连通,使储油柜起到调节油箱内部油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体积膨胀或收缩。

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