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805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地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附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地棒。



背景技术:

接地棒是以提高接地导体内部导电性能,降低接地导体外部土壤电阻率为理论依据所设计生产的,产品具有施工简便、占地面积小、无环境污染、使用寿命长及阻值低等优点。传统的接地棒普遍为一根光杆金属柱,使用时用锤子敲打接地棒的端部,将接地棒砸进土壤内,锤子敲打易引起接地棒的损伤,且锤子若砸空易误伤人员。

专利一种螺旋接地棒(申请号为201220176646.1)包括丁字形接地杆,所述丁字形接地杆包括用于插入土壤的竖杆和设置在竖杆顶端的横杆,所述竖杆的下部为螺旋状结构,该实用新型的竖杆下部设置成螺旋结构,方便轻松插入土壤,但该实用新型的螺旋结构的受力尖端一旦磨损,需将整个装置更换,更换成本大。

鉴于上述不足,现需求一种接地棒,可安全方便的将接地棒装入土壤内,且损坏更换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接地棒,可安全方便的将接地棒装入土壤内,且损坏更换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接地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下端设有钻尖,所述钻尖与所述棒体螺纹相接,所述钻尖上方设有螺旋翼,所述螺旋翼设于所述棒体的外围,所述棒体的顶端设有孔环。

进一步的,所述钻尖为倒锥形,所述钻尖的底面与所述棒体螺纹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钻尖采用硬质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孔环包括固定柱和环体,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与所述环体的下端相接。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与所述棒体的顶端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下端与所述棒体的顶端螺纹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棒体采用铜包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安全方便的将接地棒装入土壤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可方便的更换钻尖,降低了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孔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棒体;2、钻尖;3、螺旋翼;4、孔环;41、环体;42、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接地棒,包括棒体1,棒体1的下端设有钻尖2,钻尖2与棒体1螺纹相接,钻尖2上方设有螺旋翼3,螺旋翼3设于棒体1的外围,棒体1的顶端设有孔环4。使用工具穿过孔环4作为力臂,将棒体1竖直放置将钻尖2插入土壤,使棒体1转动带动钻尖2和螺旋翼3转动,进而使接地棒安全方便的装入土壤中,若钻尖2损坏,通过螺纹结构可便捷的更换钻尖2,降低了更换成本;棒体1采用铜包钢材质,此材质不仅导电性能稳定,且强度高,便于棒体装入土壤中。

钻尖2为倒锥形,钻尖2的底面与棒体1螺纹相接;倒锥形的钻尖2易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钻尖2采用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强度高,钻透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孔环4包括固定柱42和环体41,固定柱42的上端与环体41的下端相接,固定柱42的下端与棒体1的顶端螺纹相接。通过固定柱42与棒体1的螺纹相接,便于更换孔环4,进一步降低了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工具穿过孔环4作为力臂,将棒体1竖直放置将钻尖2插入土壤,使棒体1转动带动钻尖2和螺旋翼3转动,进而使接地棒安全方便的装入土壤中,若钻尖2损坏,通过螺纹结构可便捷的更换钻尖2,降低了更换成本;若孔环4损坏,通过固定柱42与棒体1的螺纹相接可更换孔环4,进一步降低了更换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