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0673阅读:2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立避雷针。



背景技术:

避雷针通常为单钢塔架单针布置,独立避雷针的塔体结构通常是钢桁架结构,顶端装设一个避雷针,其引下线从避雷针的底部沿塔架本体向下引接至地面,之后引线与在地中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可靠连接。针对独立避雷针为单塔架单针布置方式,在工程中经计算,若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不能全部覆盖被保护物,则需要增设避雷针的数量,重新计算保护范围。因此,增加避雷针装置,就需要相应增加独立避雷针,相应增加工程造价。同时,由于避雷针距离建筑物有明确要求,因此增加避雷针也会增加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避雷针,使得避雷针的保护覆盖范围增大,同时装设照明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避雷针,包括中心避雷针和至少一个增设避雷针;

所述中心避雷针位于避雷针塔的塔体顶部中心,所述中心避雷针的中心避雷针引下线从所述中心避雷针的底部沿所述塔体向下引接至地面,并与地中的避雷针集中接地装置连接,所述塔体固定在避雷针塔的基础上;

所述中心避雷针水平方向的圆周上设置至少一个增设避雷针,所述增设避雷针通过钢梁架与所述塔体固定,所述增设避雷针的增设避雷针引下线从所述增设避雷针的底部沿所述塔体向下引接至地面,并在不同的方向与所述避雷针集中接地装置连接;

所述钢梁架上设置焊接固定的钢板,所述钢板作为设置照明投光灯设备的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增设避雷针均匀布置在所述中心避雷针水平方向的圆周上,一个所述增设避雷针通过一个钢梁架与所述塔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塔体高15m,所述中心避雷针和所述增设避雷针均高5m,所述增设避雷针距离地面20m高,所述中心避雷针水平方向的圆周半径为2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中心避雷针引下线采用直径为10mm的圆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增设避雷针引下线采用直径为10mm的圆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避雷针采用单塔双针或多针并列的布置,使得避雷针的保护覆盖范围增大,并装设照明设备平台;

2、在钢塔架顶部增加一针或多针,并不影响钢塔架的结构受力;

3、采用双避雷针时,分别采用独立引下线,若遭遇雷击时,双根引下线起到分流作用,使得周围设备的感应过电压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避雷针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塔体;2、中心避雷针;3、避雷针集中接地装置;4、增设避雷针;5、钢梁架;6、钢板;7、中心避雷针引下线;8、增设避雷针引下线;9、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独立避雷针,包括中心避雷针2和至少一个增设避雷针4,增设避雷针4为除中心避雷针外新增加的避雷针。

中心避雷针2位于避雷针塔的塔体1顶部中心,中心避雷针2的中心避雷针引下线7从中心避雷针2的底部沿塔体1向下引接至地面,并与地中的避雷针集中接地装置3连接,塔体1固定在避雷针塔的基础9上;

中心避雷针2水平方向的圆周上设置至少一个增设避雷针4,增设避雷针4通过钢梁架5与塔体1固定,增设避雷针4的增设避雷针引下线8从增设避雷针4的底部沿塔体1向下引接至地面,并在不同的方向与避雷针集中接地装置3连接;

钢梁架5上设置焊接固定的钢板6,钢梁架5可以兼作为照明平台的钢支撑梁,不用再单独设置照明平台,钢板6作为设置照明投光灯设备的平台。

根据需求,可以将若干个增设避雷针4均匀布置在中心避雷针2水平方向的圆周上,一个增设避雷针4通过一个钢梁架5与塔体1固定,使得避雷针的保护覆盖范围增大。

以20m总高的独立钢塔架的避雷针为例,塔体1高15m,中心避雷针2高5m,在塔体1顶部与中心避雷针2水平方向距离2m处平行设置一个增设避雷针4,增设避雷针4高5m,成为单塔双针结构,中心避雷针2和增设避雷针4的引下线分别单独引接至地面,而后从不同方向连接地中的避雷针集中接地装置3。中心避雷针引下线7及增设避雷针引下线8均采用直径为10mm的圆钢,增设避雷针4距离地面20m高。进一步的,增设避雷针4可根据需要在2米的圆周内任意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