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58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数据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涉及音频线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数据线。



背景技术:

数据线作用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来达到数据传递或通信目的,随着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线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目前的数据线仅仅作为数据的传输已经远远不够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边使用的产品的装饰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限制于其本身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数据线,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VCC线和两个地线,可以使得可以点亮LED灯,使得数据线具有发光的效果和装饰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数据线,包括数据线本体和包裹在数据线本体外的第一层绝缘体,所述数据线本体中设有第一VCC线、第二VCC线、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所述第一VCC线、第一地线与数据线本体中的D+线和D-线包裹在第一绝缘层中,所述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置于第一绝缘层外部,所述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之间设有塑料胶,所述塑料胶内设有LED贴片,所述LED贴片的两个焊盘分别通过焊锡固定在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外包裹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透明塑料封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VCC线上串接有自锁开关,所述自锁开关固定在数据线本体的插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塑料胶将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固定在第一绝缘层外部,两者距离在3mm-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层层厚度为0.5mm至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VCC线(4)串接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距离数据线末端为1-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VCC线和两个地线,可以使得可以点亮LED灯,使得数据线具有发光的效果,使其能够增添数据线的功能,增添其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数据线本体,2-第一绝缘层,3-第一VCC线,4-第二VCC线,5-第一地线,6-第二地线,7-塑料胶,8-LED贴片,9-第二绝缘层,10-通孔,11-自锁开关,12-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数据线,包括数据线本体1和包裹在数据线本体1外的第一层绝缘体2,所述数据线本体1中设有第一VCC线3、第二VCC线4、第一地线5和第二地线6,所述第一VCC线3、第一地线5与数据线本体1中的D+线和D-线包裹在第一绝缘层2中,所述第二VCC线4和第二地线6置于第一绝缘层2外部,所述第二VCC线4和第二地线6之间设有塑料胶7,所述塑料胶7内设有LED贴片8,所述LED贴片8的两个焊盘分别通过焊锡固定在第二VCC线4和第二地线6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2、第二VCC线4和第二地线6外包裹有第二绝缘层9,所述第二绝缘层9上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通过透明塑料封闭,所述第二VCC线4上串接有自锁开关11,所述自锁开关11固定在数据线本体1的插头上,所述塑料胶7将第二VCC线4和第二地线6固定在第一绝缘层2外部,两者距离在3mm-4mm,所述第二VCC线4串接有保险丝12,所述保险丝12距离数据线末端为1-2cm,所述第一绝缘层2层厚度为0.5mm至1mm。

本实用所设的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之间的LED灯能够在数据线接通后点亮,并且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之间设有塑料胶,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了第二VCC线和第二地线间的短路故障,并且第二绝缘层上的通孔能够放射出LED灯光。

自锁开关的设置能够起到控制LED灯的亮灭,使得LED灯光效果处于可控状态,第二地线和第二VCC线间相距3-4mm可以防止两者间触碰后的短路,并且将第一绝缘层的厚度设在0.5mm至1mm可以缩小体积,保险丝能够防止短路后造成的不可逆性损伤。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VCC线和两个地线,可以使得可以点亮LED灯,使得数据线具有发光的效果,使其能够增添数据线的功能,增添其装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