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097发布日期:2018-08-14 18:1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干扰连接结构,属于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连接器结构领域或通信连接器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使用工具,而新能源汽车凭借其污染小,充电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必然取得长足的发展。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中各个部件和各个环节遇到诸多的技术问题。

由于新能源汽车中无论是信号传输还是动力控制等等,均是采用电信号或者其他通信信号进行线路传输的,而由于新能源汽车内线路比较密集,干扰信号源比较多,因此,对线路的整个环节,特别是连接器处进行干扰信号屏蔽有着相当重要的必要性,目前市场上应用的高压连接器中,虽然部分也会带有屏蔽装置,这些屏蔽装置往往集中在线路上,而对于连接器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就导致在振动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连接器插头插座之间接触不良或接触失效,导致连接器屏蔽失效,而因屏蔽失效而导致连接器或机体损坏的情况屡见不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实用新型,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干扰信号屏蔽连续性,同时,降低抖动等因素对干扰信号屏蔽效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干扰连接结构,包括插座及与其插接配合的插头,插座具有能屏蔽干扰信号的插座壳体,插头具有能屏蔽干扰信号的插头壳体,在插座壳体与插头壳体之间设有可伸缩第一弹性屏蔽件,第一弹性屏蔽件可导电的连接于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之间。

该结构中,采用了第一弹性屏蔽件的设计,能够使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在发生抖动而形成相对位置的时候,补偿错位形成的空隙,从而保证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之间抗干扰屏蔽层的连续性,保证连接器屏蔽干扰效果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屏蔽件为波纹弹簧。由于使用波纹弹簧具有较强的弹性能力,同时,由于其环状或管状的结构,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保障屏蔽电流的传递,能够在补偿插头与插座之间错位的同时,能够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空隙的良好干扰屏蔽能力,而采用普通弹簧,无法保证其干扰屏蔽能力,本设计中不能使用普通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屏蔽件呈环状并位于插座壳体的内侧或外侧,插座与插头插接配合时,第一弹性屏蔽件沿插接方向伸缩。采用插接防水伸缩的设计,而非径向伸缩的特性是为了保证插座与插头插接配合时不会使插座与插头之间形成摩擦保证该第一弹性屏蔽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屏蔽件位于插座壳体的内侧,插头壳体可沿插座壳体的内侧壁伸入并使插头壳体的端面抵于第一弹性屏蔽件上。将第一弹性屏蔽件设置在插座壳体的内侧,从而利用该插座壳体保护第一弹性屏蔽件,提高第一弹性屏蔽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呈单体管状,插座壳体的内径大于插头壳体的外径。

进一步,在插座壳体内侧设有用于第一弹性屏蔽件设置的安置槽。可以不需更改原有连接器结构,只需在连接器插座上机加工一道环形槽不需更改原有连接器结构,只需在连接器插座上机加工一道环形槽。提高本装置的可推广性。

进一步,在插座壳体的内侧设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与插座壳体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所述安置槽。通过绝缘环配合形成安置槽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第一弹性屏蔽件的定位,并提高连接结构内的抗干扰性。

进一步,所述绝缘环沿插座壳体的轴向延伸以配合引导插头壳体。

进一步,所述插座壳体用于连接第一屏蔽结构,所述插头壳体用于连接第二屏蔽结构,插头与插座配合插接时,插头壳体通过沿气插接方向压缩第一弹性屏蔽件且第一屏蔽结构与第二屏蔽结构之间干扰屏蔽效果连续。

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包括用于插座壳体安装的安装面板,在插座壳体与安装面板之间设置有防水垫;插座壳体内设置有插座芯,插头壳体内设置有插头芯,插头与插座配合插接时,所述插头芯和插座芯配合连接以通信或通电。

进一步,在插座壳体与安装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水的防水垫和用于屏蔽干扰信号的第二弹性屏蔽件。

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屏蔽件能沿插座壳体的安装方向伸缩且其两端分别抵于插座壳体上和安装面板上。以插座的安装方向进行间隙的补偿,避免插座壳体晃动对屏蔽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插座壳体的外侧壁处设有法兰部,所述防水垫呈环状布置于法兰部上,第二弹性屏蔽件位于防水垫的内侧。通过法兰部,能够方便于第二弹性屏蔽件和防水垫的安装,实现轴向的密封。

