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649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绝缘操作杆技术领域,是一种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



背景技术:

风电场运行人员因各种设备消缺原因,需要经常进行架空线路高压防风型跌落保险的操作。风电场架空线路高压防风型跌落保险安装位置较高,一般在5米左右的高空,运行人员使用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进行操作时,因操作高度较高,且目前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设计不合理,如附图1所示,在进行拉合跌落保险时(尤其在风况较大的情况下),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极易从跌落保险的操作环中滑脱,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易搭到相邻的跌落保险带电部位,引起电弧,甚至导致弧光短路,不利于人身以及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极易从跌落保险的操作环中滑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包括绝缘杆和工作头,呈水平状的工作头的一端与绝缘杆的上部固定在一起,在工作头的中部设有防滑脱环形凹槽。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工作头的直径为12毫米,防滑脱环形凹槽的长度为4毫米,防滑脱环形凹槽的深度为2毫米。

上述呈水平状的工作头的另一端一体设有直径大于工作头直径的环形触头。

上述环形触头的直径为16毫米。

上述绝缘杆为可调高度式绝缘杆。

上述绝缘杆的下端固定有握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防滑脱环形凹槽和环形触头,能降低了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从跌落保险的操作环中滑脱的隐患,特别是能保证在有风情况下,在进行拉合跌落保险时,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不从跌落保险的操作环中滑脱,提高了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在操作高处防风型跌落保险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运行人员在风况较大情况,因设备原因需要进行紧急操作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高压绝缘操作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绝缘杆,2为工作头,3为防滑脱环形凹槽,4为环形触头,5为握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2所示,该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包括绝缘杆1和工作头2,呈水平状的工作头2的一端与绝缘杆1的上部固定在一起,在工作头2的中部设有防滑脱环形凹槽3。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安全高压绝缘操作杆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根据实际需要,工作头2的直径为12毫米,防滑脱环形凹槽3的长度为4毫米,防滑脱环形凹槽3的深度为2毫米。

如附图2所示,呈水平状的工作头2的另一端一体设有直径大于工作头2直径的环形触头4。

根据实际需要,环形触头的直径为16毫米。

为了便于操作,绝缘杆1为可调高度式绝缘杆。其可为调节孔配合螺栓的技术,也可采用现有公知的其他技术。

如附图2所示,为了便于操作,在绝缘杆1的下端固定有握柄5。

工作头2为本实用新型中拉动跌落保险的部分,其一般为玻璃钢材质,长度约60mm,在30mm处增加一个深2mm,长约4mm的防滑脱环形凹槽3,以便操作时,增加工作头2对操作环的阻力(操作环直径约2mm),降低了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从跌落保险的操作环中滑脱的隐患,同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头2上增加一个为高约2mm的环形触头4,增加阻力,取消目前不起阻挡作用的弧形触头,进一步提高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与跌落保险操作环之间的阻力,保证在有风情况下,在进行拉合跌落保险时,高压绝缘操作杆的工作头不从跌落保险的操作环中滑脱。提高了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在操作高处防风型跌落保险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运行人员在风况较大情况,因设备原因需要进行紧急操作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