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088发布日期:2018-07-31 22:53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顶侧封装用极耳限位夹具。



背景技术:

软包锂离子电池已经大量应用于数码和动力领域,其相对于钢铝壳电池来说,有能量密度及可定制化方面的优势,但是其安全可靠性方面一直被业界关注。其中一个主要的安全风险就是腐蚀的风险;近年来,主要通过材料改进、增加检测设备等降低此类风险,但是对于此类安全风险必须要完全杜绝。

其中,顶侧封是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工序,顶侧封容易出现压极耳坏品现象,此类坏品存在腐蚀的安全风险。现有的顶侧封极耳限位块为固定在顶侧封上的夹具上,按锂离子电芯中心距设定两个极耳限位槽,限制极耳的位置,以防止压极耳类安全风险的出现。

然而,现有的极耳限位槽都是直角结构,极耳放入限位槽之后,由于机械设备振动或者电芯本身中心距不良应力,容易从极耳限位槽里弹出,依然会出现压极耳坏品问题,造成电芯生产过程中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极耳限位夹具限位效果差、易发生弹出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以避免顶侧封压极耳时极耳从极耳限位槽中弹出,进而防止压极耳导致的腐蚀风险,提高安全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设置有安装孔和极耳限位槽,所述极耳限位槽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的一种改进,所述极耳限位槽的数量设置为4个,其分别两两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凸缘的宽度为0.1~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凸缘的宽度为0.1~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凸缘设置为倒角结构,设置成倒角结构可以防止边棱刮损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设置有安装孔和极耳限位槽,所述极耳限位槽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极耳限位槽的顶部设置限位凸缘,能够有效地防止顶侧封时极耳从极耳限位槽中弹出,避免出现压极耳坏品问题,提高电芯制造的安全可靠性,保证成品通过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本体;2-安装孔;3-极耳限位槽;4-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顶侧封极耳限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夹具本体1设置有安装孔2和极耳限位槽3,其中,安装孔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极耳限位槽3的数量设置为4个,其分别两两设置在夹具本体1的两侧;极耳限位槽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缘4;其中,限位凸缘4的宽度为0.1~1mm,优选为0.1~0.5mm。

优选地,限位凸缘4设置为倒角结构,设置成倒角结构可以防止边棱刮损极耳,进一步提高电芯品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螺栓或螺丝通过安装孔2将限位夹具固定在顶侧封的封装夹具上,锂离子电芯在装入夹具固定后,极耳落在极耳限位槽3上;在进行顶侧封时,由于极耳限位槽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缘4用于卡住极耳,因而极耳不会从极耳限位槽3中弹出,进而防止压极耳导致的腐蚀风险,提高安全可靠性,保证成品的通过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