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屏蔽件呈环状,在法兰部内侧对应第二弹性屏蔽件接触的位置具有凸座。利用凸座方便于第二弹性屏蔽件的定位。

进一步,在靠近法兰部的插座壳体上设置有环形槽,凸座与环形槽相接;环形槽的槽底及凸座的外缘分别位于接触区的两侧,所述接触区为安装面板上对应接触第二弹性屏蔽件的区域。

进一步,第二弹性屏蔽件为波纹弹簧。利用波纹弹簧,屏蔽效果好,电阻低的特点,保证屏蔽接触的连续性。

进一步,在安装面板上设有对应于插座壳体安装的安装孔,所述插座壳体呈管状,在插座壳体外侧壁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部;插座壳体通过安装孔安装时,法兰部抵于安装孔的口沿处。

进一步,防水垫设于法兰部上,第二弹性屏蔽件位于防水垫靠近插座壳体轴心的一侧。

优选为,第二弹性屏蔽件为波纹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通过第一弹性屏蔽件的设计有效的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干扰信号屏蔽连续性,同时,降低抖动等因素对干扰信号屏蔽效果的影响;

2、此外,本发明不需更改原有连接器结构,只需在连接器插座上机加工一道环形槽不需更改原有连接器结构,只需在连接器插座上机加工一道环形槽。使用后可极大地保证连接器插头插座接触的可靠性,使连接器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屏蔽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插头壳体,2-第一弹性屏蔽件,3-插座壳体,4-安装面板,5-防水垫,6-插座芯,7-绝缘环,8-环形槽,9-凸座,10-第二弹性屏蔽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干扰连接结构,包括插座及与其插接配合的插头,插座壳体3用于连接第一屏蔽结构,插头壳体1用于连接第二屏蔽结构。

插座包括插座壳体3和插座芯6,插座壳体3呈单体的管状并具有能屏蔽干扰信号,插座芯6位于插座壳体3内,插座壳体3的内侧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弹性屏蔽件2,该第一弹性屏蔽件2为环状的波纹弹簧,在插座壳体3内侧设有用于第一弹性屏蔽件2设置的安置槽,在插座壳体3的内侧设有绝缘环7,绝缘环7与插座壳体3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安置槽,绝缘环7沿插座壳体3的轴向延伸以配合引导插头壳体1。

插头包括插头壳体1和插头芯,插头壳体1呈单体的管状且具有能屏蔽干扰信号的插头壳体1,插头芯位于插头壳体1内,插座壳体3的内径大于插头壳体1的外径,头壳体可沿插座壳体3的内侧壁伸入并使插头壳体1的端面抵于第一弹性屏蔽件2上。

第一屏蔽结构包括用于插座壳体3安装的安装面板4,在插座壳体3与安装面板4之间设置有防水垫5。

插头与插座配合插接时,插头壳体1通过沿气插接方向压缩第一弹性屏蔽件2,第一弹性屏蔽件2抵于插座壳体3与插头壳体1之间,且该第一弹性屏蔽件2可导电的连接于插座壳体3和插头壳体1之间,使发生抖动或车头与插座错位时,第一屏蔽结构与第二屏蔽结构之间干扰屏蔽效果仍连续,并且插头芯和插座芯6配合连接以通信或通电。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干扰线缆连接座,包括用于安装至对应安装面板4上的插座壳体3,在插座壳体3与安装面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水的防水垫5和用于屏蔽干扰信号的第二弹性屏蔽件10,第二弹性屏蔽件10为环状的波纹弹簧。

在安装面板4上设有对应于插座壳体3安装的安装孔,插座壳体3呈管状,在插座壳体3外侧壁上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法兰部;插座壳体3通过安装孔安装时,法兰部抵于安装孔的口沿处。

防水垫5呈环状布置于法兰部上,第二弹性屏蔽件10位于防水垫5的内侧,在法兰部内侧对应第二弹性屏蔽件10接触的位置具有凸座9,在靠近法兰部的插座壳体3上设置有环形槽8,凸座9与环形槽8相接;环形槽8的槽底及凸座9的外缘分别位于接触区的两侧,所述接触区为安装面板4上对应接触第二弹性屏蔽件10的区域;第二弹性屏蔽件10能沿插座壳体3的安装方向伸缩且其两端分别抵于插座壳体3的凸座9上和安装面板4的接触区上。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