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4601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弧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弧罩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弧罩一般为纵缝灭弧罩或者横缝灭弧罩;纵缝灭弧罩:当电弧受力被拉人窄缝后,电弧与缝壁能紧密接触。在继续受力情况下,电弧在移动过程中能不断改变与缝壁接触的部位,因而冷却效果好,对熄弧有利。但是在频繁开断电流时,缝内残余的游离气体不易排出,这对熄弧不利。所以此种形式适用于操作频率不高的场合。横缝灭弧罩:为了加强冷却效果,横缝灭弧罩往往以多缝的结构型式使用,也就是称为横向绝缘栅片。现设计一种新颖的模块化结构,采用栅片横纵向交错式,提高灭弧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灭弧罩结构,能提高灭弧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包括:

灭弧罩箱体,所述灭弧罩箱体呈矩形体;

引弧角,所述引弧角为一夹紧部件,所述引弧角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二杆沿所述灭弧罩箱体横向所在的X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三杆沿所述灭弧罩箱体竖直所在的Z轴方向相互对称;所述第一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

若干偏转板,每一所述偏转板沿所述灭弧罩箱体纵向所在的Y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并且每一所述偏转板的上侧面高于所述灭弧罩箱体的上端面;所述偏转板的下侧面设置所述引弧角;

三螺杆,三所述螺杆沿X轴方向设置,每一所述螺杆贯穿若干所述偏转板,使每一所述偏转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

若干绝缘板,每一所述绝缘板沿X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并且每一所述绝缘板位于两所述偏转板之间;

若干铁板,每一所述铁板沿X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所述灭弧罩箱体内,并且每一所述铁板设置于一所述绝缘板下。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偏转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为矩形板结构,所述第三部分为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的上侧面为水平,所述杆状结构的下侧面为圆形凸起;所述第一部分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二部分的下侧面连接所述第三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一部分的下侧面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二部分的下侧面小于所述第三部分的上侧面;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交处形成两第一凸肩,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相交处形成第二凸肩。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包括:所述第一杆贴于所述偏转板的一端面,并且所述第一杆自第三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杆贴于所述偏转板的另一端面,并且所述第三杆自第三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偏转板的下侧面的正下方。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杆为弯曲的曲杆,所述曲杆的内凹托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圆形凸起。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偏转板的两端面分别设有若干条竖直的凹槽,每一所述绝缘板的一侧插入一所述偏转板的一所述凹槽,每一所述绝缘板的另一侧插入一另一所述偏转板的一所述凹槽。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凸肩卡于所述灭弧罩箱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凸肩抵于所述铁板的下侧面。

上述的一种灭弧罩结构,其中,若干冷空气入口,所述灭弧罩箱体的下端面设有若干所述冷空气入口。

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偏转板、绝缘板和铁板为横纵向交错式,把电弧切割成许多短弧,并且增设冷空气入口,加快了对电弧的高温冷却。

2、本实用新型的引弧角延伸至灭弧罩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直接倒入最外侧的金属制的第三部分,另外由于偏转板的片数增加,分断时容易产生弧压,电弧熄灭快。

3、本实用新型由于是模块化结构,通过增加或减少偏转板的数量来达到对系统电压的扩展,在不改变外形的前提下,可以做成不同电压等级的灭弧罩。例如DC1000V、DC2000V、DC3000V、DC4000V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侧视图。

附图中:1、灭弧罩箱体;2、引弧角;21、第一杆;22、第二杆;23、第三杆;3、偏转板;31、第一部分;311、第一凸肩;32、第二部分;321、第二凸肩;33、第三部分;331、圆形凸起;34、凹槽;4、螺杆;5、绝缘板;6、铁板;7、冷空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罩结构的引弧角的侧视图。

请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灭弧罩结构,包括:

灭弧罩箱体1,灭弧罩箱体1呈矩形体,灭弧罩箱体1的竖直方向为Z轴方向,灭弧罩箱体1的横向为X轴方向,灭弧罩箱体1的纵向为Y轴方向。

引弧角2,引弧角2为一夹紧部件,引弧角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和第三杆23;第二杆22沿X轴方向设置,第一杆21与第三杆23沿Z轴方向相互对称;第一杆21的下端连接第二杆22的一端,第三杆23的下端连接第二杆22的另一端。第一杆21的形状为竖直杆的下端连接一倾斜杆。

若干偏转板3,每一偏转板3沿Y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灭弧罩箱体1内,并且每一偏转板3的上侧面高于灭弧罩箱体1的上端面;偏转板3的下侧面设置引弧角2。

三螺杆4,三螺杆4沿X轴方向设置,每一螺杆4贯穿若干偏转板3,使每一偏转板3固定连接于灭弧罩箱体1内。

若干绝缘板5,每一绝缘板5沿X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灭弧罩箱体1内,并且每一绝缘板5位于两偏转板3之间。

若干铁板6,每一铁板6沿X轴方向竖直地设置于灭弧罩箱体2内,并且每一铁板6设置于一绝缘板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偏转板3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为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板状结构,第二部分32为矩形板结构,第三部分33为杆状结构,杆状结构33的上侧面为水平,杆状结构33的下侧面为圆形凸起331;第一部分31的下侧面连接第二部分32的上侧面,第二部分32的下侧面连接第三部分33的上侧面;第一部分31的下侧面大于第二部分32的上侧面,第二部分32的下侧面小于第三部分33的上侧面;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相交处形成两第一凸肩311,第二部分32与第三部分33相交处形成第二凸肩321。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21贴于偏转板3的一端面,并且第一杆21自第三部分33延伸至第一部分31;第三杆23贴于偏转板3的另一端面,并且第三杆23自第三部分33延伸至第一部分31;第二杆22位于偏转板3的下侧面的正下方。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杆22为弯曲的曲杆,曲杆的内凹托于第三部分33的圆形凸起331。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偏转板3的两端面分别设有若干条竖直的凹槽34,每一绝缘板5的一端插入一偏转板3的一凹槽,每一绝缘板5的另一端插入一另一偏转板3的一凹槽。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凸肩311卡于灭弧罩箱体1的上端面,第二凸肩321低于铁板6的下侧面。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若干冷空气入口7,灭弧罩箱体1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冷空气入口7。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偏转板3为电弧材料制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