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港口机械用拖曳吊装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26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港口机械用拖曳吊装软电缆。



背景技术:

海运繁荣使港口机械迅速发展,但因港口机械吊装频繁,配套用的电缆经常需要做高速移动,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弯曲,传统的软电缆通常使用半年左右即发生各种破损故障,影响使用,为此需要有新型的高性能拖曳软电缆与之配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电缆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港口机械用拖曳吊装软电缆,具有优异的抗拉性能,处于绞笼卷绕拖曳状态下以及拉力消除后,不发生外观及内部结构变形,不出现导电线芯断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港口机械用拖曳吊装软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多根软线芯绞合而成;该电缆成缆比不大于18;所述缆芯的空隙处挤包阻燃氯丁橡胶内护套;在阻燃氯丁橡胶内护套外设有编织密度控制在60%-75%的第二麻纱编织层,麻纱编织层外挤包阻燃氯丁橡胶外护套,阻燃氯丁橡胶外护套的胶料渗入编织层间的缝隙与内护套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软线芯由镀锡软铜导体、绕包在镀锡软铜导体外的隔离带、挤包在隔离带外的乙丙橡胶绝缘层以及编织在乙丙橡胶绝缘层外的第一麻纱编织层构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镀锡软铜导体由镀锡铜单线束绞成股线再将多根股线反向复绞而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带绕包搭盖率控制在20%-25%,平整不起皱。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麻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首先将镀锡铜单线束绞成股线,然后再将多根股线反向复绞,股线和复绞线均须经过压模成型,以消除导体的凸起,但应防止压扁,保证其圆整度。

2、成缆时不用传统填充材料及绕包带绕包,成缆节径比不大于18,成缆后缆芯紧密和圆整。

3、内护套采用挤压式挤包高强度阻燃氯丁橡胶,以便固定各绝缘线芯的位置并保证填实绝缘线芯之间的缝隙;外观应光滑、密实、圆整。

4、外护套采用挤压式挤包高强度阻燃氯丁橡胶,使其渗入编织层间的缝隙,并与内护套连接成一体,外观光滑、密实、圆整。

5、电缆在环境温度为-35 °C~+80 °C的条件下正常工作,护套不发生开裂。

6、该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4 倍的电缆最大直径,适于安装和频繁高速移动。

7、电缆具有优异的抗拉性能,处于绞笼卷绕拖曳状态下以及拉力消除后,不发生外观及内部结构变形,不出现导电线芯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申请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港口机械用拖曳吊装软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多根软线芯绞合而成;该电缆成缆比不大于18;所述缆芯的空隙处挤包阻燃氯丁橡胶内护套5;在阻燃氯丁橡胶内护套外设有编织密度控制在60%-75%的第二麻纱编织层6,麻纱编织层外挤包阻燃氯丁橡胶外护套7,阻燃氯丁橡胶外护套的胶料渗入编织层间的缝隙与内护套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软线芯由镀锡软铜导体1、绕包在镀锡软铜导体外的隔离带2、挤包在隔离带外的乙丙橡胶绝缘层3以及编织在乙丙橡胶绝缘层外的第一麻纱编织层构成,第一麻纱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所述的镀锡软铜导体由镀锡铜单线束绞成股线再将多根股线反向复绞而成。

线芯成缆时,不再采用额外的其他填充料进行填充,也不再在缆芯外绕包色带材料,而是直接紧压挤包填充型内护套,将各绝缘线芯的位置固定;其次,护套材料采用柔软的氯丁橡胶,这不会影响电缆的弯曲性能。

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电缆需承受较大拉力,一方面在线芯绝缘外采用了麻纱进行高密度编织;另一方面在内护套外也采用麻纱进行稀疏编织,然后再挤包外护套,从而使外护套、编织和内护套融为一体,极大地增强抗拉能力。

经过多次试验反复和比较验证,最终选定改性的合成氯丁橡胶材料作为电缆的护套材料。该材料经改性耐低温可达-40 °C,且具备耐磨、抗撕、耐油、耐气候、耐油泥、高阻燃等性能,能够满足港口多腐蚀的环境要求。

本申请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